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川 川
編輯|大 風
謝如棟最被人所熟知的身份是遙望科技的董事長兼CEO,作為直播電商領域的頭部企業,旗下合作有黃子韜、賈乃亮、王祖藍等眾多明星藝人。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最近出現的現象級“品牌出圈”案例 - 朵薇,其背后操盤手也是謝如棟本人,在短短 20 天內,將全新國貨衛生巾品牌“朵薇”銷售打入行業 TOP1,遠超傳統國際大牌產品。而再往前看謝如棟的過去幾年:
推出了國內首個“數實融合”新消費商業綜合體遙望X27 PARK;
一年內舉辦了4場經典IP《新白娘子傳奇》演唱會;
賦能海外主播多次打破 所在國家的直播帶貨銷售記錄…………
這樣密集的大型的創業項目,沒人敢想到謝如棟是在3年之內的經歷。按照創業圈子里的慣性思維,應該是先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但讓人覺得“離譜”的是,謝如棟每一次跨圈層的創業都成功了。
用謝如棟自己的話說,每一次跨界進入另一個行業,都是以“門外漢”的身份,想去做就去了。
但有趣的是,就是這樣一個“門外漢”,每一次從一扇門進入另一扇門,都會極大地影響門內所在行業格局。確切的說:謝如棟看似隨性的每一次創業,其實都不隨意。
“門外漢”入門,攪動門內格局
謝如棟最近新推開的這扇門,是女性衛生用品行業。拉著合作伙伴黃子韜創立了衛生巾品牌“朵薇”。
謝如棟是幕后的主要操盤手之一。而這次的推門而入,直接打破了衛生用品這個封閉行業原有的沉寂。
“朵薇”發布會上,謝如棟說自己是“門外漢”
在抖音5月份的衛生巾品類銷售榜里,發布僅 14 天的朵薇,位列第三。而據行業最新消息,朵薇抖音旗艦店會在每天中午12點和晚7點開播,每一次的開播,幾乎都做到了上架就秒空,即便其產能還未滿足所有消費需求,但其在主流電商平臺的銷售已經成為行業 TOP 1。
在“朵薇”新品發布會上,謝如棟說他就是一個“門外漢”,也不懂“什么是最好的”,但是他知道“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他所說的“不能接受”,指的就是不能接受質量和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的產品,就像此前媒體報道的生產方使用劣質的材料,尺寸虛標等等。
對于此次投身傳統制造行業,也是被外界所不理解的。原因很簡單,相比于互聯網行業來說,大部分的制造行業,不僅前期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而且就算到了生產銷售的后期,產品的利潤也極低,回本周期極長。
不可否認,翻開賬本看,這絕對不是一門好生意。
但謝如棟說,在2024年的時候,他和黃子韜就萌生了進入衛生巾行業的想法。到今年5月份,第一場品牌發布會發布,第一批產品下線,中間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內,謝如棟深入到一線的工廠,深度感受了這個行業。
“朵薇”的自動化工廠
最終,他拉著黃子韜和浙江省衛生用品商會會長、三十年行業老炮吳躍站上了品牌發布會。這樣的“鐵三角”也是圈內少有的:謝如棟擁有渠道和運營經驗、黃子韜擁有自帶的IP和流量屬性、吳躍具備幾十年的從業經驗。
“作為跨界創業者,正因為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敢于打破行業原有的常規、提出看似‘不合邏輯’的問題,倒逼產品的設計和用戶體驗不斷革新。”
他跟黃子韜在發布會上說,做朵薇,并沒有想著賺錢。從發布會公布的49.8元,帶走10包共62片產品的價格看,謝如棟并沒有說大話。彼時的朵薇工廠,僅僅只開出了三條生產線,投入就達到了2.75億元,每條產線的成本就接近1億元。
