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不用治,等著就能自愈?這想法真的靠譜嗎?
中醫認為,帕金森的發展是漸進過程。初期氣血運行不暢,很多人選擇忍耐。
但隨著時間推移,氣血長期淤堵,臟腑失養,功能衰退,病情愈發嚴重。
如何判斷病情?中醫通過望面色、察舌苔、切脈象,了解病情輕重。
從中醫理論看,帕金森從氣血不暢到臟腑衰退,都源于體內平衡失調,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正文:
氣血不暢僅僅是個開始
帕金森病初期癥狀隱匿。患者走路時動作遲緩。這些變化常被當作正常衰老,未引起重視。
中醫認為,這些是氣血不暢的表現。氣血是人體運行基礎,一旦受阻,臟腑經絡失養。即便正氣尚可,隱患已存。
《黃帝內經》言 “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帕金森病氣血不暢時,氣血通道受阻,陰陽失衡。氣陽血陰,氣血不暢則陽氣不溫、陰氣不濡,經絡傳導減弱。肢體缺氣血滋養,出現震顫、遲緩,若不糾正,會加重臟腑損傷,加速病情惡化。
臟腑虛損,病情將陷入惡性循環
帕金森病發展到臟腑虛損階段,局面會變得極為棘手。
從中醫臟腑理論分析,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會讓肢體得不到滋養,僵硬、震顫癥狀愈發嚴重,甚至難以正常起身、行走;脾胃虛弱致使運化功能失常,患者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營養吸收不足,正氣進一步被削弱。
各臟腑間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脾虛影響生血,導致血虛加劇氣血不暢;而氣血不足又反過來加重肝腎虧虛,促使病情不斷惡化。
所以,帕金森能自愈?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
氣血瘀滯如同河道斷流,臟腑虛損恰似大廈根基松動,身體自顧不暇,哪有能力逆轉病勢?
帕金森絕非偶感小疾,隨著時間推移,氣血瘀堵更甚,臟腑虛損加劇,病情也會愈發嚴重。
唯有及時介入治療,疏通氣血、調養臟腑,才能打破病情惡化的困局。
那該怎么辦?
中醫給出的答案是 “疏通、祛邪、固本” 三位一體的綜合療法。
疏通經絡是關鍵
絲瓜絡、路路通等中藥材,能夠深入疏通細微脈絡,逐步清除氣血運行障礙,保障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
祛寒濕與補陽氣需雙管齊下
獨活寄生湯可有效驅散體內寒氣、化解濕濁;五苓散能促進水濕代謝。金匱腎氣丸則適用于腎陽不足,能夠溫補腎陽,推動氣血生成。
可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得依據個人體質,看面色、察精神,靈活調整用藥。
反過來說,如果放任不管,等著自愈,可能會怎樣?經絡越堵,寒濕越盛,氣血越虛,身體機能只會不斷衰退。
體弱正氣不足,邪侵難以抵御,更別指望不藥而愈。
最后:
帕金森病絕不是能自愈的疾病。
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束手無策。中醫講究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以平肝熄風、化痰通絡之法,配伍天麻、鉤藤、半夏等藥材,既能緩解震顫僵直的標癥,又能通過滋補肝腎、調和氣血的膏方,從根源處培補元氣。再配合針灸疏通經絡,導引吐納調養氣機,三管齊下,方能扭轉病勢。
因此,當身邊有人確診帕金森病,請摒棄 “自愈” 錯誤觀念,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唯有醫患攜手,以中藥為刃,以針艾為盾,方能打破疾病禁錮,讓患者重拾希望與尊嚴,勇敢對抗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