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資生堂集團發布多項重要人事任命,對領導結構進行變更。
其中,資生堂日本副社長中田幸治(Koji Nakata)將接任資生堂日本社長兼CEO。身兼多職的藤原憲太郎則不再擔任資生堂日本CEO,繼續擔任資生堂集團董事、社長、總裁兼CEO一職,該任命于2025年7月1日起生效。
01
七項人事任命,28年老將上任
公開資料顯示,中田幸治于1997年加入資生堂。
他在資生堂日本營業和本部業務工作了約15年,2016年,調到資生堂亞太地區的經營企劃本部。2019年起,中田幸治擔任資生堂菲律賓社長。2022年,他出任資生堂越南社長,去年11月,他又被任命為資生堂日本副社長,可謂是在亞太地區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將。
△ 截自資生堂財報
而此前兼任資生堂日本地區CEO藤原憲太郎,也是一位擁有敏銳市場嗅覺的干將。
自2011年9月加入資生堂以來,他推動了多個新項目、新品牌發展,組織參與多項集團架構變革,并始終對中國市場的新消費者、新趨勢、新品牌持開放態度。
他于2015年加入資生堂中國擔任總經理,2017年,資生堂中國成為集團最大海外市場。在2021年至2022年的多個滾動月中,中國多次趕超日本,成為資生堂的海外第一大市場,甚至成為集團全球第一大市場。
得益于在中國市場展現出的優異表現,今年1月,藤原憲太郎正式晉升為集團總裁兼CEO。
值得注意的是,除日本地區CEO進行更換外,資生堂還同步發布了六項人事任命,包括任命幹田裕己為全球信息技術治理部門副總裁、杜弗蘭克(Frank Du)為全球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部門副總裁、宮本瑞惠晉升為全球供應鏈部門副總裁等。
△ 截自資生堂新聞稿
02
組織結構改革深入
事實上,去年,資生堂就曾進行過一次高層“大換血”,宣布多項人事變動,包括集團CEO、首席營銷與創新官等,這些任命于今年1月起生效。
而據CBO統計,2025年至今,資生堂共發生19起重要人事變動,涉及品牌、營銷、旅游零售、信息技術等多個關鍵板塊。
2023年,資生堂曾提出“SHIFT 2025&Beyond”中期管理戰略,該戰略旨在通過轉變策略從保守轉向進取,計劃在2025年實現核心營業利潤率達到12%,并在2027年進一步提高到15%。
面對業績持續承壓以及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去年11月,資生堂進一步推出了“Action Plan 2025-2026”兩年期轉型方案,以更好地確保盈利能力的快速恢復,推動此后可持續增長。
方案包括聚焦“core 3”品牌及“Next 5”品牌,并實施堅決的“全球成本結構改革”,集團目標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別實現200億日元和250億日元的成本削減,以實現2026年7%的核心營業利潤率目標。
5月12日,資生堂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中,集團表示已削減成本70億日元,主要著力于人事管理方面,通過組織結構優化提升人力資源效率,以及精簡企業職能部門提高整體運營效能。
從最新數據來看,集團仍面臨不小壓力。
報告期內,資生堂錄得凈銷售額228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1億元),同比下降8.5%;營業利潤為72.0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在本季度成功扭虧。核心營業利潤為82.5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2億元),較去年減少31億日元。
△ 截自財報
從各區域市場來看,資生堂在所有區域市場均出現下滑,中國市場(含旅游零售)凈銷售額同比下降12.1%,美洲市場下跌14.5%,EMEA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下跌9.2%,日本本土市場下跌2.4%,亞太市場下跌0.3%。
應對挑戰,除人事變動外,上個月,集團關閉了醉象在日本市場的運營,以將更多精力放在發展品牌更有潛力的市場。同時,集團表示,隨著下半年SHISEIDO和Clé de Peau Beauté等核心品牌的新品上市,以及美洲市場業務重組計劃的推進,銷售額將加速增長。
不難看到,當前,可持續盈利增長和結構性改革仍是資生堂戰略轉型的重點。這家153年的老牌化妝品企業,能否在大刀闊斧改革中涌現出新的增長動力,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