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5月,電視劇市場競爭激烈,一線電視臺憑借優質劇集資源鞏固自身優勢,體現頻道特質的獨播劇是播出主力。上星頻道轉變主播題材風向,“高收視因子”題材風靡熒屏。懸疑、涉案等“硬核”劇異軍突起,都市生活、言情等輕松溫暖的“軟核”劇次之。“探明真相”“普法援助”“守衛正義”等暖心主題,隨著劇集熱播引發觀眾熱議。“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將微短劇與文旅緊密融合,微短劇大屏化、專業化、精品化,為電視劇市場注入新能量。
垂類題材入主類型格局
“高收視因子”劇熱播
1—5月電視劇市場類型特點鮮明,在現實題材為主流的基礎上,細分題材播出格局發生變化。
上星頻道晚黃檔至少播出首輪劇58部次(含聯播、跟播),次黃檔至少播出56部次。整體來看,現實題材電視劇扛旗,晚黃檔當代現實題材劇總量43部次,占比約74%;近代題材劇2部次,古裝劇9部次。
細分類型,懸疑、涉案劇成為大類題材,分別播出9和6部次、10和11部次,合計占播出總量的36%(部次);都市生活劇播出8部次,社會倫理劇播出6部次,往年熱播的言情劇僅播出1部次。以故事性見長的歷史故事類播出6部次,躋身二類題材陣營。時代變遷劇以跌宕起伏的情節優勢受到觀眾青睞,播出5部次。去年有一定熱度的反特諜戰劇相對沉寂,僅播出1部次。此外,農村劇4部次,神怪玄幻、商戰和其他類各播出1—2部次。
值得關注的是,1—5月主力上星頻道開始嘗試改變劇集題材風格。湖南衛視從“風花雪月”向“柴米油鹽”進發,大幅削減言情劇播出量,轉向都市生活劇,1—5月首播10部劇,無一是言情劇,都市生活劇4部,社會倫理、古裝劇各2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套和八套也在悄然變化,總播出15部首輪劇,懸疑、涉案劇占四成(6部)。北京衛視7部首輪劇中,有5部為涉案、懸疑劇。
獨播聯播呈現“二八格局”
頭部電視臺牢控優質資源
2025年1—5月,電視熒屏涌現不少優秀劇目,在滿足觀眾精神審美需求的同時,彰顯播出平臺收視實力。上星頻道晚黃檔首輪劇以獨播劇為主,共播出45部新劇,其中獨播劇36部,占比80%;聯播劇9部,占比20%。
獨播首輪劇有27部平均收視率超過1%,占獨播劇總量的60%。題材分布較為廣泛,涉及12類細分題材,含懸疑劇8部,歷史故事劇6部,都市生活劇5部,農村劇4部,涉案、社會倫理劇各3部,其他題材2部,商戰、言情、反特諜戰、神怪玄幻、時代變遷劇各1部。
獨播首輪劇平均收視率超過2%的劇目有11部,占獨播劇總量的近四分之一,包括都市生活劇3部,《180天重啟計劃》《有你的時光里》《成家》均在湖南衛視首播;歷史故事劇3部,CCTV-8電視劇頻道《藏海傳》、東方衛視《似錦》、湖南衛視《韶華若錦》;懸疑劇3部,江蘇衛視《錯位》、浙江衛視《掌心》、CCTV-8電視劇頻道《錦囊妙錄》;社會倫理劇2部,湖南衛視的《仁心俱樂部》《我家的醫生》。
1—5月,上星頻道“獨播劇王”花落古裝傳奇劇《藏海傳》。該劇在5月18日登陸CCTV-8電視劇頻道,由鄭曉龍執導,肖戰、張婧儀主演,高品質的古代復仇故事給觀眾帶來觀劇爽感。
聯播首輪劇9部,跟播劇4部。其中,兩星聯播劇6部,三星聯播劇2部,四星聯播劇1部。題材涵蓋都市生活、涉案、懸疑、社會倫理、時代變遷、近代傳奇等。
聯播劇總收視率不低于4%的首輪劇有5部:都市生活劇《蠻好的人生》(CCTV-8電視劇頻道首播,東方衛視、北京衛視跟播),社會倫理劇《以美之名》(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涉案劇《真心英雄》(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首播,浙江衛視、深圳衛視跟播),《北上》(CCTV-1綜合頻道首播,江蘇衛視跟播)和《六姊妹》(CCTV-1綜合頻道首播,東方衛視跟播)。總收視率在2%—3%之間的有懸疑劇《烏云之上》,東方衛視、北京衛視聯播;涉案劇《三叉戟2》《無盡的盡頭》,前者在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聯播,后者登陸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
