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美爾城邦的智慧泥板,到希臘悲劇的永恒之思;從古埃及的神秘信仰,到希伯來文明的深刻哲思——地中海,這片孕育人類精神的原初實驗室,如何塑造了東西方文明的共通基因?
白鋼教授50余萬字的巨著《地中海文明共同體——從公元前3000年到軸心時代》,以宏大的學術視野,重現了青銅時代至軸心時代的地中海文明史詩,串聯起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希臘等文明體的碰撞與交融,揭示人類思想演進的隱秘脈絡。在全球化面臨挑戰的今天,這部著作不僅對遠古智慧進行了的追索,更對當代的文明共生與對話具有深刻啟示。
活動預告
主題
命運共同體與天下文明
——《地中海文明共同體》新書分享會
嘉賓
白鋼
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張文江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主持人
吳雪凝
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時間
2025年6月20日(周五)
19:00-21:00
地點
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3F
(杭州市拱墅區麗水路58號 遠洋樂堤港B區)
主辦方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六點圖書、單向空間
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參與報名
嘉賓介紹
白鋼,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執教于復旦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德國特里爾大學古希臘語文學(主專業)、拉丁語文學(副專業)、哲學(副專業)碩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印度-日耳曼歷史比較語言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比較語言學-語文學,印度-伊朗學,希臘、美索不達米亞、埃及早期詩歌、神話、哲學比較研究,世界文明史-宗教史,世界體系學說。
著有《古希臘語中的閃米特語外來詞》(2009),《東西方古典語言與文明比較研究》(2019),《美國世紀的終結與世界體系的未來》(2020),《古波斯語教程》(2022),《印度大史詩〈摩訶婆羅多〉比較研究:以〈迦爾納篇〉為例》等,編著《希臘與東方》(2009)。
張文江,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經典解釋、先秦文化和文學。著有《錢鐘書傳》《管錐編讀解》《漁人之路和問津者之路》《古典學術講要》《〈莊子〉內七篇析義》等,整理、校點潘雨廷先生《周易表解》《易與佛教、易與老莊》《易學史發微》《讀易提要》等著作多種。張文江教授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解說中國古典學術,在他看來,保藏并闡發中國古典學問,既是中華民族應盡的責任,也是中華學術的向上之路。
主持人
吳雪凝,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相關圖書
《地中海文明共同體
——從公元前3000年到軸心時代》
白鋼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文明共同體”這一概念,意味著文明論意義上的世界體系,或曰具有類似世界體系之錯綜關聯與復雜結構的文明整體。
本書以“文明共同體”概念為核心,對早期地中海文明進行了全景式考察,是融通世界歷史、世界文明史與世界體系學說的原創力作。
本書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作為前軸心時代成就代表的埃及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蘇美爾-阿卡德文明),作為東西方文明(特別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希臘文明)之中介的安納托利亞文明,以及實現了軸心突破的伊朗文明、希伯來文明與希臘文明。本書還專門開辟一章對印度文明加以討論。
《地中海文明共同體》致力于展現古代地中海世界內部復雜而深刻的精神互動與思想聯系,進而探索在地中海文明共同體、印度文明共同體和中華文明共同體之間的精神關聯。
制作:黃楊圓
關注并設為星標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官方微店購買《地中海文明共同體——從公元前3000年到軸心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