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總決賽第四回合打完,步行者這場真是讓人捏把汗,前三節領先,第四節卻被雷霆一波操作直接反超,最終104:111被逆轉,系列賽2:2,誰都沒能提前把話說死,這劇情你說巧不巧,偏偏又這么合理,亞歷山大末節突然爆發,雷霆在外線三分幾乎擺爛的情況下還能翻盤,步行者則在關鍵時刻突然斷電,西亞卡姆前面表現那么全面,結果最后一節像突然沒電池一樣,氣氛和走勢都隨之一邊倒,說實話,看得懂球的都知道,這場比賽的勝負手,其實早就埋在那些小細節里。
先說雷霆,三分球17投只進3個,這手感基本算“報廢,放在任何一支總決賽球隊身上,按理說都應該被打花了,步行者恰恰反著來,外線36投11中,命中數直接翻了雷霆快四倍,按數據推理邏輯,雷霆全場應該被拉開差距,結果呢,亞歷山大35分,杰倫威27分,卡魯索20分,霍姆格倫14分14板,尤其第四節亞歷山大那波9:0攻擊波,直接把步行者打得有點懵圈,網友都在彈幕里刷“這哥們大心臟,其實不只是大心臟,更是關鍵時刻誰敢持球、誰敢上強度的問題,這點雷霆確實比步行者敢拼,也比步行者穩定。
步行者這邊,西亞卡姆開局打得很流暢,20分8板5助5斷,數據一看就知道是全能型發揮,尤其前三節,幾乎靠著錯位優勢持續制造得分點,雷霆誰來換防都擋不住,哈利伯頓18分7助,托平17分7板,整體進攻端其實沒啥問題,可惜到了第四節,西亞卡姆突然變得安靜,進攻效率肉眼可見地下滑,關鍵球接連失手,這種掉鏈子的感覺,和前三節的那股氣勢形成鮮明落差,說句實話,步行者外線命中率高,可一到需要硬解的時刻,還是靠人而不是靠體系,這時候對面亞歷山大站出來了,步行者反而沒人兜底,這就是差距。
其實仔細看比賽走勢,第二節托平惡意犯規那段,步行者已經有點被打亂節奏了,那幾次判罰全讓雷霆撿了便宜,但靠著哈利伯頓和西亞卡姆的組織,步行者還是把局勢拉回來了,外線三分開得早,比分一度占優,這種“你打你的,我有我的節奏,讓人一度以為步行者能把優勢守到最后,結果到了第四節,雷霆攻防突然提速,亞歷山大連突帶投,打出9:0,步行者一下被帶偏節奏,暫停回來還是沒解法,西亞卡姆進攻端啞火,外線三分失準,場上情緒開始出現波動,鏡頭多次給到步行者替補席搖頭嘆氣的畫面,這種臨場心理落差,其實比技術層面還要傷。
說到雷霆贏球的根本原因,其實不復雜,一是硬解能力強,亞歷山大末節35分里有一大半是關鍵時刻得分,二是防守端強度跟得上,步行者三分再準,一旦被切斷持球點,進攻端就容易斷流,三是雷霆整體輪換比步行者更敢用人,關鍵時刻敢放卡魯索、杰倫威這種拼體能的球員去頂,步行者相對保守,西亞卡姆、哈利伯頓兩個人壓力太大,后面體能和心理雙重下滑,想頂住都難,球迷常說“關鍵球看球星,這場比賽就完全是教材級別的例子,亞歷山大就是那個能扛住全隊壓力的球星。
當然,步行者也不是全無希望,畢竟三分手感還在,西亞卡姆前三節確實打得不錯,哈利伯頓組織能力也不是蓋的,問題在于臨門一腳總差點意思,關鍵球沒人兜底,外線投不進只能干瞪眼,體系再流暢也沒用,說白了,這場比賽步行者自己把希望打丟了,雷霆只是抓住了機會,順勢反超,系列賽2:2,誰都還沒提前鎖定勝局,但G5回到雷霆主場,天平確實已經傾斜了,如果亞歷山大還能保持這種末節狀態,步行者想翻盤,難度可想而知。
回頭看這場球,其實就是“體系流碰上“巨星流,步行者靠團隊,靠外線,靠錯位,雷霆靠亞歷山大一錘定音,誰都沒絕對優勢,誰都能一波流帶走比賽,差距就在最后一節關鍵球的處理上,步行者關鍵時刻掉鏈子,雷霆則敢打敢拼,三分再爛也沒影響信心,這種比賽看得人又急又佩服,既有遺憾也有期待,G5回主場,是步行者重整旗鼓還是雷霆乘勝追擊,下一場才是真正的分水嶺,反正這輪系列賽,懸念還在,情緒也還在,誰都別說劇本寫死了,留點想象空間不是更帶勁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