1—5月聯播“劇王”是《蠻好的人生》。該劇由汪俊執導,孫儷、董子健主演,聚焦保險業,劇情貼地氣,自4月17日起在CCTV-8電視劇頻道開播,4月26日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跟播。該劇CCTV-8電視劇頻道收視率為2.88%,跟播頻道收視率分別為1.90%、1.51%,總收視率約6.3%。
一線上星頻道幾乎壟斷了新劇市場的優質劇集。今年1—5月有46部電視劇單頻道收視率超過1%,被7大臺瓜分,每臺約5—8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兩個頻道表現優異,共包攬14部。CCTV-8電視劇頻道囊括8部風格各異的作品,包括都市生活劇2部《蠻好的人生》和《我的后半生》,歷史故事劇《藏海傳》,社會倫理劇《無所畏懼之永不放棄》,涉案劇2部《大河之水》《刑警的日子》,古今懸疑劇2部《錦囊妙錄》《黃雀》。CCTV-1綜合頻道占6部,含時代變遷劇2部,為《北上》和《六姊妹》,平均收視率均超過2%,反特諜戰劇《絕密較量》、涉案劇《駐站》、農村劇《青山是故鄉》、懸疑劇《護寶尋蹤》。頭部省級衛視中,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各占5—7部次。
懸疑涉案收視效果良好
小眾賽道破圈做大做強
今年1—5月懸疑劇呈現井噴態勢,成為熒屏黑馬,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有所創新,收視頗為理想。央衛視晚黃檔共播出9部懸疑劇,包括5部當代懸疑劇《烏云之上》《錯位》《黃雀》《看不見影子的少年》《護寶尋蹤》,4部古裝懸疑劇《掌心》《錦囊妙錄》《花間令》《唐朝詭事錄之西行》。這幾部懸疑劇呈現強勁的收視競爭力,單頻道收視率均突破1%,《掌心》在浙江衛視、《錯位》在江蘇衛視、《錦囊妙錄》在CCTV-8電視劇頻道,平均收視率紛紛突破2%。
懸疑劇呈現幾個細分方向:
一是當代傳統追兇視角,講述刑警人員多年堅持不懈探明真相的故事。例如,《看不見影子的少年》的主角設定為失孤的老刑警和孤兒“小七”(張頌文、榮梓杉主演),二人化敵為友、共查真相,該劇北京衛視收視率1.4%。孫儷主演的《烏云之上》以女刑警的身份尋求當年搭檔失蹤之謎,東方衛視、北京衛視聯播,總收視率2.87%。馬伊琍主演的《錯位》,劇中小說家的小說場景和犯罪場景高度重合,營造了濃厚的懸疑感,江蘇衛視收視率2.14%。《黃雀》講述鐵路反扒精英與盜竊團伙高智商較量的故事,CCTV-8電視劇頻道收視率突破1.5%。
二是古裝懸疑角度,既有探案小分隊“組團打怪”的《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北京衛視收視率1.2%;也有“girl helps girl”的“婦仇者聯盟”《掌心》和《錦囊妙錄》;以及融入重生元素查找自己死因的《花間令》。
三是特色題材,例如,CCTV-1綜合頻道熱播的《護寶尋蹤》,另辟蹊徑,將觀眾目光聚焦到文物保護領域。
1—5月上星頻道的另一個重點題材是涉案劇,整體顯現不凡戰力。晚黃檔,《無盡的盡頭》《三叉戟2》《真心英雄》《大河之水》《刑警的日子》《駐站》《真心英雄》這6部劇,共播出11部次,有10部次單頻道收視率超過1%。
歷史故事劇總成績也相當耀眼,共獨播6部:《國色芳華》《藏海傳》《九重紫》《韶華若錦》《似錦》《蜀錦人家》,前5部單頻道收視率均超過1%。中國歷史文化是古裝劇取之不盡的寶藏,也是現實主義創作在劇集中嚴謹深耕的體現。例如,《國色芳華》以唐朝為背景,以牡丹為文化符號展開故事;《蜀錦人家》展示唐朝蜀錦的獨特織染技法;《藏海傳》融入中國傳統堪輿營造和縱橫之術,成為收視亮點。
都市情感劇雖然風頭有所收斂,但優勢猶存,并在題材拓展上有所突破。都市生活劇《180天重啟計劃》《有你的時光里》《成家》、醫療劇《仁心俱樂部》《我家的醫生》在湖南衛視獨播后,皆斬獲高收視率。《蠻好的人生》和《以美之名》分別聚焦中國保險業、整形醫美領域,主題緊隨時代脈搏,聚焦觀眾關心的熱門話題,劇情令人耳目一新,三星聯播總收視率分別突破6%和5%。時代變遷劇《北上》《六姊妹》以濃郁細膩的藝術手法再現舊時光,喚醒父輩母輩的懷舊之情,在CCTV-1綜合頻道分別取得2.60%、2.06%的好成績。
