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天使支教并“設為星標 ★ ”一起探尋適合兒童的教育!
大清早看了條陰間新聞,能給人氣個半死。
前幾天的端午節小長假上,某地搞了一漫展。
漫展咱都知道,二次元cosplay咯,年輕人比較喜歡。
但這次的漫展卻和以往的畫風不一樣,有很多小朋友參加——
有圍觀市民拍的現場照片顯示,兩個不到10歲的小女孩穿著連體緊身衣,搭配半截黑絲網襪,屁股上還粘著毛茸茸的尾巴道具,鏡頭前扭來扭曲搞直播,擺出各種成人化姿勢。
看到這畫面,我真是一腦袋黑線啊!!!
照片傳到網上,很快就引發了大面積討論——
這不就是兒童軟sq?怕不是要招煉銅癖?
據說這次活動在當地還挺有影響力,主辦方還提前公布了服裝道具咨詢等聯系方式,所以一開始網友炮火都是對準主辦方輸出的。
很快就有記者聯系到主辦方工作人員詢問情況。
主辦方也是被輿論嚇著了,趕緊回復說,孩子穿這衣服也不是他們組織的啊!
根據他們了解的情況,這倆孩子是由當地一個攝影機構帶來的,而這攝影機構疑似隸屬于某藝術培訓中心,并且是聯合監護人一起參與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直播引流。
事件發生后,他們已經第一時間向文化、文旅等主管部門上報。
其實活動當天,現場工作人員巡查時就已經發現孩子的著裝 “不太合適”,于是對家長進行了勸導,讓孩子去更換回普通的正常衣服。
也就是說,這事兒家長居然還是知情甚至同意的?而且家長全程就在旁邊??
網友的疑問就一個:
讓自家小孩穿這種衣服,家長腦子怎么想的?怕是有什么大病吧!
咱先且不說讓孩子去直播帶貨可能 涉嫌 “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當利益”,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
最主要感覺 家長心也太大了。
到底是什么樣的腦回路會同意讓女兒搔首弄姿去幫人家直播帶貨啊?
實際上這并不是孤例。
還記得半年前,某地漫展上“五六歲女童COS暴露貓娘”事件就被全網痛批,如今竟換湯不換藥重演。
其實,二次元文化蓬勃發展,受眾群體也越來越年輕化,未成年人玩cosplay本身很正常。
而漫展作為愛好者交流展示的舞臺,肯定也會吸引不少未成年人參加。
但必須要說,如今一些二次元漫展的sq因素的滲透也很多,尤其是利用孩子“擦邊”引流,簡直天理不容!
而事實上,不光是二次元搞過這種東西,之前就有網友扒出,現在一些藝術培訓機構沒少干惡心事。
什么 “少兒直播 帶貨”,什么女童跳舞直播,什么性感擺拍。
簡直是毫無底線!
說到這里我們的問題來了:咱們正常人打眼一看都能看出不對勁, 難道這些家長都眼瞎嗎?家長是怎么想的?
咱淺分析一下,家長無非就是幾種心態,第一種—— 無知虛榮型!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社交媒體時代,很多人把手機當電子奶嘴,但有時候很容易在其中 忘記初心、忽略隱私風險,為了一 個評論 一個贊而迷失自己。
有調查顯示,只有12%的父母會在上傳子女照片時征得他們同意。
但娃本身是沒有這方面保護意識的, 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引導和把關。
如果家長再不上這根弦, 無底線曬娃 ,這不是把娃往火坑推嗎?
之前就看到一個案例——僅僅是為了收獲點贊, 一媽媽 居然讓 3歲女兒穿著比基尼 拍 玩水的小視頻。。。
你都不知道是不是該罵她腦殘!
一方面這可能是 因為糊涂 ,家長沒想那么深那么復雜,另一方面,說白了也是為了 滿足家長自己的虛榮心,拿無知當個性。
而他們可能根本就想不到,這些他們無心發出來的視頻 正被有心人打包發到海外兒童sq網站上賣錢,被配上 “未成 年 資源”的標簽。。。
如果說第一種“無知虛榮”是因為心大,那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 靠娃獲利的“投機型”家長。
之前浙江某法院就有一個例子,一爸爸讓女兒輟學搞直播,因為“孩子播流量比較好”,最終被判接受教育+罰款。
你看,家長也知道,孩子直播流量好。
這家長揣著明白裝糊涂,啃小族當起來也是道貌岸然的。
最關鍵這種家長并不在少數。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咱以前扒過一個很惡心的詞兒,叫“奶辣風”。
啥意思呢,就是家長故意給三、四歲奶里奶氣的女娃穿上性感吊帶、低胸裙、深V裝,甚至引導娃做出各種杏意味很濃的動作 ,營造出一種與年齡不相符的性感火辣的趕腳。
當時記得我聽到這詞兒時就特么黑人問號三連。而“奶辣風”這詞兒的發明最早就源于 一個 4歲女童的 寶媽。
在這寶媽的視頻里,她女兒不是穿著吊帶緊身群,就是各種蕾絲裝。
什么項鏈、耳環、卷發、高跟鞋也少不了。
打扮這些都還好吧。最主要還讓娃擺出各種完全不符合年齡的妖嬈動作。
敢問就這種照片,難道不是給煉銅癖和犯罪分子遞刀子嗎?
照片發出來,當時就有不少感覺不對勁的網友上前提醒,說這是 兒童sq擦邊,沒有小孩的稚嫩感,不適合娃。
沒想到,這家長嘴還很硬:
拿女兒是模特說事兒也就算了,最主要還搬出一頂大帽子——穿衣自由!每個人都有想穿啥就穿啥的權利!
