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6日),國內潮玩行業迎來重磅對決:名創優品旗下品牌TOP TOY創始人葉國富宣布,將全面挑戰行業龍頭泡泡瑪特的市場地位,計劃通過產品線擴張、價格下探和平臺化策略,在未來三年內實現市場份額趕超。這一宣言瞬間點燃行業熱議——背靠名創優品供應鏈的“后來者”,能否撼動泡泡瑪特以IP生態筑起的護城河?
一、宣戰:開放平臺VS閉環生態的路線之爭
TOP TOY品牌負責人孫元文今日接受采訪時,以操作系統比喻二者差異:“泡泡瑪特像iOS閉環系統,所有IP、設計、渠道均為自控;我們更像安卓,搭建開放平臺整合第三方IP。” 葉國富進一步提出具體策略:
價格攻勢:TOP TOY核心盲盒產品均價57.8元,低于泡泡瑪特主力產品(普遍70-100元),未來將進一步下探至50元區間,瞄準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IP合作“拿來主義” :與迪士尼、漫威等全球IP深度聯名,快速擴充SKU至1.1萬款,覆蓋手辦、積木、拼裝模型等全品類,對標泡泡瑪特“自有IP主導”模式;
門店規模化:依托名創優品全球供應鏈,TOP TOY已布局超280家門店(2024年數據),單店面積達300㎡,以“大而全”集合店對抗泡泡瑪特“小而精”主題店。
二、差距:8%營收與百倍估值的現實鴻溝
盡管口號激進,數據卻顯露嚴峻挑戰:
營收對比:2024年泡泡瑪特營收130.38億元,其中自有IP LABUBU單系列貢獻超30億元;TOP TOY同年營收僅9.8億元,不足前者8%;
盈利能力:泡泡瑪特毛利率高達61.3%,核心源于自有IP溢價;TOP TOY依賴第三方IP分賬,毛利率不足40%;
資本估值:泡泡瑪特市盈率87.5倍,名創優品僅16.8倍。TOP TOY擬分拆赴港融資3億美元,但投資者擔憂其“規模不經濟”——門店坪效僅為泡泡瑪特1/3,且運營成本陡增。
三、葉國富的賭局:IPO輸血與三線作戰
此次叫板背后,是葉國富亟需破局的資本棋局:
現金流壓力:名創優品主業增長疲軟(2024年凈利下滑30%),永輝超市改革深陷虧損,TOP TOY上市募資可緩解母公司資金鏈;
潮玩賽道泡沫風險:行業已現過度競爭——除泡泡瑪特、TOP TOY外,52TOYS(市場份額1.2%)等新玩家扎堆IPO,但市場頭部效應加劇,第三名份額不足2%;
IP護城河難題:泡泡瑪特擁有12個自有IP及25個獨家IP,用戶復購率超60%;TOP TOY尚未孵化出爆款原創IP,依賴外部授權易陷同質化。
四、行業觀察:開放模式能否逆襲?
多位分析師指出TOP TOY的潛在機會與風險:
機會點:低價策略可下沉至三四線城市,填補泡泡瑪特未覆蓋市場;集合店模式降低消費者決策門檻;
致命傷:第三方IP分賬壓縮利潤,且無法構建用戶情感黏性。泡泡瑪特用戶因“隱藏款”社交價值形成強忠誠度,而TOP TOY尚未建立二手交易生態;
葉國富風格:其曾以“百店齊開”激進擴張名創優品,此次能否復制成功?業內警告:“潮玩非日用百貨,IP孵化需時間沉淀,快速擴張或反噬品牌價值。”
結語:安卓之夢與iOS的現實
葉國富的豪賭折射出中國潮玩賽道殘酷競爭現狀——泡泡瑪特以“IP+盲盒”筑起高墻,后來者需以資本換時間。TOP TOY的開放平臺若能在低價策略與IP多樣性上突破,或可爭奪中端市場;但若無法破解原創IP缺失和盈利困局,恐難撼動行業格局。這場“安卓VS iOS”之戰,勝負關鍵仍在于:誰能真正讀懂Z世代為情感買單的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