微短劇進軍熒屏
類型多樣態發展
微短劇憑借接地氣、懂網絡、貼近生活的傳播優勢,以及低成本、短周期、小體量的制作優勢,得到各地政府、播出平臺的大力支持。2023年12月10日,首部上星微短劇《風月變》登陸湖南衛視大屏。2024年1月1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2025年1月4日,廣電總局發布《關于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提出六個主要創作方向,包括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學法、科普、學經典、看品牌、看非遺,進一步推動微短劇市場迅速迭代升級。
今年1—5月,全國約有40多家各級頻道播出微短劇70多部、累計1740多集、350多小時(含重復播出)。微短劇題材類型范圍較廣,涉及14類,但大類題材相對集中。從已播部數來看,都市生活劇約20部,占比近三分之一;言情劇和懸疑劇各約12—13部,分別占近五分之一;神怪玄幻劇約9部,占12%;青春劇約6部,占8%;少兒、社會倫理和涉案劇各約2—3部,農村、科幻、近代傳奇、歷史故事、武俠、當代傳奇等各播1部。
今年,微短劇開始從一線衛視向二三線衛視拓展。上星頻道晚間(次黃檔為主)約15個頻道、首播約48部微短劇,除了CCTV-8電視劇頻道、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頭部平臺,還包括重慶衛視、四川衛視、山東衛視、安徽衛視、河南衛視、河北衛視、廣東衛視、中國教育臺CETV1等多家衛視平臺。北京、東方、湖南三大衛視最為積極,北京衛視播出13部(含多部自制微短劇),東方衛視播出12部,湖南衛視播出7部,三臺播出量共計占總播出部數六成多。
值得關注的是,上星頻道根據自身特色相繼成立微劇場,包括東方衛視的“品質東方·微劇場”、重慶衛視的“嗨!微劇場”、四川衛視的“麻辣微劇場”、安徽衛視的“海豚微劇場”等。東方衛視微短劇運作相對成熟,1—5月次黃檔微短劇首播約880分鐘、140多集,取得0.74%的平均收視率,《河豚小姐》憑借0.97%的收視率摘取1—5月微短劇收視冠軍,《上海愛情地圖戀戀不忘》《夫妻的春節》以0.85%的收視率分獲亞軍和季軍。
微短劇在上星頻道晚間檔的首播題材正步入多元化階段,煙火氣越來越足。都市生活最受歡迎,約播出18部占比38%,言情劇約播5部,神怪玄幻、懸疑、青春劇各占4部,農村、社會倫理、少兒劇、其他題材各約2部,當代傳奇、歷史故事、近代傳奇、涉案劇各播1部。
故事不在長短,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是創作者不變的挑戰。相信下半年劇集市場更加精彩。
(作者系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責任公司電視研究經理)
特別策劃|潛精研思多元創新2025劇集市場年中調查
多元創新 2025劇集市場年中調查
對話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名譽會長,制片人、導演、編劇尤小剛:微短劇產業持續迭代劇集制作業面臨挑戰
對話北京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中心主任、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朱禮慶:“算法時代”創作者的應對之策
對話華策集團總裁傅斌星:劇集市場核心競爭力在于創新與分眾
對話耀客傳媒副總裁孫昊:五大趨勢反映新需求
“硬核”劇異軍突起 微短劇豐富熒屏 2025年1—5月電視劇市場分析
聚勢共生 合力共贏 2025年1—5月劇集市場網絡傳播格局解析
長短共生 類型融合 2025下半年劇集市場前瞻
2025年下半年值得關注的劇集
央衛視下半年待播劇
愛優騰下半年待播劇
制作公司下半年完成劇、開機劇、待播劇
圖片:豆瓣、劇集官微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并附上原文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