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殤遲暮,不許將軍見白頭”。
歷史上很多英雄、美人在天下未定時是上位者的得力干將、紅顏知己,然而在太平時候就到了“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
劉邦、朱元璋狠心除掉幫助自己打天下的兄弟被看作是狠心帝王的代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倒顯得溫情一些。
其實不只是古代,民國時候蔣介石的將軍們下場也不太好,除了張學良被軟禁54年外,還有戰功赫赫的孫立人被監視33年。
不過孫立人比張學良更幸運,身邊有兩個紅顏相伴,4個子女都成了棟梁之材。
立志救國的抗日將軍
比起張學良,孫立人的名氣更小一些,但是履歷和生平都更幸運一些。
1900年,孫立人出生于安徽廬江縣一個官宦家庭中,父親是光緒年間的舉人,后來官拜登州知府、山東審判廳長等職務,所以他從小生活條件就很不錯。
不過即便是公子哥,在近代生活也不總是如意,在他9歲時發生了一件事,奠定了他后來的人生。
那一年他跟隨父親搬到青島,當時青島被德國人侵占,中國人是被欺壓的對象。
對此毫無認識的孫立人到海灘上撿五彩石頭,結果三個德國看到他手里的石頭,就朝他伸出手,示意他將石頭交出來。
強要是什么道理?孫立人自然是不給。而三個德國小孩直接壓住他將石頭搶走,孫立人不服據理力爭,想把自己的東西拿回來。
可是那三個德國小孩根本不害怕,甚至生氣地打了他兩巴掌。
這件事讓年幼的孫立人感到震驚,同時他推己及人,對于國家當前的處境有了更深的認識,從此他就明白:弱小就會挨打,要想受人尊重,唯有自己強大起來。
從此他在心中樹立了保家衛國的理想信念,并且認真讀書,一步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1914年,孫立人成功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是當年安徽省第一名,在校期間他還積極參加籃球隊,在第五屆遠東運動會上帶領中國隊員擊敗日本和菲律賓,獲得冠軍。
從清華大學畢業后,他又得到公費留學的機會到美國留學,原本想學習軍事,可是礙于父親反對于是繼續修習土木工程。
畢業后他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到弗吉尼亞軍校深造,與馬歇爾、艾森豪威爾、史迪威成了校友,到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際參觀,學習了不少軍事知識。
1928年,已經28歲的孫立人到了該學以致用的時候,原本父親打算安排他到馮玉祥的軍隊里鍍金,混個官職,可是他堅持到基層去歷練。
他想從底層靠自己努力爬上去,確實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軍訓這方面,他成績卓著,獨創的“孫氏操典”讓他的兵與其他國民黨軍隊截然不同。
他訓練的“稅警總團”在淞滬會戰中憑借高素質的作戰風格一戰成名,他這位教練也由此聲名大振。
不過這一次作戰他身負重傷,還引發了無法生育的猜測,這都是后話了。
而且在他養傷期間,他精心訓練的稅警團被并入胡宗南的部隊,成了第四十四師。
這讓孫立人很不滿,但沒辦法,雖然自己不是老蔣嫡系,而且對于軍人軍令如山的原則也壓在他身上,他只能在長沙岳麓山重新訓練一支軍隊。
不到半年時間他新建的緝私總隊就有五個團和三個直屬營,兵力達到兩個師。彼時日軍已經侵占了武漢,南下劍指長沙是遲早的事。
因此孫立人又申請將部隊轉移到貴州訓練,蔣介石同意后部隊轉移到貴州都勻,結果訓練了兩年,這支軍隊又被戴笠看上了。
孫立人不想退讓,這次他可沒受傷,可是礙于戴笠的權威,他還是被搶走了三個團,自己留了三個團。
到1941年這三個團也被編入陸軍第三十八師,編入緬甸遠征軍出兵緬甸。
紅顏相伴,子女成材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次年4月初孫立人率領陸軍第三十八師入緬作戰。
在仁安羌之戰中他以少勝多,以522人陣亡的代價打死了日本1200多人,解救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上將之內的7000多名英軍和500多名英美記者、傳教士。
這一戰又讓孫立人聲名大噪,西方國家逐漸注意到這個擁有留學背景、又有實戰經驗的將領。
1949年蔣介石在內戰中被打得節節敗退,只能敗退臺灣。
眼看他已經不中用了,一直扶持國民黨的美國開始思考尋找新的扶持人選,孫立人就成了紅人,因為孫立人不是蔣介石的嫡系,能夠與蔣介石抗衡。
孫立人一時間和美國政府官員走得很近,讓蔣介石心中警鈴大作。
1950年麥克阿瑟沒有和蔣介石打招呼,直接派遣專機到臺灣接走孫立人,更是讓蔣介石很是不滿。
好在孫立人也明白自己的處境,主動請求陳誠批準才登上了去日本的專機,還將美國希望他“保衛臺灣”的話如實報告。
本以為這樣就能夠打消“復任總統”的蔣介石的疑慮,但顯然沒那么簡單。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蔣介石一步步將他貶謫,又借口將他身邊人一步步除掉,給他個虛職,到1955年直接收網,對他進行看管和偵訊。
1956年,孫立人和家人被迫搬到臺中市向上路一段18號的一所房子里,前后都建得有監視的樓房,每天都有人觀察著他們一家人的一舉一動。
被軟禁的前兩年,他們沒有收入,只能自己養雞種水果,由如夫人張梅英拉出去賣,維持生計,后來孫夫人張晶英給蔣介石寫信說明孫立人一家人的生活困難,才得到了一些生活費,改善了生活。
在這期間,孫立人唯一慶幸的就是身邊有張晶英和張梅英兩位紅顏知己陪伴,還有4個子女承歡膝下,讓他覺得生活也沒那么糟糕。
說起來他的婚姻,故事也不少。
在他年輕時,家里給他包辦了一段婚姻,妻子名叫龔夕濤,也是個愛國的奇女子,1928年孫立人在南京定居,想讓龔夕濤也到南京去,可是孫家父母阻攔,兩人從此分隔兩地。
后來孫立人與南京匯文女子中學的女學生張晶英相識相戀,兩人的感情不受祝福,但是執意要在一起,1930年在上海舉行了婚禮,此后兩人一直相濡以沫30年。
可惜的是,兩人結婚多年一直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大家都猜測是孫立人在淞滬會戰時受傷太重導致無法生育,結果一查是張晶英沒有生育能力。
張晶英很是過意不去,于是打算給孫立人納妾,在孫立人身邊照顧的護士張梅英就入了她的眼。
剛開始孫立人不同意,但拗不過后來也同意了,張梅英不負眾望,陸續生下二兒二女,分別是孫中平、孫安平、孫天平、孫太平。
四個子女的學生成績都相當不錯,在臺灣省讀的都是重點大學,畢業后又到國外留學,學成后在科研領域都有不俗成績。
對于子女展翅高飛,孫立人是很欣慰的,但是他對子女也有要求,比如對長女孫中平有四個要求:不準入美國籍、不準嫁給美國人、不準不回臺灣,不準和“臺獨”往來。
1988年,蔣經國去世后孫立人才解除了被監視33年的日子,可惜兩年后他就身患重病去世,享年90歲,也算是高壽。
參考信息:程繼隆. 落暮:國民黨高官的最后歲月[M].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