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Cloud
審校|河邊的卡西莫多
去年10月,美國佐治亞州一個2歲的小女孩在院子里玩耍時被螞蟻咬了。小螞蟻竟然引發(fā)了過敏反應(yīng),父母見狀立刻送她去醫(yī)院急救。
然而,小女孩最終還是不幸去世。
你有被螞蟻咬出過這種凸起的白色膿皰嗎?受傷部位又痛又癢,圖源: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Service
孩子的父母對醫(yī)院提起訴訟, 認(rèn)為醫(yī)院的救治太慢了,等了20多分鐘才給孩子注射腎上腺素。當(dāng)醫(yī)生試圖為孩子插管時,又發(fā)現(xiàn)沒有適合年幼兒童尺寸的設(shè)備,父母只能無助地看著孩子因缺氧而去世。
讓孩子迅速發(fā)病去世的螞蟻,是臭名昭著的紅火蟻。
紅火蟻的腹部末端有毒針,圖源: Alex Wild
致命的小螞蟻
在佐治亞州這樣溫暖潮濕的南方地區(qū),紅火蟻可以茁壯成長,時不時就會出現(xiàn)有人被蜇傷的情況。雖然被火蟻 蜇 傷致死的案例很罕見,但確實存在。
2023年,該州一位43歲女性也因為被紅火蟻 蜇 傷,產(chǎn)生嚴(yán)重反應(yīng)后去世。2013年7月,該地區(qū)也有一名65歲的女性在公寓泳池邊被紅火蟻 蜇 傷,隨后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幾天后因為并發(fā)癥在醫(yī)院去世。
我國南方地區(qū)也發(fā)生過一些類似的案例。
這個月初,海南三亞一男子在操場跑步時被紅火蟻 蜇 傷,僅幾分鐘就開始紅腫、瘙癢和灼痛感的癥狀,好在就醫(yī)后身體無大礙。
去年,廣東韶關(guān)一名男子在返鄉(xiāng)掃墓時被紅火蟻蜇傷后,他很快就全身無力癱倒在地,幸運的是他被路過的村干部及時送去搶救,才保住了性命。
2018年,廣西南寧一男子就沒這么幸運。在被紅火蟻咬傷后他隨即陷入昏迷,失去意識,經(jīng)過醫(yī)院搶救還是不幸死亡。
2023年6月,在廣西欽州,一名干活時被紅火蟻咬傷的旅客在車站候車時,雙腿無力突然倒地,全身紅腫,圖源:廣西新聞頻道
事實上,世界上還有一些地區(qū)也深受紅火蟻的困擾。今年三月初,澳大利亞就有60起因為被紅火蟻 蜇 傷出現(xiàn)了嚴(yán)重反應(yīng)而就醫(yī)的報告,其中23人需要住院治療。
紅火蟻不僅能咬死人,也能咬死寵物。去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有一只狗被紅火蟻咬傷后死亡,這是當(dāng)?shù)厥桌患t火蟻 蜇 傷致死的寵物案例。
這只小狗被紅火蟻咬了之后也過敏了, 被緊急送往寵物醫(yī)院 。 圖源: Village Veterinary Clinic
小螞蟻,大攻擊
紅火蟻的全稱是入侵紅火蟻(學(xué)名:
Solenopsis invicta,英語: red imported fire ant ),是一種來自南美洲的入侵物種,如今已經(jīng)遍布世界許多地方,對入侵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活動都造成了一定影響。
雖然這些螞蟻小小的,只有幾毫米長,但它們非常兇猛,能夠捕食其他昆蟲,以及比它們大很多的鳥類、小動物甚至是牲畜。在遇到威脅時,它們會先用強(qiáng)壯的大顎咬住目標(biāo),再用腹部末端的毒刺注入毒液,給人和動物造成刺痛的感覺。
它們常見的顏色有紅色、紅棕色和黑色,而之所以會被叫“紅火蟻”或者“火蟻”,是因為它們把人 蜇 傷后會引起強(qiáng)烈的灼燒感——火辣辣的疼。
圖源:cisr.ucr.edu
這些小螞蟻還會對著目標(biāo)進(jìn)行多次攻擊。它們會以自己的頭部為中心,以圓形軌跡發(fā)起多次螫刺,直到威脅它們的東西消失。
與蜜蜂的毒刺不同,紅火蟻的毒刺沒有倒鉤,蜇人后,毒針和部分腹部也就不會斷裂,因此工蟻即使反復(fù) 蜇 人后也能存活下來,然后繼續(xù)正常工作。平均而言,每只螞蟻可以蜇人7~8次!
