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181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創建黨建品牌是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舉措,以黨建品牌創建為抓手可淬煉黨建工作亮點特色,促進團隊凝心聚力,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目前多地多系統均已開展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黨建品牌名稱、內涵豐富的釋義、精妙傳神的logo,同時很多基層黨組織還普遍面臨黨建品牌創建完畢后如何深入人心、如何建立起廣泛認同,如何充分落地產生實效等一系列問題。
針對廣大黨建人普遍關切的上述問題,紅帆動力文化研究院推出黨建品牌落地“知信行”三步曲系列文章,旨在幫助基層黨組織實現黨建品牌落地,產生實效。
一、引言
黨建品牌創建后,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品牌從“文件上的口號”變為“員工心中的共識”。許多基層黨組織止步于品牌命名和標識設計,卻忽略了“知”的深度滲透。如何通過系統性宣貫讓品牌理念真正“入眼入耳”?本文將結合典型案例,拆解認知觸達的關鍵策略。
二、現狀分析
紅帆動力文化研究院通過大量走訪調研發現,70%的黨建品牌因宣貫手段單一(如僅靠會議傳達)導致員工對品牌內涵一知半解。例如,某企業雖設計了“紅色領航”品牌,但基層員工仍將其等同于“常規黨建活動”,未能形成差異化認知,這就導致基層黨員對黨建品牌認知淺層化,品牌淪為“紙面工程”。
三、破局之道
紅帆動力文化研究院在服務數百家基層黨組織過程中,總結提煉出“三維滲透法”,讓品牌認知“無死角”,具體操作步驟為:
(一)多渠道傳播:打造“視覺+聽覺+場景”矩陣
1、視覺滲透:通過辦公區文化墻、電子屏、工位桌牌等高頻觸點展示黨建品牌標識與核心標語(如南方電網某供電局在院內設置“黨建品牌”專欄,日均觸達員工超500人次)。
2、聽覺強化:錄制品牌解讀音頻,在班車、食堂等場景循環播放;利用晨會開展“品牌微課堂”(如某煙草局通過“指尖課堂”推送黨建品牌知識學習鏈接,覆蓋率達95%)。
3、場景融入:將品牌元素嵌入工作流程,如某煤礦企業在業務復盤會中加入“知行”品牌目標對齊環節,實現業務與品牌認知同步深化。
(二)分層培訓:從“全員覆蓋”到“精準滴灌”
1、管理層:通過專題研討班解讀品牌戰略與企業發展的關聯性(如農發行某市級分行黨組織“書記輪值講品牌”,強化頂層設計認同)。
2、黨員骨干:開展“品牌代言人”特訓營,培養能講透品牌故事的種子講師(如濟南某能投公司設置“匯聲匯色青年宣講團”,廣泛傳播品牌價值主張)。
3、基層普通黨員及廣大群眾:設計互動式學習工具,如品牌知識闖關小程序、線上問答競賽(如丹寨縣“紅風箏”品牌通過微信群開展“每日一學”,答題積分兌換紀念品)。
(三)考核牽引:以“量化指標”倒逼認知落地
1、將品牌知曉率納入黨建考核,如要求支部黨員100%通過品牌知識測試;
2、建立“認知度追蹤表”,按季度調研員工對品牌內涵的理解程度(參考江岸區檢察院“雁行工作法”中“黨員骨干雙向培養”的考核機制)。
四、案例見證
某供電局以“三步走”實現品牌認知全覆蓋:
1、視覺占領:更新辦公區品牌相關展板200余塊,制作品牌手冊人手一冊;
2、分層培訓:高管參與“知行文化”戰略研討會,中層參加“文化航海家”訓練營,基層通過“書香寶安”讀書會深化理解;
3、考核閉環:將品牌文化知曉率納入部門KPI,未達標支部需提交整改方案。
五、結語
“知”是品牌落地的起點,更是后續“信”與“行”的基礎。唯有通過系統性、差異化的認知滲透,才能為黨建品牌注入持久生命力,下一篇我們將分享《以“信”為橋——如何讓黨建品牌從“知道”到“認同”?》
稿件部門:咨詢2部
稿件來源:路老師
掃描上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紅帆動力以“激發精神力量”為使命,圍繞“黨建+文化”,為全國各類組織提供黨建+組織文化咨詢服務,主要服務內容為黨建品牌建設、黨建展廳策劃設計、黨建統領下的組織文化建設、黨業融合經驗萃取等,助力基層黨組織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的精神力量,促進中心工作高質量開展。目前已服務全國150余地市,涵蓋交通運輸、建筑、能源、金融、煙草等30多個行業,多個案例入選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庫、省級國資系統黨建品牌示范庫等,在人民網、共產黨員網等權威媒體期刊進行展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