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打算去看古天樂的新片《私家偵探》,畢竟豆瓣評分已經發出嚴厲警告,我又何必虐待自己。
古天樂這幾年拍的電影我大多沒有看。因為爛片的比例太高,浪費時間浪費錢。
其實這些年,香港明星們拍的爛片比例都很高,尤其是警匪片這個領域,能看的極少。
但是在眾多香港明星里,古天樂仍然是“爛片之王”。
古天樂拍的爛片多是源于他拍的電影多,基數大了,爛片的比例自然大。
導演杜琪峰也曾勸說古天樂,少接點兒電影,愛惜一下羽毛。但古天樂卻說:“我需要錢,更多人需要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YIQIYINGCHUANG
說古天樂是“爛片之王”,這不是我硬扣帽子,我有大數據支撐。
前些年,網易大數據分析了1.6萬部電影,找出了華語電影爛片王,正是古天樂。
其實在娛樂圈混到古天樂這個地位,完全有資格挑劇本。不挑劇本,意味著他有需要大量接戲的苦衷。
可能是缺錢,比如好萊塢爛片之王尼古拉斯·凱奇為了還債狂接爛片。
也可能是需要讓兄弟們有工開,有飯吃。比如成龍和他的成家班。只要還能賺錢,成龍就會堅持拍下去。
《功夫夢:融合之道》劇照
還有可能單純就是喜歡工作的感覺,這能帶給演員安全感。比如幾乎所有的香港演員,有活兒就接,有戲就拍。
而古天樂,三者兼而有之。
古天樂為什么這么需要錢?有一個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他需要錢來做慈善,建小學。
據《南風窗》報道,截至2022年,他在內地捐獻的希望小學已經超達143所,幾乎遍布全國。除了小學,還包括18所衛生院,750眼水窖,1座小型水利工程及高達3.5億的扶貧計劃資金。
這件事要想持續做下去,就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投進去,這也就成了古天樂電影、廣告、商演來者不拒的原動力。
也有人質疑古天樂沽名釣譽,因為他捐建的每所學校都被命名為“古天樂希望小學”,做慈善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去嗎?
對此古天樂給出的解釋是:寫我的名字,出了問題就來找我,我是要負責任的。
當年有一期《快樂大本營》,何炅把古天樂資助的學生帶到現場,這件事讓他當場發懵:“我做這些慈善工作,從來都沒有說過,你怎么知道?”
何炅的“驚喜”對于古天樂來說是驚嚇,他并不希望人們過多談論他做慈善這件事,他也經常在媒體采訪時拒絕談論這一話題。
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20年11月,TVB演員曾偉權去世,膝下無兒無女的他將自己的全部遺產托付給古天樂,并交代他悉數捐獻給流浪貓狗慈善事業。
《尋秦記》劇照,左邊是演員曾偉權
曾偉權的選擇恐怕比任何言辭都有說服力,他相信古天樂不會浪費他的畢生積蓄。
帶頭大哥
YIQIYINGCHUANG
導演葉偉信說:古天樂身上還殘存著早年的江湖氣息。
影迷都知道,古天樂早年間當過古惑仔,坐過牢。當年演《龍虎砵蘭街》完全屬于本色演出。
《龍虎砵蘭街》劇照
后來走上正途,但骨子里的江湖氣很難改掉。只不過這江湖氣放到現代社會,竟讓古天樂有了幾分俠客風范。
照顧老戲骨羅蘭,幫演員吳志雄還債,給演員李兆基提供經濟支持,為演員藍潔瑛辦理后事……相信這也是曾偉權把財產交給古天樂處理最重要的原因——義氣。
三年疫情期間,香港電影行業進入寒冬,作為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的古天樂為了幫藝人們脫困,發起了“香港電影工作者疫境支援計劃”,聯合10家公司投資3900萬拍攝公益電影。
募捐的金額不夠,他就自掏腰包,最后為TVB每位藝人爭取到了9000港幣的救濟金。所以在香港流傳一句話,“只有太陽才能黑古天樂”。
而香港電影的持續低迷,也成了古天樂持續高強度拍電影的重要原因——因為有很多人等著開工吃飯。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票房創13年新低,老戲骨轉行、技術人員失業現象普遍。
用監制田啟文的話說:“有人改行送外賣,有人開Uber,連燈光師都去賣保險了!”