任何打擾它們蟻丘的生物,都會一視同仁受到攻擊。紅火蟻判斷威脅來臨不是依靠聽力,而是用腿腳感知震動,以此來判斷物體的位置。即使是輕微的干擾,也會導(dǎo)致螞蟻們?nèi)浩鸲ブR粋€人很容易就能被 蜇 傷數(shù)百次。
有些蟻丘看起來是平地,但如果被人不小心踩到,數(shù)百只紅火蟻也會蜂擁而出。這些螞蟻生活在龐大的“地下宮殿”里,地下的隧道長度可超過7米,而且設(shè)計巧 妙,可以讓螞蟻們快速移動。
圖源: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Service
有意思的是,一旦出現(xiàn)任何水災(zāi)跡象,它們就會從巢穴中撿起未孵化的卵,彼此相互依偎,迅速形成一個救命的筏子。這些“螞蟻筏”能夠通過長時間漂浮在水面,直到遷徙到一個新的筑巢地。
在下暴雨和發(fā)洪水的時候,有的人也曾被形成筏子的紅火蟻蜇傷。
紅火蟻自發(fā)組成的“救生筏”,圖源:TheCoz
被咬了會有多難受?
被紅火蟻 蜇 傷后,受傷部位通常會出現(xiàn)疼痛、灼熱、瘙癢、發(fā)紅和腫塊。大約在被咬24小時之后,腫塊還發(fā)展成水泡或膿皰,并且非常癢,水泡通常會在幾天后自行破裂。
而對于過敏人群而言,紅火蟻的毒液可能會引發(fā)嚴(yán)重的過敏反應(yīng)。
人被紅火蟻蜇傷后的過敏癥狀,與被馬蜂、蜈蚣等其他動物的螫傷類似,可能出現(xiàn):喉嚨或舌頭腫脹、說話不清、呼吸困難、臉部腫脹、吞咽困難、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甚至是血壓急劇下降、陷入昏迷等癥狀。
( a ) 蜇傷后5分鐘,蜇傷部位出現(xiàn)凸起;( b ) 18小時后,出現(xiàn)典型的膿皰;( c ) 48小時后;( d ) 蜇傷后7天。圖源:參考資料[6]
第一次被 蜇 傷或叮咬時通常問題不大,但當(dāng)?shù)诙谓佑|過敏原時,身體就會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發(fā)生一系列反應(yīng),包括釋放大量組胺等物質(zhì),引發(fā)劇烈的過敏反應(yīng)。
嚴(yán)重的、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yīng)被稱作過敏性休克。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rèn)為,保守估計,1%的受害者會發(fā)生過敏性休克。而根據(jù)知名的制藥及化工企業(yè)拜耳公司的統(tǒng)計,被火蟻 蜇 傷的人中有10%~15%會出現(xiàn)嚴(yán)重的過敏反應(yīng),其中1%~2%的人會出現(xiàn)危險反應(yīng),有時可能會導(dǎo)致死亡。
外出活動時如何防范?
