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場商界大佬與政治人物的罵戰吸引了眾人目光。特斯拉 CEO 馬斯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罵架,與此同時,特斯拉股價也遭遇了大跌。美東時間 6 月 5 日,特斯拉股價收跌 14.26%,報 284.7 美元 / 股,這一夜,特斯拉總市值蒸發了超 15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萬億元),相當于比亞迪的 A 股總市值。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馬斯克與特朗普,從親密到決裂
從 2024 年 7 月馬斯克公開支持特朗普,當時的馬斯克可謂是特朗普的堅定擁護者,積極為其站臺,甚至為特朗普競選連任投入了約 3 億美元巨資。作為回報,特朗普任命馬斯克為新設立的 “政府效率部”(DOGE)的領導人。在那段時間,兩人關系密切,馬斯克也憑借這層關系,讓特斯拉在諸多事務上似乎都有了潛在優勢,投資者們也普遍認為特斯拉公司可能從中受益,這也是之前特斯拉股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好景不長。兩人的矛盾在近期逐漸浮出水面,并迅速激化。矛盾的核心在于特朗普近期力推的一項稅改法案,該法案于 5 月 22 日以 215 票對 214 票的微弱優勢在國會眾議院通過。這項法案主要側重于減稅和削減開支,還增加國防支出,并為打擊非法移民提供更多資金。但馬斯克卻對此法案強烈反對。
當地時間 5 月 30 日,馬斯克與特朗普在白宮官宣正式 “分手”。在此之前,馬斯克曾在 5 月 27 日的一檔媒體節目中直言,稅改法案削弱了 “政府效率部” 的工作,也由此開始了他持續不斷地對該法案的抨擊。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6 月 1 日發布的采訪內容中,馬斯克更進一步表達了對美國政府的不滿,稱他所領導的 “政府效率部” 成了一切的 “替罪羊”。
罵戰升級,雙方互不相讓
6 月 5 日,罵戰正式爆發。特朗普當天表示,對馬斯克 “非常失望”,稱馬斯克對特朗普政府撤銷電動汽車 “強制令” 感到很不高興。特朗普還稱,馬斯克了解 “宏大而美麗” 法案(也就是上述稅改法案)的內部運作,且對此毫無異議,直到發現要撤銷電動汽車 “強制令” 才意識到問題。
但馬斯克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回應并反駁稱,“大錯特錯,這項法案一次也沒有給我看過,而且是在深夜迅速通過的!” 似乎是回應馬斯克的批評,特朗普隨后又在其社交媒體平臺 “真實社交” 上發文稱,埃隆?馬斯克已開始 “失去耐性”,他要求馬斯克離開,撤銷了馬斯克強推的電動汽車 “強制令”,結果 “馬斯克瘋了”。特朗普還聲稱,馬斯克幾個月前就知道他會撤銷電動汽車 “強制令”。此外,特朗普還對馬斯克發出威脅,他表示,在數十億美元的預算中,最簡單的省錢方法就是終止埃隆?馬斯克的政府補貼和合同。
面對特朗普的指責,馬斯克在 6 月 5 日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異常活躍,他不僅回懟特朗普 “沒有我,特朗普贏不了大選,眾議院會被民主黨控制,共和黨在參議院也只會是 51 比 49”,還翻出了多條特朗普過去(十多年前)反對赤字和提高債務上限的舊帖,并質問道:“這個人現在去哪兒了?” 在 6 月 5 日,馬斯克還加大了對特朗普減稅法案的攻勢,呼吁美國民眾聯系他們的立法者,以 “扼殺” 該法案,稱 “讓美國破產是不對的” 。甚至,馬斯克還公開表態,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應該被彈劾。
特斯拉成 “受害者”,市值蒸發超萬億
就在馬斯克和特朗普罵戰的同時,資本市場迅速做出反應。美東時間 6 月 5 日,特斯拉股價遭遇重挫,當日收跌 14.26%,報 284.7 美元 / 股。一夜之間,特斯拉總市值蒸發了超 15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萬億元),其市值也跌破 1 萬億美元。這一市值的蒸發量相當于比亞迪的 A 股總市值。
此前,得益于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密切關系,投資者認為特斯拉公司可能在諸多方面受益,特斯拉股價在一些利好預期下也有過良好表現。例如在 5 月 22 日稅改法案通過時,因投資者期待特斯拉或許能從中獲利,其股價當日大漲 14.75% 至 288.53 美元 / 股。但如今隨著馬斯克與特朗普關系的破裂以及罵戰的升級,市場對特斯拉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預期大增,這直接導致了股價的暴跌和市值的大幅蒸發。
此次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公開罵戰,不僅讓兩人之間的關系徹底破裂,也給特斯拉的市值帶來了巨大沖擊。未來,特斯拉將如何應對這一局面,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的紛爭又將走向何方,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