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講堂獲悉,通用人形機器人研發商「開普勒」在兩個月內接連完成Pre-A輪及Pre-A+輪融資。其中,Pre-A輪主要由偉創電氣、柯力傳感、張科垚坤基金聯合投資完成,Pre-A+輪融資則由浦東創投、張江科投共同發起成立的上海濟君投科技服務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于5月末獨家投資完成。兩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與量產交付。
據機器人大講堂了解,開普勒(全稱:上海開普勒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是一家專注于通用人形機器人研發、生產及應用生態建設的高科技創新企業。憑借自研算法和高性能傳感技術,開普勒打造出能夠高效處理繁重任務的“藍領”機器人,其機器人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智能制造、倉儲物流、安保巡邏等多個行業,為各領域的企業提供高效、可靠的機器人自動化解決方案。
在核心團隊方面,開普勒機器人的創始人楊華同時也是純米科技(小米生態鏈企業)的創始人。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胡德波曾在中興、華為等頭部科技企業任職,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此外,開普勒的核心團隊成員大多來自華為、小米等知名科技企業,他們在機械設計、傳感器技術、AI算法等領域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專業背景。
在產品研發方面,開普勒科技專注于通用人形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及應用生態搭建。目前,公司已成功推出兩款自主研發的藍領人形機器人——先行者K1和先行者K2。其核心產品K2“大黃蜂”機器人超過80%的核心零部件均為自主研發,該機器人單臂可負載15千克,充電一小時即可連續工作8小時,且量采售價僅為3萬美元。在同等條件下,K2“大黃蜂”機器人的工作量相當于1.5名工人的標準作業量。同時,開普勒的自研人形機器人還采用了先進的KEPLER算法,能夠實現動作預設與精準控制,具備高性能、高性價比、高精度的產品優勢。
在業務合作方面,開普勒機器人已與多家行業巨頭達成戰略合作,目前申請國內外專利30余項,其中10余項已獲得授權,正加速推進藍領機器人在各類工業場景的解決方案落地。據悉,開普勒此前與柯力傳感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實現了傳感器等核心部件的國產替代。近日,開普勒與兆豐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軸承及其他核心零部件供應鏈展開合作,并試點開普勒具身機器人在兆豐智能工廠自動化產線場景中的應用,未來計劃逐步推廣至其他行業。
在融資方面,據企查查顯示,開普勒此前已獲得尚勢資本和北洋海棠基金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