看起來氣勢很足,懟得義正嚴詞。
但“穿衣自由”真是這么用的嗎?
這到底是娃自由還是你自由?娃穿的真的是她想穿的嗎?!
從那之后,“奶辣風”就開始大行其道,甚至一些人為了追逐流量,故意把孩子往這方面打扮,配文什么性感,什么辣妹。。。
最抓馬的是這個,女童深V泳衣。
我是真不懂。
幼態神情+沒發育的身材+成人化杏意味濃厚的打扮+各種不可言說的姿勢。
真的會有家長愿意孩子這樣嗎?
事實證明, 這樣搞確實流量好!
隨手翻了下淘寶,現在女童服裝還真是這么個流行趨勢,而且賣得很好。
今年3月時就有網友發帖曝光過一家兒童內衣網店。
從帖子里展示的產品圖來看,這些孩子不是跪坐翹臀,就是回眸塌腰、俯拍特寫,怎么看怎么讓人生理不適。
而 女童模特也都越來越成人化。
仔細想一下,這貌似是一個很奇葩的現象,那就是成年人的衣服做得越來越像未成年:
而未成年人的衣服又做得像成年人:
簡稱 成年女性“幼化”,未成年女童“性化”。
歸根結底,都 是畸形幼態審美的產物。
最主要它也不好看啊!
其實包括這次中山 漫展,就看到有人說, 沒那么嚴重吧 ,不 就 是拍個藝術照嘛,大驚小怪。
甚至有人說 什么大清亡了,心臟看什么都臟。
可能很多人都意識不到這樣做會造成的惡果。
未成年人三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很容易受影響。
過早引導孩子審美成人化,甚至性化,對娃身心健康百害無一利。
研究顯示,過早接觸性感裝扮的兒童,出現性早熟的概率更高。
一心理學網友也分享過類似案例:有個14歲女孩經常穿露臍裝直播,結果患上焦慮癥,總覺得自己“不露肉就沒價值”。
與此同時,這甚至是把娃推進隱形的人口販賣市場。
因為利益鏈條的終端是吸金黑洞,就拿咱們剛才提到的case來說,為啥家長也覺得孩子直播比自己播流量好?
還不是未成年人的軟sq更受歡迎更有市場賣價!
要知道在暗網交易區,一條兒童軟色情視頻標價比成人視頻貴好幾倍,因為稀缺,更能滿足變態的心理。
之前有做過MCN的網友也自曝內幕: “童模擦邊視頻流量是普通萌娃的幾十倍,金主也很清楚——煉銅癖的點擊最值錢。”
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越來越多的 所謂 小學生濃妝 辣舞,什么未成年擦邊直播,什么 童模視頻 (還 包裝成“藝術培訓”)。
甚至某些短視頻平臺上可以搜到大量拿兒童打sq擦邊的賬號。
在這類視頻里男童和女童們均會不同程度地裸露身體部位,甚至做出一些性暗示極強的動作。
原視頻為這孩子穿短褲吃飯,評論讓把擋住下身的碗拿開
而評論區的內容更是不堪入目。
這是借短視頻之名,為煉銅癖們大開方便之門!
家長這時候如果還拿“穿衣自由”“思想保守”說話,不是無知就是蠢。
另一個角度,我覺得很多家長也是因為 自己的觀念還沒有轉變,他們也是在用自己理解的所謂“美”去打扮孩子。
在過去,女性地位低下,在家庭中也得不到教育投入, 靠顏值嫁人、討好男性 是絕大部分女性唯一的活路。
于是才讓很多女性有了這樣一種 “服美役” 的根深蒂固的心態。
但我們現在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又不是窮得吃不起飯, 沒必要從小 培養孩子繼續“服美役”啊。
盧梭在《愛彌兒》中有個觀點:“兒童有兒童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代替他們的,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家長 把自己的審美和欲望強加給孩子,又何嘗不是這種愚蠢呢?
你說咱們折騰了幾百年, 一代又一代的女性頂著法律懲罰、扛著社會壓力搞斗爭, 女人們才不用裹小腳不用勒束腰,不用為了嫁出去搞一些變態的東西,有了今天的想穿啥就穿啥的好日子。
穿什么,怎么穿,不再是男人或者其他人說了算(所以你媽說了也不算)。
但現在,居然還有人想倒回去過原來的日子?真是讓人無語。
什么才是真正應該灌輸給孩子的“穿衣自由”和“審美自由”?
我Bing理解的版本是——
不迎合別人,不苛求自己,健康、自信、舒適、自由隨心。
在我家,Bing娃也可以愛美,甚至鼓勵她“臭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煙火。
但大原則是美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是愉悅自己;
大人不會干涉娃子的審美,也不會強加給娃自己的審美;
最重要的,對娃基本的保護要做到。
與此同時,現在社會更提倡多元的價值觀和審美。
我們更應該告訴孩子的是,可以愛美,但不必因為外表而焦慮,更不要把自我價值建立在他人凝視上。
比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飾擺什么性感pose更重要的是,勇敢、自信、不被定義。
以及比起美,我們的人生還很多 更重要、更有意義 的事啊!
來源:英華蘭DrBing
兒童的未來在教育
未來是一個需要創造力的時代
有沒有一種教育能讓孩子
當下環境下培養出應有的創造力?
有沒有一種教育能讓孩子
在老師陪伴下建立屬于自己文化的歸屬?
有沒有一種教育能讓老師
與孩子一起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尋找有緣家庭,一起探尋適合兒童的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