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改造后的冶煉廠煥發勃勃生機。 (中色大冶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富春
通訊員 彭瓊 陶三保
初夏,長江南岸,中國有色集團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大冶”)豐山銅礦,漫山野花綻放。
“面朝長江,山花爛漫,快到豐山尾礦庫來打卡。”中色大冶公司職工小熊的這條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贏來眾多點贊。
大河奔流,步道高壩,綠樹繁花。這張火爆的圖片,讓人生出無限感慨:這還是曾經的豐山尾礦庫么?
2021年9月6日,中色大冶因環保問題上了央視,處在風暴眼的中色大冶,面臨生存抉擇。
那一年,大學剛畢業到中色大冶豐山銅礦工作的小熊感到有些迷茫。“最終我選擇了堅守。”小熊說,我相信這個有近70年歷史的老國企,必將有浴火重生的力量!
豐山銅礦尾礦庫
提前三年閉庫
環保整改,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更是企業轉型發展的歷史契機。
“不換思想就換人,沒有任何條件可講!”中國有色集團(中色大冶母公司)擲地有聲,派遣集團副總經理掛帥中色大冶,先后處罰30多名相關責任人。
整改措施迅速出臺。豐山銅礦立即停產停排,投入1.3億元用于環保整改和尾礦庫環境整治。為徹底消除污染長江的風險,尚有三年使用期的豐山銅礦尾礦庫提前閉庫,封土植綠,一個近千畝的壩上草原,成為網紅打卡地。
面對大刀闊斧的整改風暴,有些干部職工不理解:這樣整,不怕企業被搞垮么?
刮骨療毒,雖然艱難,但孕育著希望。只有形成共識,行動才更有力。中色大冶邊整改,邊千方百計保障職工的穩定和收入。
經過整治,豐山銅礦外排水達到生活用水的標準,溝渠內,魚兒暢游。豐山銅礦尾礦庫旁的張灣村黨總支書記宋登良給礦長提建議,尾礦庫風景如畫,希望在這里建一個旅游休閑中心,打造成4A景區,讓村民們吃上“旅游飯”。
冶煉廠投入10億元
進行環保升級改造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這是有著70多年歷史的老冶煉廠給人的固有印象。
如今,漫步廠區,綠樹成蔭,鳥鳴啾啾,一年四季鮮花盛開。
2023年3月21日,冶煉廠環保升級改造全面鋪開,中國有色集團給予人財物和技術支持。3年間,冶煉廠整改投入達10億元。
升級改造的同時,冶化系統大檢修同步展開,作業現場每天需安全監護對象超過千人,時時刻刻都在經受嚴峻考驗。
冶煉廠抽調296人進行現場安全監護,安排科室與屬地單位分片、分區人盯人,培訓外委施工人員5999人次,黨員先鋒隊圍繞改造重難點展開突擊百余場次,解決現場施工難題和安全隱患400余項,改造期間實現零事故。
治氣方面,投入2.7億元,實施火法熔煉區域改造,實施澳爐高氧濃、高品位冰銅生產模式,廠區排放達到行業一流水平。治塵方面,投入3900萬元,對系統實施升級改造,大幅降低水電能耗和金屬損失,廠區揚塵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治水方面,投入1.27億元,實現全廠雨水和污水分開處置,外排水達到“一級A標準”。“從未想過這個曾經灰火交織、氣味嗆鼻的冶煉廠,會蛻變成綠樹成蔭的花園工廠,工裝再不用每天洗。”一名在冶煉廠工作了近30年的爐前工說道。
冶煉廠以督察整改為契機,以產業升級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導向,探索產業升級之路。
高氧濃、高品位冰銅技術投入應用,停開一臺轉爐作業,實現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建設并運行國內首套 “一鍵搖爐”轉爐智能生產系統,作業效率提升15%。制酸全流程從集中控制走向集中管理,實現制酸工序“負能耗”。“能耗降低了,而且能產生熱能用于發電,發的電比消耗的電能要多。”冶煉廠技術負責人彭明解釋。
“當時測算,投入近10億元,壓力很大。但今天再算這筆賬,卻給了老冶煉廠一個重生的機會,因設備技術升級,降本增效,我們有了充足底氣應對市場波動。”冶煉廠財務科科長胡小君說。
2024年改造完成后,冶煉廠實現年產陰極銅近40萬噸,營業收入近300億元,利潤總額2.6億元,全廠年節約用煤3200噸、電能600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萬噸,年降本增效約1億元。
打造全球
銅冶煉智能清潔工廠
環保督察整改,讓中色大冶脫胎換骨,一個礦冶一體化的現代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正在崛起。
中色大冶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國斌說,此次環保整改是對公司的一次集中把脈問診,讓我們深刻領悟到綠色決定生死,企業將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色大冶正以“四礦兩廠”為基本產業格局,建設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數字化綠色礦山,打造世界銅冶煉行業最前列的現代化智能化清潔工廠,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投資近百億元的中色大冶弘盛銅業,采用全球最先進的“雙閃”工藝,銅精礦經自動配料、閃速熔煉吹煉和精煉,得到99.99%以上的高純度陰極銅,整個流程進入穩定生產階段,利用自燃高溫可完全不用天然氣,余熱發電還能滿足廠區四分之一的用電需求。
中色大冶稀貴金屬分公司,年處理7000多噸陽極泥,從銅廢料中提取10余種稀貴金屬,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廣泛用于高科技和國防領域。
在中色大冶豐山銅礦智能化管控中心的中控大屏上,可以實時看到無人采礦臺車的開掘進度;280米礦井深處的三維可視化實體礦山全景一覽無余……公司打造的智能化數字綠色礦山讓采礦全流程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中色大冶,這個走過72年征程的功勛老廠,4年涅槃,再度走在行業的前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