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快40歲了。
可一張合照流出,評論區(qū)依舊是一片驚訝:這不是個孩子嗎?
當年演《家有兒女》時,他19歲。如今過去將近二十年,模樣卻幾乎沒什么變化。
臉還是那張稚氣的娃娃臉,身高也還停在原地。他就是侯祥,一個看起來像孩子,卻早已步入中年的男人。
真正讓人議論紛紛的,是他和妻子的合照。照片里兩人笑得燦爛,卻被一些人看作“母子同框”。
可這段婚姻,真只是“看起來”的樣子嗎?
9歲之前,一切正常
侯祥出生于1985年,北京人。小時候身體弱,剛出生時還不到三斤,住了好幾天保溫箱。父母滿心緊張,日夜守著,生怕這個小小的生命出點什么意外。
幸運的是,他漸漸長壯了些。九歲那年,他的身高已經到了一米五八,比同齡孩子還要高一點。親戚鄰居都夸,這孩子長得快,將來準是個高個。
誰也沒想到,就從那年開始,侯祥的個頭就像停住了。不再長,也不變聲,連模樣都像是定格了。
一開始父母還抱著希望,以為是晚發(fā)育。可醫(yī)院檢查完之后,醫(yī)生只輕輕嘆了口氣,說這是骨骼提前閉合,身體可能就此停滯。
那天北京的風特別大,侯祥沒說話,母親卻在回家的路上一言不發(fā)地掉眼淚。
從被笑到被看見
初中時,侯祥慢慢學會了躲著人群。
別的男孩越長越高,他卻好像被落下了。上體育課他不愿站隊,拍畢業(yè)照總站最前一排。有時人家一不小心就冒出一句“你怎么還沒長?”他只能低頭苦笑。
那時候,他特別怕照鏡子,怕看見自己和別人越來越不像。
但班里有個女生,趙寅,從來沒笑過他。她對他就像對其他同學一樣,有說有笑。他一直記得那個細節(jié)。
長大后,他考進了藝術學校。或許是因為小時候太壓抑,他反倒更自在地沉浸在角色里。演調皮的學生、演天真的孩子,他演得自然,也真誠。
18歲那年,侯祥進了《非常小院》劇組。導演看了看他,問:“這孩子多大?”工作人員回:“18了。”導演愣住了。
第二年,他演了《家有兒女》里的黃飛鴻。觀眾一見就笑,說這孩子演得真逗。其實,那年他已經快20歲了。
從那之后,侯祥接到的角色,幾乎都是孩子。導演們一看他的長相就說:“來,演小學生。”
他不是沒想過演點別的,可是每次試鏡,對方總說:“你這形象,觀眾接受不了。”
他也猶豫過。夜里對著鏡子,心里發(fā)問:是不是這輩子就只能演這些角色了?
愛情,是遲到的禮物
趙寅的名字,侯祥從沒忘過。
直到有一次同學聚會,他們又碰上了。她笑著說:“你還是沒變。”那一刻,他突然有種從過去走回現在的感覺。
聚會后沒幾天,侯祥鼓起勇氣加了她微信。再后來,聊天變成約會,約會變成感情。2013年,他們結婚了。
婚禮那天,他的手一直抖,激動也緊張。侯祥想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女孩當年沒有躲開自己,現在依舊選擇站在他身邊。
婚紗照一發(fā)出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有說像“母子”的,有說她圖他的,有人說這對太奇怪了。
侯祥心里難受,可更多的是心疼趙寅。他知道,趙寅承受的遠不止這些話。
可她從沒抱怨過什么。她說:“咱們的日子,是咱們自己在過,聽他們干嘛。”
角色不大,努力不小
這么多年,侯祥一直都沒離開演藝圈。他演過《闖關東》里的小金粒,也演過《紅樓夢》里的賈環(huán),還參加過綜藝和電視劇試鏡。
有觀眾記得他的樣子,卻總想不起他的名字。但他從不介意。只要戲份好,他就接;只要角色有意思,他就演。
侯祥不奢求大紅大紫,也不排斥小角色。他知道,自己適合什么,也清楚,哪怕只能演孩子,他也要演得扎實。
隨著年紀漸長,他的臉還是沒變太多,可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早就成熟得不能再成熟了。
不管別人怎么說,日子他是認真在過的。
結尾
侯祥如今依舊活躍在演員這條路上,不算熱鬧,也不算寂寞。他的生活平穩(wěn)溫暖,身邊有個愛他的妻子,工作能讓他踏實生活。
有人說他像個“被困在童年”的人,可事實并非如此。
他靠著這副身體,走了這么遠;靠著那點倔勁兒,守住了婚姻、站穩(wěn)了舞臺。
他沒有大張旗鼓或者刻意證明,只是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活成了自己最踏實的模樣。
別人的定義從來都不重要。他沒被改變,也沒被打倒。反而活得坦然,活得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