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平臺上,不少網友都盤點過“叔圈顏值天花板”。從張智霖的少年感,到古天樂的冷峻硬朗,似乎每一位中年男星都被重新定義。
而在這一波“叔圈再就業”的盤點中,吳啟華——那位曾經在熒幕上風情萬種、儒雅邪魅的男演員,再一次被翻出,成為討論焦點。
有人調侃說:“他是張曼玉都想養的男人。”也有人認真發問:“這位‘斯文敗類’天花板,如今怎么樣了?”
吳啟華出生于1964年的香港,家境優渥,卻并不幸福。因為迷信的父母堅信他“八字不合”,自小被安排與家中工人一同生活,缺乏父母的愛讓他性格早熟而叛逆。
12歲那年,他甚至帶著兄弟們離家出走,最終被留在祖父母身邊撫養。
13歲那年,他隨父親公職安排前往英國留學,本應修讀建筑,卻在舞臺劇中找到歸屬感。當時的他一邊學業,一邊參加劇場演出,初識了表演的魅力。
回港后,本沒有進圈打算,只是陪哥哥吳啟明去試鏡廣告,卻陰差陽錯被導演看中,機緣巧合踏進了TVB的藝員訓練班,與劉嘉玲、吳君如成為同學。
然而,俊朗的外表與斯文氣質并未讓他走上偶像路線,反而因為一對上挑的狐貍眼和陰柔氣質,被定型為“奸角專業戶”。
如果說演反派只是被標簽化的無奈,那拍三ji片,則是他演藝路上的巨大污點。
1991年,吳啟華已離開TVB,片約不斷。一次,他接到“愛情片”的邀約,甚至沒細看合同便簽下。
直到進組,才驚覺竟是三ji片《玉pu團之tou情寶鑒》。他想退出,卻被告知若毀約將賠償2000萬,只能硬著頭皮上陣。
拍攝過程極其煎熬,幾十個工作人員圍觀下的裸露戲份讓他羞愧至極。他后來坦言,那是“恨不得鉆地洞”的日子,而這也讓他此后對劇本要求極高,絕不再輕易下筆簽字。
盡管這次經歷幾乎摧毀了他的自信,但他并未就此沉淪,而是咬牙堅持,等待轉機。
幸運的是,命運并未徹底關上他的大門。經歷了兩年的沉寂后,1996年,他在《900重案追兇》中首次出演正面角色,憑借精湛的演技終于重新得到導演和觀眾的認可。
真正讓他“洗白”并打入主流,是《妙手仁心》中的程至美醫生。他將這個溫文爾雅、醫術高明、情感專一的角色演繹得深入人心,徹底擺脫了“奸角專業戶”的舊形象。
從此,“師奶殺手”的標簽牢牢貼在他身上,觀眾也開始用欣賞與尊重的目光重新認識他。
事業的起伏之外,吳啟華的感情生活同樣豐富而復雜。他的第一段婚姻發生在1991年,與泰國富商之女結婚五年后告終。
隨后,他與女星金巧巧相戀三年,感情曾一度穩定,傳出婚訊,卻因一場爭執遺憾分手。
直到2006年,他與小21歲的石洋子在節目中高調求婚,贏得一片祝福。婚后育有一女,看似幸福美滿,最終卻未逃過“七年之癢”。但不同于許多娛樂圈離婚時的唇槍舌劍,吳啟華表現出了極強的擔當。
即便離婚后,他依然每月支付6萬元贍養費,并額外為前岳母提供20萬生活費。外界驚訝于他的“大方”,他卻淡然回應:“家可以散,責任不能丟。”
從一個曾被稱作“花花.公子”的男星,到一個處處為前妻和女兒考慮的男人,這份轉變格外真實而動人。
當然,也正因吳啟華情史豐富,他與舊愛金巧巧在新劇《驕陽似我》中再度合作,格外引人注目。畢竟,兩人曾因感情反目,還傳出疑似被“設局炒作”的不快傳聞。
但如今,兩人在片場表現自然,鏡頭前默契十足,私下里也保持禮貌距離。這場“再見亦是朋友”的合作,不僅化解了舊怨,也為觀眾帶來一份別樣的感慨——成年人的和解,不是重頭再來,而是放下過往,專注當下。
比起熒幕上的熱鬧,如今的吳啟華更享受內地生活的安穩。他早在20年前就已定居深圳,并開始繳納社保。他不再頻繁曝光,而是低調生活,自己去市場買菜、做飯、陪女兒。
而他的身份認同感,更是外界感佩的地方。他曾在英國留學時遭遇種族歧視,“走在街上會被罵chink”,因此他始終記得,做中國人是一種幸福。他說:“有國才有家,我真的很為自己的國家驕傲。”
這句話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他走過滄桑之后最真實的內心獨白。
吳啟華的故事,不是一路高歌的傳奇,而是崎嶇波折中不失本心的現實人生。他曾風流,也曾崩潰;曾被誤解,也曾被寵愛;他承認自己的失敗,也接受生活的安排。
有人問他:你后悔當演員嗎?
他輕輕一笑:“不后悔。演戲也像人生,不是演最好的人,是演最真實的自己。”
這大概也是他一路走來,最珍貴的感悟。#吳啟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