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直把朝鮮最高領導人稱為自己的“好朋友”,但朝鮮方面似乎并不這么想。
【朝鮮拒收特朗普親筆信】
據一家總部位于首爾的朝鮮新聞網站 NK News 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重啟美朝對話,近期多次通過外交渠道,試圖將他親筆寫給朝鮮最高領導人的信件遞交給朝鮮,但都遭到了朝鮮方面的拒絕。
對于此事,白宮方面的回應也很耐人尋味。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回應稱,特朗普在第一任期與朝鮮最高領導人保持了“良好溝通”,并表示即便信件被拒收,特朗普仍然歡迎與朝鮮方面保持通信。
看上去,特朗普政府多少有點兒“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了。從競選時期,特朗普就在打“朝鮮牌”,聲稱上任之后會立即緩和與朝鮮之間的關系。
開啟第二任期之后,特朗普也一直有意在用“核大國”一詞來指代朝方,有其他國際專家分析認為特朗普對朝稱呼的改變,也意味著他承認了朝鮮擁有核武器的現實,并且希望借此“誘導”對方重新回到與美國的對話頻道上。
不過從朝鮮目前的態度來看,朝方是鐵了心不想與特朗普政府有太多“糾纏”,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也不難理解。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2018年-2019年,也就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當時美國與朝鮮的關系確實有了史無前例的緩和,特朗普與朝鮮領導人在新加坡進行了首次會面,之后又在板門店留下了“歷史性影像”。
【特朗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在板門店會面】
雖然兩人會面次數并不多,但一度在媒體面前公開互稱對方為“朋友”,甚至還互相贈送了“美麗的信件”。當時的朝鮮對于美國是有很多期待的,比如期待美國會解除自2016年以來對朝鮮的所有制裁,甚至還對美國做出了一定妥協,承諾愿意放棄一部分核設施。
但結果顯而易見,朝鮮方面并沒有如愿換來制裁的實質性解除,而美國也沒能讓朝方徹底放棄所有核武、核武材料以及核設施。特別是2019年河內會談的不歡而散,讓朝鮮方面感受到了巨大的政治羞辱。
對于朝鮮來說,這段經歷僅僅是一次外交失敗,更是一次深刻教訓。在這之后,朝鮮方迅速調整了對美政策,轉而強調自力更生和軍事實力建設。當時朝鮮方面還專門召開了一次記者會,時任朝鮮外長的李英浩表示:這樣的機會以后也許不會再出現了。
如今,特朗普再度拋出“信件外交”的舊招,但朝鮮方面已經不吃這一套了,畢竟很少有人愿意在一個坑里栽兩次。
當然,除了對美國信任度降到冰點的原因之外,朝鮮之所以不想給美國“好臉色”,還有俄羅斯的原因。當前俄烏沖突還遠遠沒有結束,不久之前烏軍無人機大規模襲擊俄空軍基地,以及炸毀俄克里米亞大橋事件,更是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緊張程度。這也意味著,美俄仍然是某種程度上的“敵對陣營”。
【朝鮮承諾會“永遠和俄羅斯站在一起”】
而朝鮮作為俄羅斯的重要“軍事同盟”,在這個時候改善與美國關系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對于朝鮮來說,美國和俄羅斯的天平上,朝鮮永遠是傾向俄羅斯的。
據朝中社日前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近日曾親信俄羅斯總統普京,明確表示“朝鮮將永遠和俄羅斯站在一起”,這句話的潛臺詞很明確:朝鮮不會在關鍵時刻“背叛莫斯科”。要知道“永遠”這個詞在外交語言上是非常罕見的,朝鮮方面毫不猶豫地把這個詞放到臺面上,可見其對俄朝同盟的堅定。
換句話說,朝鮮在當前形勢下早已經不再寄望美國,轉而將俄羅斯視為穩定可靠的合作伙伴。而特朗普的親筆信,在這種背景下自然顯得多余甚至尷尬。
從更加宏觀的層面來看,朝鮮此次拒絕特朗普親筆信,實際上也是一次明確“選邊站”的舉動。眼下俄烏沖突還在繼續,中美關系也越來越緊張,朝鮮在這盤“棋”里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對于俄羅斯來說,朝鮮無疑是可以牽制美國的一張重要“底牌”;而對于美國來說,朝鮮這是一個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炸的“炸彈”。在這種情況下,朝鮮此舉就是在向國際社會明確自己的態度:朝鮮不會在中俄以及美國之間左右搖擺,將更加堅定的向中俄的方向靠攏。
美朝之間的“蜜月期”,顯然是已經徹底翻篇了。接下來如果朝鮮和俄羅斯的關系繼續升溫,半島局勢恐怕會迎來新一輪的變動。我們還是得提高警惕,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才能在關鍵時刻掌握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