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沒有創新的蘋果,
在中國越來越掉價,已成為現實。
在中國的蘋果,一直有點特別。
時常被指在國內賣不動的iPhone,最近又行了。
這個第一,是特價搞來的。
換句話說,就是特價第一。
有市場數據顯示,今年第20周(5月12日—5月18日),蘋果憑借21.5%的份額,壓過小米、vivo、華為等名列榜首。
iPhone 16 Pro、iPhone 16 Pro Max兩款機型分別位列銷量排行榜第一、二名。
“618”期間,iPhone 16系列在京東和淘天平臺也穩居銷量榜首。
這與蘋果最新一輪的降價策略分不開。
得益于降價后的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成功進入國家補貼范疇,到手價最低可達5499元,相比發售價降幅達2500元。
“這是屬于‘等等黨’的真香時刻。”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表示對國補后的價格非常心動。
不過,當蘋果“罕見大降價”愈發常見,這殺手锏是否還能一直有用下去?
“你不買我不買,下月還能降800”,網友對于iPhone的調侃在今年變得越發明顯。
此外,有消息稱,由于iPhone16新機的上市,導致iPhone15價格持續走低。
據權威科技媒體報道,iPhone15在拍易得最新一期的活動中成交價僅239元,創下了該機上市以來的價格新低。
iPhone淪為百元機,也是醉了!
有更多網友則在算賬,蘋果在中國如此降價,距離成為百元機似乎并不是一個夢想。
尤其是隨著2025年618購物節的臨近,眾多消費者都在期待蘋果手機的大幅降價,特別是首次納入"國補"計劃的iPhone 16 Pro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商務部等部門發布的手機購新補貼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者購買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手機,可享受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的購新補貼。
組合拳之下,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疊加國補后低至5499元的售價,已經與華為Pura 70 Pro+、小米15 Ultra最低配版優惠后的價格相當。
這勢必會讓消費者更加糾結。
不過,蘋果的日子也不好過。
6月2日,《財富》雜志發布了2025年美國500強排行榜。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一舉超越蘋果登上利潤榜榜首,結束了后者連續四年“最賺錢公司”的統治地位。
保值蘋果,為何在中國就成了貶值蘋果呢?
對此,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石晗旭曾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沒有創新的蘋果,在中國越來越掉價,已經成為一種現實。
或者說,蘋果在中國,確實和在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國補則加速了這個特殊性。
隨著華為的強勢回歸,OPPO、小米、榮耀等不斷沖擊高端市場,蘋果在中國面臨的競爭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雖然全世界都有各種各樣的安卓手機品牌跟蘋果競爭,但中國特別不同。
在中國,手機廠商已經把安卓系統的能量發揮到了極致,在功能、性價比方面已經擠掉了蘋果手機的很多優勢。
其他地區的市場則并沒有這樣的復雜局面。
不得不說,國補對整個消費的促進作用極大。
關注性價比的國人,通過“心算”(內心精算),用錢包投票,充分顯示出了國補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間接推動了消費市場更多的讓利促銷行動。
一直在降價的蘋果,發現國補真香,所以才突發新機。
其定價策略中專門針對國補而來,就是明證。
不降價的蘋果將逐步失去市場。
AI也不可能成為拯救者。
如果長此以往,蘋果未必不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