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只有到達更多讀者手里,被廣泛閱讀,才能實現最大價值。然而,即便是一些被寄予厚望的精品力作,也可能在市場中湮沒無聲。誰能把書香變成熱浪?出版湘軍正在給出答案。
△7月25日—28日,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重慶舉行,湖南出版展區人流如織。
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現場,湖南出版展區人潮涌動,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重點圖書推介會等10余場活動座無虛席,王仁湘、謝更新、閻真等名家作者簽售火爆,《時間簡史(插圖版)》《大敦煌》《功名訣:左宗棠鏡像》等新書熱銷,現場直播熱度不減,線下好書同步熱賣。
“十四五”期間,中南傳媒年均出版圖書1萬多種,新書3000多種,造貨品種、造貨碼洋均呈增漲趨勢,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前列。2023年起,中南傳媒圖書零售市場實洋占有率躍居全國地方出版集團第一。《本質: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內大循環》《新質生產力》《袁隆平的故事》以快速反應機制,引起市場強烈反響。百余種圖書年銷量超過20萬冊,其中《大清相國》《高中生多元升學規劃》等20余種成為累計銷量逾百萬冊的爆款。
△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現場,湖南出版展區精品書臺上陳列的主題出版力作。
這只是一個縮影,湖南出版集團用全鏈路產業思維跑通內容、流量和場景三大環節,構建好書大賣的產業閉環。這套邏輯并非簡單跟風,而是一種戰略升級:以經典IP化強固上游,以數字營銷驅動中游,以跨界場景重構下游。在行業遇到流量焦慮、增長乏力的困難下,這種產業打法,或許為出版業“破圈”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IP內容矩陣:出版的源頭活水
在文化產業鏈條中,IP是最稀缺的源頭資源。湖南出版深知,只有構建優質內容矩陣,才能為整個鏈條提供持續的價值輸出。
△創作中的蔡皋奶奶。
在長沙一棟普通公寓的頂層,79歲的蔡皋奶奶正悉心照料著她的屋頂花園,月季、紫藤、凌霄花在晨光中搖曳,宛如她筆下的《寶兒》《桃花源的故事》等繪本,歷經歲月而芬芳依舊。這位“繪本奶奶”與湖南出版的合作,正是“出版湘軍”名家IP戰略的縮影。
從唐浩明的《曾國藩》到蔡皋的《桃花源的故事》,從湯素蘭筆下走過30年光陰的“笨狼”到王躍文筆鋒犀利的《國畫》,湖南出版構筑了一個多元化的原創文學生態。“原創之春”品牌孵化了70余部原創作品,其中《命運》《長津湖》等斬獲“五個一工程”獎,《山河袈裟》《流水似的走馬》等則摘得魯迅文學獎桂冠。這些作品不僅成就了出版湘軍的品牌高度,更以集群效應重塑了文學圖書市場的競爭格局,為行業提供了“內容深耕、長效運營”的鮮活樣本。
△《笨狼的故事》系列暢銷超1000萬冊。
“笨狼”的成長歷程同樣令人矚目。這個誕生于1994年的童話形象,已陪伴三代讀者成長,《笨狼的故事》系列暢銷已超1000萬冊,產品形態也從圖書拓展到動畫、玩偶、主題餐廳、課本劇、文學夏令營、舞臺劇等多個領域。“笨狼”的故事還被譯為英語、韓語、阿拉伯語等多國語言,成為影響世界的童書品牌。作者湯素蘭感慨,“正是讀者的愛與陪伴,賦予‘笨狼’生命”。這句話指向了出版的核心邏輯——作品的生命力,永遠來自與讀者的心靈共鳴。
依托湖南出版集團豐富的內容和作家資源,打造高端文學訪談類中長視頻欄目“非說BOOK”,聚焦劉慶邦、王躍文、老藤、胡學文等知名作家,閱見思想、對話生活,正從內容品牌升級為文化消費平臺。
與名家的深度合作煥新,精品IP的精準市場運作,以及原創佳作的系統性孵化——湖南出版集團不僅夯實了精品出版格局,更以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讓“湖南出版”品牌在讀者的心中深深扎根,也使出版具備了長尾效應,打開產業鏈上游的可持續增長空間。
數字營銷:構建產業發展引擎
如果IP是產業的上游源頭,數字營銷就是驅動中游運轉的引擎。從一個直播間了解一家出版社,從一個短視頻熟悉一個作者,從一場作家對談關注一個圖書品類……湖南出版集團正在通過“內容+算法”的結合,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渠道,實現圖書流量的精確轉化。
△岳麓書社直播間,傳統文化書籍受到讀者熱捧。
