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日不可無君,不得不說,韓國這次的總統選得利索,任職更是火速。
曾經直播翻墻闖國會,三次競選總統的“草根”李在明,終獲成功。2025年6月4日上午,李在明在韓國國會正式宣誓就職,任韓國第21屆總統。
于是,理順當前的韓國亂局必將成為新政府重點作為所在,也預示著朝鮮半島局勢迎來關鍵轉折點。
相比前任總統尹錫悅,“實用主義”的李在明主張改善韓朝關系的立場,將在一定程度上為半島局勢注入新的活力。只能說,在一定程度上。
如果李在明能推動韓朝對話,重啟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恢復中斷的經濟合作項目,甚至在開城工業園區、金剛山旅游區等領域展開新的合作探索等,則有望打破長期僵持的南北關系僵局,增進南北民眾的情感聯結,為半島經濟發展帶來新契機。
在外交策略上,李在明嘗試在中美之間尋求更平衡的站位,減少對美國的戰略依賴,這將改變東北亞地區的力量對比,給地區安全格局帶來新的可能性。
當然,不管誰當選韓國總統,朝韓雙方的結構性矛盾依然頑固,貌似長期存在。
朝鮮已將韓國列為“最敵對國家”并寫入憲法,2024年更宣布放棄和平統一政策,甚至威脅必要時使用核武器。
這種意識形態對抗與軍事對峙的基調,不會因青瓦臺易主而瞬間消弭。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就職,截至目前,朝鮮保持沉默,還未按慣例發送賀電,這種冷處理,暗示平壤仍在觀察期。“青瓦臺魔咒”之下
因為,朝鮮是一個完全主權自主的國家,戰略自主性決定了其在核問題與國家安全上的強硬態度不會輕易改變。
而韓國則不同,也就是自己不能全部為自己做主,特別是在大事上還得看美國臉色。
故此,美國在東北亞的戰略布局也不會因韓國領導人變動而發生根本性轉變,美國出于遏制中國、制衡俄羅斯的戰略需求,仍將維持在半島的軍事存在,推動美日韓同盟向更緊密方向發展。
這意味著,即便韓朝關系有所緩和,美朝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朝核問題的解決仍面臨巨大阻礙。
此外,日本在領土爭端、歷史認知等問題上與韓國的矛盾根深蒂固,日韓關系短期內難以出現實質性改善,這也會對朝鮮半島局勢的走向產生掣肘。
因而,朝鮮半島具有大國博弈的固有邏輯與歷史遺留問題的復雜性。可以預見,接下來,朝鮮半島局勢可能會在緩和與緊張之間反復波動。
如何在變與不變中尋找平衡,推動朝鮮半島實現持久和平與穩定,不僅考驗著韓國李在明新政府的智慧,也需要地區各國乃至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總之,寄希望新總統李在明在任期內有所大作為大改變,可能性不大。
如果朝鮮半島局勢向長期和平安定演進,是需要多種力量相互正向作用,特別是中國在地區及全球主導性力量持續加大,對半島局勢的一言九鼎之勢。
也就是,中美博弈,此消彼長之下,中國持續盛大,一統河山,美國漸次消軟,真正告別東北亞,俄、歐等悄然認清自我。這個時候,朝鮮半島才有更好的和平安定光陰出現。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文化、商業、鐵路。微信公眾號:zgmjply(評論員解筱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