“朵薇”發布后的首場直播,開播僅30分鐘便售罄50萬單組合套裝,此后的每天兩場直播也是“上架即秒空”,開售14天登頂抖音衛生巾銷量榜第3,這樣的成績很難想象是一個“門外漢”操盤出來的。但細究之下發現,謝如棟對做成這件事有著清晰的方法論:發現行業缺陷——調研總結問題——找到解法——結合自身資源——做好布局。
作為一個新的品牌,謝如棟和他的伙伴卻借此迅速解決了衛生巾行業最難解的用戶信任度問題。尤其是在第一波產品收獲好評的情況下,迅速打爆了整個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6月9日,東方甄選官宣即將發布一款衛生巾產品。和朵薇類似的是,東方甄選也做了“透明工廠”,據說也會邀請媒體和公眾一起參觀工廠。行業后來者有這樣的動作,作為先行者的“朵薇”可謂功不可沒。
可以說,謝如棟這個“門外漢”的入局,打破了封閉行業的“霧霾”。就像謝如棟自己說的,他要倒逼這個行業不斷提高,要讓這個行業的發展更加“標準化”。
隨性,但不隨意
在謝如棟多次公開言論中,都多次說過,有些事情他覺得可以做,就去做了,并沒有想很多。從這么多次跨界的創業中,他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如果認準了一個方向,就立馬朝著這個方向出發。畢竟,猶豫就會敗北,機會轉瞬即逝。
選擇什么行業,什么時機推開新一扇的門,這當然是基于謝如棟自身的經驗判斷。看似讓人及其不解的隨性跨界創業的背后,實際上是謝如棟有著十分詳盡的思考過程和因果聯系。
就拿這次一頭扎到衛生巾行業來說,實際上和直播電商的數字經濟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系。
除了遙望科技的董事長和CEO,他還兼著公司“CTO”的角色。也就是說,創業這么多年,把公司做到這么大的規模,他除了親自制定公司的戰略,還會參與項目的研發和具體的執行。即便是放眼各行各業,幾乎沒有人敢把這三個“角色”安到同一個人身上。
但正因為有豐富的實操和項目經驗,他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著手制定遙望科技內部的“標準化”。所謂的標準化,就是謝如棟認為,一切的流程都是可以被放到一個流程之中,一旦建立起一個標準化的流程,所有的項目決策都可以放到上面去運行。
這就相當于在一個龐大復雜的企業內部,建立起了一套高速公路系統。在關鍵的節點設立收費站,進行必要的人工干預,在合適的路口建立出入口,這就讓企業運行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這套標準化思維的建立,不僅需要自身有足夠的戰略思維和戰略眼光,更是需要有一線的項目經驗。所以,只有身兼董事長和CEO,又能親歷一線的謝如棟,才能建立出這么一套標準化的體系。
遙望的遙望云AIOS就是謝如棟標準化體系的產物之一。他親自帶隊研發了這個標準化的產品,目前,遙望云AIOS具有智能選品、任務分發、智能客服、AI助理、虛擬人等功能。能利用接入的大模型運算能力,通過對公司積累及全網直播帶貨數據的分析,實現智能選品,確定選品傾向,對“貨”進行篩選和排序。
遙望科技旗下主播的直播間都接入了遙望云AIOS
這也讓遙望科技成為了圈內最智能化的MCN之一。
其實,這樣標準化的思維體系適用他很多跨領域的創業。
比如,做“朵薇”這一衛生巾品牌,前端有銷售體系,中間有自建的工廠生產線,上游還有復雜的供應鏈。如果沒有一套可套用的標準化體系,那管理和運行起來的效率是很低的。
看似從直播電商,跨到了實體經濟,實際上,謝如棟已經具備了十分成熟的方法論。
朵薇的品牌主理人是黃子韜。早在多年前,黃子韜就和遙望科技達成合作關系,而在遙望,還有像賈乃亮、張柏芝、王祖藍這樣的藝人,都找到了事業增長的第二曲線。