在數字時代的洪流之中,岳麓書社的轉型堪稱成功案例。這家以“道承湘學,言納百家”為宗旨的古籍出版社,在抖音直播間找到了新天地。2024年5月,董宇輝在“與輝同行”直播間推薦岳麓書社版《道德經》,單場售出5萬余冊,創下銷售紀錄。這波流量,被岳麓書社穩穩接住。
數據印證著變革的力量:2025年上半年,圖書零售市場僅內容電商渠道實現增長,碼洋同比增長47.62%。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將8年前的“老書”《親愛的女兒》重新包裝,通過爆款短視頻和母親節專場直播,實現單月銷售9萬冊的奇跡。該社黨總支書記、董事劉星保認為,“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不會褪色,只會因新形式煥發新生”。在他看來,“內容至上”的理念會進一步深入人心,將優質知識以更符合當下的方式持續流動,這或許正是出版業在艱難市場中最珍貴的價值。
2025年上半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整體低迷,平臺電商也亟需找到新的增長點。5月,中南傳媒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定下了圖書銷售額三年復合增長率超 30% 的戰略目標。雙方將發揮各自的能力和資源優勢,在圖書零售、物流提效、數智轉型、金融服務、健康服務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通過“內容+科技”雙輪驅動,構建出版傳媒全流程數智生態。今年“618”,中南傳媒在京東實現銷售額同比提升155%,創下了近年來平臺電商增長的新高。
這意味著,湖南出版正在探索產業中游的重構:不再單純依賴渠道,而是用數字工具打通內容供給與消費需求之間的高速通道,讓出版成為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現代產業。
跨界融合:打開下游消費場景
在新消費時代,閱讀不再局限于書桌,而是一種社交化的生活方式。湖南出版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通過跨界合作與文創開發,拓寬出版產業的場景邊界。
△新華書店集團與茶顏悅色聯名策劃——閱讀是一場精神世界的光合作用。
植物與稿紙格紋交織相映,設計精巧的馬克杯、明信片、種子書簽,借用輕量化的符號讓文化傳播更接地氣,甚至讓閱讀這件事本身,成為年輕人的社交“貨幣”。這是湖南出版集團旗下湖南省新華書店與茶顏悅色在今年4月開啟的一次聯名策劃——“閱讀是一場精神世界的光合作用”。
在這次活動中,湖南省新華書店還為讀者精心準備了來自11位知名作家的一千本簽名書盲盒,包括王躍文的《國畫》、蔡皋的《人間任天真》、劉亮程的《本巴》、蔡崇達的《草民》等,并隨盲盒附贈一張隨機種子卡,讓書籍與植物陪伴讀者見證時間的變化。事實上,這并不是湖南省新華書店與茶顏悅色的首次合作。2024年,雙方聯名的全新概念店“翻書閱嶺”亮相湖南長沙太平老街,并獲評第三屆全民閱讀大會“年度最美書店”。
△湖南新華書店集團與茶顏悅色聯名的概念店“翻書閱嶺”亮相湖南長沙太平老街。
書店的年輕化,絕非對潮流的盲目迎合,而是以跨界創新重構文化表達的方式。正如湖南省新華書店黨委書記、董事長沈劍鋒所言:“新華書店的使命,說到底是服務文化建設,隨著讀者審美和閱讀需求的迭代,新華書店要以文化為核心,讓品牌向年輕化、多元化發展,做全民閱讀的‘推動者’,甚至是‘造血者’,新華書店的生命力即在于此。”
從“圖書交易”到“文化體驗”,從“單一產品”到“復合生態”。湖南出版集團通過場景化布局,把書店變成社交空間,把圖書變成生活方式,把IP變成品牌資產,力求化解“賣書難”的行業痛點。
當“笨狼”走進海外樂園,當茶顏悅色與新華書店的聯名成了朋友圈熱帖,湖南出版用事實揭示:破圈不是偶然,而是產業邏輯的必然。湖南出版構建的,是以IP為源、數字營銷為橋、場景消費為終端的全鏈路出版生態。這種邏輯,不僅讓湘版好書逆勢暢銷,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一條可參考的增長曲線。
流量可以波動,但產業體系的競爭力不會。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湖南出版用實踐證明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真正的好書,永遠不會孤獨。只要找到與時代對話的方式,古老的文字就能在千萬讀者心田,種下永恒的春天。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攝影楊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