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今天,工科院校憑借其緊密對接產業需求的專業設置、注重實踐的培養模式以及深厚的行業資源,在就業市場中往往占據獨特優勢。它們往往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構建起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學科體系,將扎實的理論教學與豐富的實踐實訓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觸摸到行業前沿的脈搏。這種“學用結合”的培養路徑,不僅使學生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更讓他們熟悉行業運作規律、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在這其中,長安大學的就業表現尤為亮眼,其背后正是學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行業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系統布局與深耕細作。
長安大學的就業表現,與其深厚的學科優勢密不可分。學校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在交通運輸、國土資源、城鄉建設三大行業領域具有深厚積淀,工科特色鮮明,被譽為“公路黃埔軍校”。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社會科學總論、化學等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前1‰;土木與交通學科、水資源學科分別位列U.S.News全球大學第14名和第22名,強勁的學科實力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基礎。
依托這些優勢學科,學校的本科專業設置形成了以公路交通、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相關學科專業為特色,以理工類專業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布局。84個本科專業中,50個入選 “雙萬計劃”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7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邁入全球工程教育 “第一方陣”,這些專業與行業需求高度契合,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天然優勢。
在培養過程中,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整合社會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就業競爭力。學校與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等20余家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西安市政府、陜汽集團等70余家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深度對接,打造協同育人創新平臺,讓學生能接觸到行業前沿。實踐教學環節,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建立35個實習基地,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國際級獎項68項、國家級獎項691項,這些實踐經歷和競賽成績,成為就業時的重要加分項。
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則為就業拓寬了更多路徑,這同樣離不開學科優勢的支撐。學校入選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獲批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共404項,在“互聯網+”等大賽中表現出色,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入駐眾創空間并成立公司,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讓就業選擇更加多元。
最終,這些努力都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就業質量,印證了學校學科優勢與培養模式的有效性。2024屆應屆本科畢業生升學率 42.38%,60%畢業生順利入職世界五百強企業,超過45%的學生選擇西部地區就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工作表現滿意度超過99%。這一系列數據背后,是學校以優勢學科為錨點,通過實踐賦能、資源聯動,將學科實力轉化為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清晰路徑。
當前,針對部分專業與新興產業對接不足的問題,長安大學正以優勢學科為引領推動專業結構優化,進一步強化學科交叉與產教融合。這種持續迭代的思路,讓長安大學在保持傳統行業就業優勢的同時,不斷拓展新的就業空間,確保其培養的人才始終能在就業市場中占據主動。已經選擇報考長安大學的學子無疑是看準了這里能將學科實力轉化為就業競爭力、能讓個人成長對接國家需求的獨特價值。這份選擇,藏著對學校辦學特色的深刻認知,更透著對自身發展路徑的清醒規劃,確實眼光獨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