而古天樂的持續產出就為產業鏈(如燈光師、場務等)提供了生存空間。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這位一年能上映三四部電影的勞模。
導演陳木勝爆料說:“他從來不說,但是他投資很多香港新導演,是最好的投資者。很多人賺了錢就跑掉,古仔會再投資進來買新機器、培養新人?!?/p>
在這種局面下,作為帶頭大哥的古天樂怎么還有條件挑選劇本?他需要用他的名氣把觀眾吸引到電影院來,哪怕這會極大損傷他的票房號召力。
古天樂在豆瓣上的演員頁面顯示,他的待播影片多達35部。如果算到2030年,古天樂每年平均有6部影片上映。
大膽預測,這里面大部分都會是爛片。“爛片之王”這頂帽子,古天樂算是摘不掉了。
苦撐的香港精神
YIQIYINGCHUANG
這幾天,一條“TVB300歲老人團跳舞”的視頻沖上熱搜。
郭晉安、歐陽震華、吳卓羲、王浩信、高鈞賢、林曉峰六位“中老年小生”合體亮相綜藝節目《今晚好犀利》,大跳網紅舞蹈“晚安大小姐”。
這里面年齡最大的歐陽震華已經是65歲高齡,最年輕的高鈞賢也已經40出頭。看得屏幕前的觀眾都直呼“不要虐待老人”。
但其實反過來看這條新聞,你又不得不佩服香港藝人的敬業精神。只要有工開,什么活兒都接。劉德華當年也不是沒試過胸口碎大石。
這或許也構成了古天樂頻繁接片的另一大理由——開工賺錢。用他自己的話說:在我的世界里,沒有工作才是最累的。
而這也是香港演員的常態,你也可以把這看作是香港精神的體現——敬業、務實、拼命。
這也造就了極度商業化的香港娛樂圈,因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王晶的那句“有錢賺就不是爛片”,按照他的觀點,許鞍華拍的才是“爛片”。
這種精神同樣體現在香港演員身上,草根出身的他們不知道什么叫愛惜羽毛,不知道什么叫急流勇退,只要還能賺哪怕一毛錢他們也要繼續拍片。商業化刻在了他們的骨子里。
而這背后,是香港近半個世紀的經濟騰飛,它讓香港市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在這滾滾的經濟浪潮中分一杯羹。
這是我們敬佩的地方,卻也成了香港電影的悲哀之處。浪潮過后,所有這一切都土崩瓦解。
隨著經濟下行,努力拼搏的香港精神也漸漸從年青一代香港人身上被剝離出去,他們不再篤信努力就有回報。
走下坡路的香港娛樂圈對年輕人也不再具有吸引力。所以銀幕上翻來覆去的,還是那一張張老臉,拍著毫無新意的警匪片。
曾經的香港精神挽救不了如今的香港電影,香港電影需要的是新的思考、新的血液,而不是老演員們靠著拼勁兒和情懷無休止的重復。
古天樂的努力和善心觀眾有目共睹,這是觀眾們去電影院看古天樂“爛片”的理由。但是時間長了,感動與情懷終會耗盡,只剩下尷尬和疲倦。
聽說電影《尋秦記》定檔明年春節,電視劇原班人馬回歸……我不知道誰還想看年齡長了25歲的原班人馬重演《尋秦記》,對于我來說,相見不如懷念。
作者丨牛角
永遠的新文化報評論員
排版丨汪津民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p>
益起映創的新老朋友們:
我們專注影視教育12年,提供300+門課程覆蓋電影全產業鏈,助力超100萬愛好者與從業者成長?,F在發起"學電影"用戶調研,填寫問卷即贈100元課程券。您的意見將幫助我們更好陪伴電影人"一起硬闖"!
掃碼填寫問卷(1分鐘),領取福利>>
益 起 推 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