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在業績承壓、客戶投訴頻現、合規問題頻發的同時,陽光保險還能堅守“不裁員、不降薪”的承諾多久呢?
今年一季度,陽光財險保險業務收入130億,同比上漲4%,凈利潤3.37億,同比增加2%。陽光人壽保險業務收入323.19億,同比下滑0.8%,凈利潤14.4億,同比下滑21.6%。
對于人身險業務承壓的原因,有業內人士指出,陽光人壽主要依賴銀保渠道銷售,前五大產品中有三款依賴該渠道。而“報行合一”新政自實施以來,顯著壓縮了銀保渠道傭金空間,導致銷售積極性下降,影響產品銷量。此外,2024年下半年停售的“臻鑫倍致終身壽險”曾是公司的明星產品,新產品“鑫享陽光終身壽險”雖然保額增長機制相似,但預定利率已下調至2.5%,使產品吸引力大打折扣,未能接力撐起業績。
雖然陽光財險仍能維持業績雙增,但與同行相比,其進步的步伐亦有所放緩。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數據,前3月,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17萬億,其中,人身險原保費收入1.79萬億元,同比增長0.25%,財產險原保費收入3867億元,同比增長4.23%。顯然,無論是財險業務還是壽險業務,陽光保險的增速都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業績“落后”的同時,陽光保險的消費者滿意度也正經受考驗。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共有5860條投訴中包含關鍵詞“陽光保險”,922條投訴中包含關鍵詞陽光財險,686條投訴中包含關鍵詞陽光人壽。
不僅飽受消費者投訴,連監管部門也給陽光保險打了“低分”。2025年第一季度福建省車險理賠服務質量測評結果顯示,陽光財險排名第21位,評分68.26,僅優于亞太財險和長安責任險。另外,在2024年度四川保險公司農業保險經營綜合考評等級通報中,陽光財險也僅位列C級。
而在合規方面,2025年至今,陽光保險旗下的陽光人壽與陽光財險合計收到31張罰單,其中陽光財險收到了18張罰單,陽光人壽也收到了13張罰單。從處罰事由看,陽光保險內部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虛構保險中介業務、虛列薪酬、欺騙投保人、編制虛假材料等問題高發。
最新的兩張罰單均于5月22日披露。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阿克蘇中心支公司由于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代理人管理不到位被阿克蘇金融監管分局警告并罰款29.5萬元,同時相關責任人王廣被警告并罰款5.5萬元。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富源支公司由于委托未取得合法資格的機構從事保險銷售活動被曲靖金融監管分局罰款18萬元,相關責任人王爾國也被警告并罰款4萬元。
盡管面對業績增長乏力、客戶投訴高發與監管頻繁問責的“三重考驗”,陽光保險仍堅持走一條逆勢而行的“人本路線”。
2020年,在陽光保險召開的內部大會上,陽光保險董事長張維功曾明確表示,“不裁員、不降薪,不降員工父母津貼。”為了確保員工利益不受影響,張維功等陽光保險高層帶頭減薪。2023年,陽光保險有一名董事年薪在5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1名監事、7名高管人員年薪在10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到了2024年陽光保險所有高管年薪都在500萬元以下。
在企業文化方面,張維功也以“高強度、高投入”的工作風格聞名業界。2018年,在接受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專訪時,張維功就表示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下屬經常后半夜收到他的消息。近期,“陽光保險董事長拉員工開會到凌晨”的詞條還沖上微博熱搜。
陽光保險在困局中堅持“不裁員”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企業精神。然而,情懷的持續落地,必須建立在經營質量的不斷提升之上。從當前情況看,陽光保險亟需在產品結構優化、服務體驗提升以及合規管理強化等方面同步發力,才能真正實現陽光增長。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