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第一天,天剛蒙蒙亮。
云南華坪女高門口,一個熟悉的身影早早出現了。拄著拐杖,手里還是那只用了十幾年的小喇叭。
是張桂梅。
她已經68歲,走路不太利索,但該送考的時候,她還是來了。
央視記者問她:“您今年還送嗎?”
她只答了四個字,就這四個字,讓全網一片淚崩。
有人說:“她是那個一直站在校門口的人,從沒讓孩子一個人走進考場。”
01
張桂梅辦的這所女高,不收學費,吃住全包,只招山區的貧困女孩。
她見得太多了:有些孩子才十三四歲,就被家里安排著“成家”;有些連初中都沒讀完,就要下地干活。
張桂梅不服氣,她要把這些孩子一個一個地“拉”回來。
她親自上山進村,一家一家勸。家長不肯,她就蹲在門口磨;孩子沒信心,她就一路講未來和前途。她說:“一個女孩上了大學,一家人就有希望。”
這句話,張桂梅重復了無數遍,走破了幾十雙鞋。
02
張桂梅沒什么值錢的東西。
她平時穿的衣服,大多是路邊攤二十塊買來的。有的已經穿了十年,膝蓋破了,她還是照樣穿著去參加會議。
有人給她發了七千塊錢置裝費,她想都沒想,全拿去給學生買電腦。
她出差回來,同事常打趣:“又被搶劫了?”張桂梅笑笑說:“我又不缺這些。”
她辦公室的柜子里,常年堆著止疼藥、膏藥貼,桌角放著一個舊保溫杯,茶葉泡了又泡。
有人問她為啥不多給自己留點,她擺擺手:“能多幫一個孩子,我就高興。”
03
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孩子。
但在華坪女高,幾乎每一個女孩都稱她“媽媽”。
誰考試前發燒了,她第一個沖過去守著;誰家里出了事,她幫著出主意、籌路費。
有一次,一個畢業好幾年的學生回來看張桂梅,帶了丈夫和孩子,還想捐點錢。聽說這名學生成了家庭主婦,張桂梅臉一沉,當著面讓她走。
她不是看不起誰。張桂梅是怕,那些從泥里好不容易掙脫出來的女孩,又逐漸被困住。
她太清楚,很多人一旦停下來,就可能再也走不動。
張桂梅說過:“她們要像高山一樣站著,不是誰的影子或附屬。”
04
張桂梅的身體早就出了毛病。
十幾年前,她在課堂上突然暈倒,后來查出體內有個四斤重的瘤子。醫生勸她好好休息,張桂梅點頭,但不到一個月,就又站在講臺上。
“孩子們要考試,我躺不住。”
張桂梅患的病越來越多,現在每天都要靠藥物維持。可到了每年高考的時候,她都會提前到校門口站好。
她也從來不進考場,怕打擾。只想讓孩子們知道——考場外,張老師一直都在。哪怕不能說話,哪怕只留一個眼神,也能帶給她們鼓勵和勇氣。
05
這些年,張桂梅帶出了兩千多個女孩。
她們有人成了醫生、教師,也有人繼續回到教育崗位,如同她一樣幫助別人。
張桂梅沒手機,也不上網,她不知道自己“火”了。
有人勸她講講自己的故事,出本書、拍個紀錄片,她都婉拒了。
張桂梅沒想過自己做的這些會感動誰,只是覺得——她在,孩子們才不怕。她像一塊老石頭,被時間打磨得圓潤,心卻始終是熱的。
有人說張桂梅是全國最窮的校長。她笑著承認。穿得舊,吃得素,住的房子還會漏雨。
可她也是最“富”的校長。
張桂梅擁有的,是那些從羊圈走進大學講堂的女孩,是那些從命運手里奪回未來的姑娘。
結尾
十五年送考,從不缺席。
央視采訪張桂梅的時候,她沒講什么感人至深的大道理。
只是輕輕回了四個字:“活著就送。”
張桂梅這一輩子,沒攢下什么,也沒留下什么。
但她留下了2000多個走出大山的女孩子,留下一所永遠亮著燈的學校。
還有那句,她一說就啞了嗓子的口號:
“姑娘們,起床啦!今天是你們的大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