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信,1948 年生于北京報恩寺中,童年考入北京市少年宮國畫班,師從馬耀華先生,后拜師婁師白、萬兆元、高希舜等大師門下,先后入中央美院國畫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李魁正工作室深造。深入研究中國傳統理論和技法的同時,于 1989 年40 周歲時離職,開始邊疆萬里寫生,至今已達十余次。內師傳統,外化自然,遠追宋元。近習齊白石技法基礎上,獨創了北國冰雪的山水系列。十數次赴壺口寫生,曾受聘于國務院管理局邀請在北戴河用數年時間為許多國家領導人和五個國賓館創作了數以百計的作品、為中國科學院、國家郵政總局等單位創作了氣勢磅礴的巨幅大畫《華夏魂》。中央電視臺《雪鄉河魂》、《寫意人生》做了專題報道。九十年代在婁師白先生的關心下,由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聯合拍攝了長達五百分鐘劉忠信主講的《齊派寫意花鳥繪畫教材》受到各兵種部、各部委以及社會多所老年大學的好評,其作品在在北京、東京、新加坡、丹東、吉林、蘭州、青海、海東地區等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展覽、並多次參加各級美協及國家機關舉辦的展覽並獲獎,其個人藝術成就得到中央省市多家媒體、報刊、雜志專題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劉忠信教授在通研了白石繪畫全集及白石人生傳記,用數十年的深入研究,在博大精深的齊派藝術教學上,以獨特的可操作性教學語言和齊派藝術用水,用墨,用筆的三法理論相結合,並以詩和口訣的深入淺出的教學語言和方式,取得了中外學員廣泛好評及業內人士的贊許。
劉忠信先生現任:中國科學院專職畫師、院文聯理事、北京師白藝術研究會秘書長、中國花鳥畫研修院副院長主講白石藝術、中華當代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現代書畫家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等職。
忠于信仰 執著藝術
文/尹漢胤
1948 年劉忠信出生于北京報恩寺。童年時的他,便每日徜徉在歷史文化深厚的寺廟中,仰望著大殿中的雕梁畫棟、壁畫、石雕……在心中涌起著對色彩、造型的向往。小小年紀的他,便整日心無旁騖地在紙上開始涂鴉。上小學時,他已能畫出寺廟中的一些圖案。家人見他對繪畫如此癡迷,便鼓勵他去報考北京市少年宮舉辦的國畫班,不成想劉忠信在上千人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少年宮國畫班的學員。由此他的繪畫天資,便在少年宮國畫班得到了飛速進步。面對如此執著于繪畫的劉忠信,引起了國畫班馬耀華先生的注意。在馬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劉忠信的繪畫能力迅速提升。少年宮國畫班的正規美術教育,為劉忠信開啟了人生的藝術之門,由此他便在這里走向了由水墨線條構成的未來世界。
然而,一場意想不到的社會動蕩,改變了他的生命軌跡。在茫然無措的現實中,他無奈地告別了少年宮國畫班。然而,在混亂無定的生活中,他依然默默堅守著自己對繪畫的執念。不管身處怎樣的生活境遇,他始終緊握著畫筆,用筆墨為自己支撐起了一片精神世界。
當新時期來臨時,他便如饑似渴地向著夢想再次開始了癡迷的繪畫。然而此時的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筆墨上還有許多欠缺。為此,他投師在婁師白、萬兆元、高希舜等大師門下,在名師的熱心指導下,水墨筆意得以迅速的提升。但劉忠信在心中明白的知道,自己要想突破繪畫的瓶頸,必須要彌補上繪畫理論這一課。經過深思熟慮后,他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深造,以彌補自己美術理論的不足。通過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使他對中國水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修養。
中國畫高度凝練的水墨思維,源于對大千世界萬物的心悟靈感。為深刻理解中華大地的山川之美,他毅然奔赴中國各地實地寫生,行跡遍布大江南北各種地貌季節,以畫筆記錄下各種山川地貌的色彩線條。通過實地寫生不僅使他獲到了大量鮮活的創作素材,更在對山川地貌的實地觀察中,在內心深處與祖國壯麗山河建立起了血脈精神聯系。
在中國科學院即將迎來建院 50 周年之際,科學院特邀請劉忠信為其繪制一幅中華母親河——華夏魂的創作任務。為此他不辭辛勞地十多次奔赴黃河實地寫生,站在高原遙望著九曲黃河妖嬈曲折的風姿,置身在壺口震耳欲聾的濤聲中,思考著將以怎樣的構圖,才能體現出萬古不息黃河的歷史風貌。經過幾易其稿,最終確定了《華夏魂》的構圖。在六米橫闊的巨幅畫面上,劉忠信以豪放的激情筆墨,將喧囂奔騰的黃河壺口狂濤,氣勢如虹地呈現在畫面上。這幅凝結著劉忠信內心情感的《華夏魂》一經展出,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以《寫意人生》專題片,對劉忠信進行了采訪報道。
在完成了一系列主題繪畫后,劉忠信又冒著嚴寒奔赴北國寫生。意圖以中國水墨,展現出北國雪鄉的獨特美。在對冰雪世界進行了深入觀察后,劉忠信決定以簡約凝練的水墨,將北國冬季雪景呈現出來。經過多次試筆后,最終創作出了《雪鄉河魂》系列繪畫作品。以大氣凝練的筆墨留白,將安詳的雪鄉勝景充滿詩意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尤令劉忠信感到欣慰的是,他的這套雪鄉繪畫作品,得到了當地民眾的高度認可。
性格豪放的劉忠信,在狂放潑墨寫意的同時,還凝心靜氣地創作了大量工筆畫。通過臨摹歷代名家作品,使其逐漸悟出了古人的筆墨意境,并從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繪畫手法。其創作的雪鄉繪畫作品,不僅豐富了水墨的藝術表現力,還擴大了工筆畫的表現題材。
處在喧囂浮躁的社會中的劉忠信,始終保持著寧靜致遠的藝術心態,浸潤在水墨藝術中。這種藝術心態,無疑涇渭分明地讓人看到了當今社會的高下精神境界。
這些年里劉忠信一直歸隱在北京六渡的深山峽谷中。在山野中安下畫案,聆聽著山間的風聲鳥鳴,感知著四季的變化。在水墨蘊藉中,感悟著歷史人生,體會著筆墨逸趣。以忠于山水,信仰自然的藝術心態,抱樸守拙、行穩致遠地面對大千世界默默攀登著藝術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