之所以這些明星藝人都選擇遙望科技,是因為謝如棟首創了“明星+IP”的運營模式。其實,明星帶貨并不少見,但實際上,電商和娛樂圈完全是兩回事。很多明星自認為有流量,開啟了帶貨之路,好一點的吃完熱度就迅速匿跡,不好的甚至開播就翻車。
反觀謝如棟,擁有這么多的明星資源,卻從不過度消費,而是通過“明星+IP”的模式,為他們在兩個身份之間找到了平衡,為每個信任自己的明星藝人找到一條適合其IP屬性的發展之路,2024年,遙望科技就為“新白娘子傳奇”這一經典IP打造了4場演唱會,此舉不僅激起了人們對“新白”的懷念與熱情,更是讓參演藝人的商業價值得到倍數級提升。
眼下,即便是直播帶貨的熱度不像前兩年那么高,但圈內的MCN機構仍然很多。機構和主播鬧翻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但在謝如棟構建的模式下,明星主播和公司之間不僅沒有矛盾,更是建立了及其穩固的共生共贏關系。
這也成為了遙望科技最深的護城河:主播和公司之間相互信任,相互需要,構成健康的生態。
回過頭看謝如棟這么多次的跨界創業,看似隨性,其實一點也不隨意。各個項目之間看似不相關,實際上確實相互借鑒相互繼承。背后統一的共性,就是謝如棟大膽果斷的戰略決策,以及可以讓項目快速取得成效的標準化體系。
“門外漢”的布局
謝如棟連續的跨行業、跨領域的創業,次次都能攪動舊格局,回回都能成功,最底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在于謝如棟的每一次創業都能帶來很長尾的社會意義和實際價值。
比如,在和黃子韜創立朵薇以前,女性用戶是無法跟品牌直接溝通的。作為傳統且封閉的行業,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是自己生產、自己定制標準,真的不好用,廣大女性也是溝通無門。而且,外資品牌在這個市場占去了很大的份額,原因在于:她們對部分國產品牌產生了“不信任感”。
為什么不信任?一是擔心安全和品控,二是行業生產不透明。但隨著“朵薇”的誕生,直接打碎了原有的體系,不僅在鏡頭下生產,更是卷起了行業標準。就像黃子韜說的,他已經不缺錢了,做這個品牌就是想給身邊人提供更好的產品。
“朵薇”首場開播
在和黃子韜做朵薇之前,謝如棟還建成了國內首家“數實融合”新消費商業綜合體——遙望X27 PARK。這次嘗試,也給直播行業帶去了新的思考,讓直播間從線上走到了線下;還把直播助農的腳本,帶到了遠在中國地圖另一端的新疆,也將國內的優質好物送到了世界各地。
知道大家看累了“叫賣式”的直播間,他又推出了“超市全速購”這種主打內容的綜藝式直播,推動直播電商向“內容化”更進一步。
謝如棟的飛書簽名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他既是制定戰略的“帥”,也是沖鋒陷陣的“將”。在他的揮斥之下,謝如棟已經擁有具備優質渠道能力的MCN、不可復制的“明星+IP”模式下的藝人、線下消費場景X27、以及深入實體制造業的朵薇品牌的全方位布局。
從這樣的全盤視角去看,不難發現,謝如棟每一次看似拍腦袋的隨性創業,實際上都是一次前瞻性的布局,并且親自掛帥拿下每一個新陣地。“門外漢”這個稱呼是他自己給的,但更確切的說,謝如棟其實是一個“企業發展戰略家”。
而所謂“陽謀”,并非奇謀詭計,而是一種光明正大、順勢而為、系統布局的長期主義打法。謝如棟從不掩飾自己是“外行”,也不追求捷徑,反而用最“笨”的方式——建工廠、抓品控、推透明、重體驗,一點一點重建用戶信任。這種敢于暴露短板、卻用長期價值彌補短板的做法,正是真正的“陽謀”:看似不動聲色,實則步步為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