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茹志鵑曾寫道,
“戀愛,婚姻,挑選對象,除了物質條件上的一二三以外,好像更應該講究感情上、性格上、格調上的。”
深以為然。
物質條件再好,也有徹底失去的一天。
但一個人在長久歲月中形成的頭腦、人品及品位,卻會長長久久地留下。
子女找對象來日方長,不能因為一時之利,就忽視了未來。
在兒女婚姻上,父母最大的遠見,不是準備物質財富,而是告訴他們不找以下2類家庭的對象。
01 不找沒有主見的家庭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懂得獨立思考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選擇,能更清晰地接近人生目標。
尤其是婚姻中,有上進心、有目標的人更容易得到青睞。
反之,當一個人沒有主見,總是聽風是雨、人云亦云時,不僅過不好自己的生活,還容易拖累伴侶。
茜茜和丈夫的婚姻,就是因為她沒有主見走向了陌路。
一開始,兩人濃情蜜意,可隨著兩人生活在一起,生活中瑣碎的事情都需要做決定。
每到這個時候,茜茜都會跟丈夫說“聽你的”“交給你了”。
一次兩次,丈夫認為茜茜這是信任自己,欣然接受。
但時間一長,家里無論是買菜、做飯的小事,還是搬家、買房的大事,所有責任都一股腦壓在丈夫身上,讓他不堪重負。
沒有主見的人,表面上是讓渡權利,本質卻是逃避責任。
不主動做選擇,固然可以逃避所有不好的結局,卻也會加重伴侶的負擔。
一段婚姻中,有人缺席,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責任加重。
長此以往,再好的感情,也會消磨殆盡。
正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結婚就意味著平分個人權益,承擔雙份義務。”
若是與沒有主見的家庭結親,就要負擔雙倍責任。
沒有強悍的精神,很容易被拖垮。
與其背負重擔前行,不如盡早放下,輕裝上陣。
02 不找家風不正的家庭
《蔣氏家訓》有言:“擇婿須觀其品行,娶婦須觀其父母德器。”
品德,是人一生的修行。
品德高尚之人,即便無法步入婚姻,也不必擔心遭遇報復。
可遇到品德卑劣之人,就算好聲好氣地溝通,也有可能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為了子女婚姻生活的安穩,必然要遠離那些家風不正的家庭。
電視劇《蠻好的人生》中,胡曼黎對丁致遠一見鐘情,軟磨硬泡就跟他結了婚。
但胡曼黎卻沒有想到丁致遠的家人親戚們,卻是一群吸血水蛭,一有機會就跑來要錢。
原本,胡曼黎以為唯一一個能考出山村的丁致遠,是飛出來的鳳凰。
可她卻忘了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會形成難以磨滅的人格底色。
果然,在她資助完丁致遠讀博、留校當教授后,丁致遠還不滿足,選擇了偷偷出軌。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糟糕的環境中浸染久了,白紙也會變黑,繼而浸染其他紙張。
真正的聰明人,早就學會了遠離家風不正的人。
美國女性大法官露絲·金斯伯格,在戀愛時,就很注重男友的家庭背景。
在考察過男友金斯伯格的家庭,發現對方家庭親子關系融洽,公婆品德良好后,才放心地與男友結婚。
婚后,兩人果然恩愛有加,陪伴彼此到生命最后一刻。
家風正,則美德多;美德多,則為君子。
婚姻之事,要與君子多交流,不與小人同發展。
《愛情的終結》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結婚,必須考慮到兩性結合后的感情發展和加深彼此的信賴。”
一對夫妻,縱然再富有,也會有把錢花完的一天,縱然感情再好,也會有感情淡去的一天。
但獨屬于自己的思想,高尚閃光的人品,卻能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中磨礪出真正的珍寶。
與其專注一時的利益,不如將眼光放遠,以頭腦與人品做底,讓小夫妻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滿。
與君共勉。
作者簡介:云中。有過10萬+文章,喜歡寫作,愛開腦洞,筆耕不輟。
平臺簡介:
顧一宸,青年作家,專注于情感治愈和勵志分享,寫暖床故事,潑酸辣雞湯。
著有《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沒有回報,拼過才是人生》《寫作變現:新媒體爆款高效進階》等書。
關于文章講到的觀點,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