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位于東南亞地區中南半島東部,北部和我國接壤,瀕臨廣闊的南海,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越南和我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歷史上越南北部曾經是中國王朝的直屬領土。直到五代十國時期,越南趁著中國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擊敗南漢政權,取得了獨立地位。宋朝建立后,冊封越南首領為交趾郡王,此后越南成為中國藩屬國。
19世紀,法國入侵越南,逐漸控制了越南全境。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朝和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完全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二戰結束后,法國卷土重來,試圖恢復對越南的殖民統治。胡志明帶領越南人掀起了抗法戰爭。1954年,北越取得奠邊府大捷,法國簽署《日內瓦協議》,規定越南以北緯17度為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領導,南方由保大帝領導。1955年7月17日,美國支持吳廷琰發動政變,廢黜保大帝,在越南南方建立了越南共和國。
越南分裂后,北越一直試圖擊敗南越,統一整個越南。在越南統一過程中,北越華人也做出了很多貢獻。但1975年越南統一后,越南卻開始驅逐華人。比如1978年,越南在和我國接壤的邊境省份實施"凈化邊境"政策,短短半年內驅逐了大約16萬華人。這些華人離開越南時,甚至還要被迫繳納"離境稅",財產遭到越南沒收,歸國途中受盡越南欺凌。那么越南統一后,為何驅逐華人呢?
第一,華人屬于越南富裕階層。早在秦漢時期,華人就開始在紅河三角洲生活。華人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鐵器與禮樂文化,促進了紅河三角洲的開發。明清時期,越來越多的華人到東南亞討生活,越南和中國直接接壤,來到越南的華人數量非常多。
華人非常勤勞,擅長經商,逐漸成為了越南的富裕階層。法國殖民越南時期,華人商人主導了很多越南商港,和世界很多國家進行貿易活動。華人在越南不僅經營商業,還建立了會館、廟宇、學校等等。華人經濟力量深度參與了越南的土地開發、大米貿易和手工業。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華人在進出口貿易,特別是是大米,航運、碾米、紡織、制糖、零售業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1975年越南統一后,由于遭遇長期戰爭,越南各地遭遇巨大破壞,可謂百廢待興,國家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越南缺乏資金,將目光盯上了富裕的華人。越南驅逐華人,霸占華人資產,獲得了大量財富。
第二,越南倒向蘇聯。1975年越南統一后,實行了全面倒向蘇聯的政策。1978年11月3日,越南和蘇聯簽署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條約規定,一旦締約一方遭到進攻,締約雙方將立即進行相互協商,對締約國進行援助。條約簽訂后,越南和蘇聯成為了軍事盟友關系,蘇聯對越南進行了大量經濟和武器援助。
1978年6月,越南正式加入蘇聯主導的“經濟互助委員會”,蘇聯成為越南最大的援助國和最大的市場。蘇聯對越南的援助涵蓋了能源、糧食、機械、工業原料等關鍵領域。為了交好蘇聯,越南還將金蘭灣租借給蘇聯,加強了蘇聯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蘇聯之所以大力拉攏越南,主要是看中了越南的地理位置。
越南北部和我國接壤,自從中蘇交惡之后,蘇聯不斷加強在中蘇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而蘇聯拉攏越南,試圖在南部對我國進行制約。隨著越南和蘇聯關系的深化,和我國關系日益惡化。1975年越南完成統一后,不斷制造中越邊界沖突,這種邊境沖突事件從1975年的100起,激增到了1978年的1108起。綜合這些因素,越南統一后,驅逐了大量華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