紅火蟻喜歡在陽光充足、開闊的地方安家,它們的蟻丘大多是錐形或圓頂形的。因此,去田野、草坪草地、公園或牧場時應(yīng)該多留心觀察地面情況,避開這些小土堆。
紅火蟻通常不會主動尋找并攻擊人類,絕大多數(shù) 蜇 傷事件都是因為人們無意中先“攻擊”了它們,例如無意中踩踏了或者躺在了蟻丘上。
牧場上的蟻丘,圖源:USDA APHIS PPQ - Imported Fire Ant Station
由于一般的驅(qū)蟲劑對紅火蟻無效,因此在戶外活動時,特別是前往紅火蟻常見的地區(qū),最好穿著長褲、封閉式的鞋子和襪子,避免赤腳。
勞作的時候,最好也能戴上工作手套。若是看到紅火蟻爬到鞋子或手套上,也好立刻脫掉這些防護(hù)衣物,避免它們與皮膚接觸。
在戶外活動時,可以 隨身 備著抗過敏藥物。
而對于有嚴(yán)重過敏的人,醫(yī)生還會建議攜帶腎上腺素針劑,告知家人朋友自己的腎上腺素針劑放哪里了,提前學(xué)習(xí)如何使用,并根據(jù)有效期及時更換。不過,腎上腺素僅是一種救援藥物,如果被 蜇 傷了還是得去看急診。
便攜式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
嚴(yán)重過敏反應(yīng)會導(dǎo)致喉嚨和呼吸道腫脹,造成呼吸困難。腎上腺素有助于放松呼吸道肌肉,使其擴(kuò)張,使呼吸更順暢,也有助于提高心率,穩(wěn)定心臟功能并防止心臟驟停。
圖源:Tokyogirl79
一些有嚴(yán)重過敏的人也會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定期去注射過敏針,增強(qiáng)耐受性,避免自己再次被蜇傷時出現(xiàn)致命反應(yīng)。
普通人要是不小心被 蜇 傷了:
首先遠(yuǎn)離被 蜇 的區(qū)域,以免再次被 蜇 。
不要抓撓傷口,以防感染。
可用肥皂和清水輕輕清洗傷口,去除毒液。
可冰敷被 蜇 部位以緩解腫痛,每次冷敷約15~20分鐘。
使用相應(yīng)的藥物或藥膏來止疼,或者緩解瘙癢。
注意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yīng),如呼吸困難、面部腫脹或全身反應(yīng),若出現(xiàn)這些癥狀,應(yīng)該立即就醫(yī)。
參考資料:
[1] Bella, T. (2023, June 28). Woman dies after stepping on fire ants at her Georgia home. Retrieved June 16, 2025, from The Washington Post website: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2023/06/28/fire-ants-death-georgia-woman-weed/
[2] Dumas, D. (2025, March 24). Fire ant sting hospitalisations surge post-Cyclone Alfred as reports of first pet death also emerge. Retrieved June 16, 2025, from the Guardian website: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mar/24/queensland-fire-ant-sting-hospitalisations-cyclone-alfred
[3] Roberts, D. (2023, December 8). Fire ants are on the march. Here’s what happens when they sting. Retrieved June 16, 2025, from The Conversation website: https://theconversation.com/fire-ants-are-on-the-march-heres-what-happens-when-they-sting-218908
[4] Fire Ant Allergy | AAAAI. (2025). Retrieved June 15, 2025, from Aaaai.org website: https://www.aaaai.org/tools-for-the-public/conditions-library/allergies/fire-ant-allergy
[5] Fire Ant Stings – Ant Pests. (2020). Retrieved June 16, 2025, from Extension.org website: https://ant-pests.extension.org/fire-ant-stings/
[6] Lopez, D. J., Winkel, K. D., Wanandy, T., Nunen, S. van, Perrett, K. P., & Lowe, A. J. (2024). The Human Health Impacts of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Context: A Narrative Review. Tropica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9(4), 69–69. https://doi.org/10.3390/tropicalmed9040069
?[7]Fire Ants - Fort Smith National Historic Site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24). Retrieved June 15, 2025, from Nps.gov website: https://www.nps.gov/fosm/learn/nature/fire-ants.htm
[8] Insect Allergy. (2024, June 6). Retrieved June 15, 2025, from Asthma & Allergy Foundation of America website: https://aafa.org/allergies/types-of-allergies/insect-allergy/
[9] ?Nichols, J. (2025, March 21). Self-treatment model criticised as fire ant attacks “explode” in Queensland’s suppression zone. Retrieved June 16, 2025, from Abc.net.au website: https://www.abc.net.au/news/rural/2025-03-22/fire-ant-treatment-service-bites-attacks-invasive-species/105082576
[10] ?AcqMarketing. (2024, January 3). Gregory Pest Solutions. Retrieved June 15, 2025, from Gregory Pest Solutions - Pest Control and Extermination Services website: https://smarterpestcontrol.com/blog/fire-ants-fun-facts/
將“把科學(xué)帶回家”
不錯過每條有趣科學(xué)推文!
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xué)帶回家”所有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zhuǎn)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quán)歸版權(quán)所有人所有,因此產(chǎn)生相關(guān)后果,由版權(quán)所有人、原始發(fā)布者和內(nèi)容提供者承擔(dān),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關(guān)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