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絡關鍵節點識別是網絡科學的一個基本問題。本研究提出了一種量子深度強化學習(QDRL)框架,該框架將強化學習與變分量子圖神經網絡相結合,有效識別分布式影響節點,同時保留網絡的基本拓撲特性。通過利用量子計算原理,與傳統神經網絡相比,我們的方法旨在減少模型參數和計算復雜度。在小型網絡上訓練,它在不同的場景中表現出很強的泛化能力。我們將該算法與一些經典的節點排序和網絡拆解算法在各種綜合網絡和經驗網絡上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該算法優于現有的基線方法。此外,在基于Erd?s-Rényi和Watts-Strogatz模型的合成網絡中,QDRL證明了它能夠降低網絡信息傳播和節點影響力排序中的局部性問題。我們的研究為使用量子機器學習解決復雜網絡中的基本問題提供了見解,展示了量子方法在網絡分析任務中的潛力。
關鍵詞:量子深度強化學習(QDRL)、復雜網絡、關鍵節點識別、變分量子電路(VQC)、網絡拆解
論文題目:Finding Key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Through Quantum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發表時間:2025年4月3日 論文地址:https://www.mdpi.com/1099-4300/27/4/382 發表期刊:Entropy
復雜網絡是描述現實世界系統(如社交網絡、交通網絡、蛋白質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而識別其中的關鍵節點對理解網絡魯棒性、信息傳播效率等至關重要。傳統方法依賴度中心性、介數中心性等指標,但面臨高計算復雜度或局部性偏差的局限。隨著量子計算的發展,研究者開始探索其解決組合優化問題的潛力。 近期發表于Entropy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種量子深度強化學習框架(QDRL),將變分量子圖神經網絡與深度Q學習結合,通過量子計算的疊加與糾纏特性,高效識別分布式關鍵節點,同時降低模型參數規模。這一方法在小規模網絡訓練后,展現了強大的跨場景泛化能力,并在合成與真實網絡中超越經典算法。
量子深度強化學習的框架設計
QDRL的核心由編碼器(Encoder)和解碼器(Decoder)組成。編碼器通過量子圖卷積網絡(Quantum GraphSage)將網絡拓撲映射到量子態:每個節點及其鄰居的拓撲特征(如度中心性、聚類系數)被編碼為量子旋轉門參數,并通過糾纏門(CNOT)聚合鄰域信息。這一過程保留了網絡全局結構,生成的量子態作為解碼器的輸入。
解碼器采用變分量子電路(VQC)近似Q函數,并將處理后的量子態表示映射為節點重要性排序向量。通過多組參數化旋轉門與糾纏操作,學習節點移除對網絡連通性的長期影響。訓練中引入雙Q網絡(DDQN)和經驗回放機制,以量子測量的期望值作為Q值,指導智能體選擇最大化累積獎勵(即最小化網絡連通性)的節點移除策略。
圖 1. QDRL模型總體框架圖
實驗結果:效率與性能的雙重提升
在美國航空網絡(USAir)、大學足球聯賽網絡(Football)等真實數據集上,QDRL的拆解效率(以累計網絡連通性ANC為指標)與經典方法(PageRank、介數中心性)相當,但參數量僅為傳統神經網絡的線性規模。考慮到訓練過程中使用的量子比特數量有限,QDRL的信息聚合能力在應用于較小規模的網絡時達到了最佳狀態。
圖 2. 不同方法在真實網絡上的拆解性能。x軸表示被移除節點的比例。(a-c)中,y軸表示節點移除后的ANC值,(d-f)中,y軸表示GCC (giant connected component)的大小。
此外,QDRL在訓練階段僅需數百個量子線路參數,且在小規模合成網絡(30-50節點)訓練后,可直接泛化至數百節點的真實網絡,無需微調。這種“小樣本學習”能力為未來量子-經典混合架構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可能。
突破局部性:量子優勢的直觀體現
進一步,單獨對Football數據集進行了節點排名可視化和相關性分析。下圖展示了基于所有節點排名計算得到的成對皮爾遜相關系數,該指標為不同節點排序方法之間的一致性提供了定量評估。可以看出傳統方法傾向于選擇高度連接的“富人俱樂部”節點,而QDRL識別出分布更均勻的關鍵節點。
圖 3. 六種方法下的節點排名的可視化和相關性分析,以Football網絡為例。
未來展望:量子計算與網絡科學的交叉點
盡管當前量子硬件限制使QDRL暫無法處理超大規模網絡,但其框架驗證了量子算法在復雜網絡分析中的可行性。隨著量子比特數的增長和糾錯技術的進步,QDRL有望在社交網絡影響力最大化、基礎設施抗毀性優化等領域展現更大潛力。這項研究不僅為關鍵節點識別提供了新工具,更啟示了一條通向“量子網絡科學”的道路——利用量子并行性重新定義我們對復雜系統的認知與操控。
彭晨| 編譯
關于集智俱樂部
集智俱樂部成立于 2003 年,是一個從事學術研究、享受科學樂趣的探索者的團體,也是國內最早的研究人工智能、復雜系統的科學社區。它倡導以平等開放的態度、科學實證的精神,進行跨學科的研究與交流,力圖搭建一個中國的 “ 沒有圍墻的研究所 ”。集智科學研究中心(民間非盈利企業)是集智俱樂部的運營主體,長期運營社區生態,催化理論創新。使命:營造跨學科探索小生境,催化復雜性科學新理論。
非平衡統計物理讀書會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人工神經網絡,這是一場統計物理引發的機器學習革命。統計物理學不僅能解釋熱學現象,還能幫助我們理解從微觀粒子到宏觀宇宙的各個層級如何聯系起來,復雜現象如何涌現。它通過研究大量粒子的集體行為,成功地將微觀世界的隨機性與宏觀世界的確定性聯系起來,為我們理解自然界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也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推動力。
為了深入探索統計物理前沿進展,集智俱樂部聯合西湖大學理學院及交叉科學中心講席教授湯雷翰、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化學和物理學系教授汪勁、德累斯頓系統生物學中心博士后研究員梁師翎、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唐乾元,以及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共同發起。讀書會旨在探討統計物理學的最新理論突破,統計物理在復雜系統和生命科學中的應用,以及與機器學習等前沿領域的交叉研究。讀書會已完結,現在報名可加入社群并解鎖回放視頻權限。
詳情請見:
1.
2.
3.
4.
5.
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