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此次以伊戰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國際社會幾乎沒有什么反對的聲音。
美國自不必說,堅決支持。一向對以色列頗有微詞的歐洲也一反常態,支持以色列對伊朗的打擊。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伊朗在加劇國際緊張局勢方面負有重大責任,以色列使用武力是正當的。他甚至暗示可能派遣法國軍隊。德國總理梅爾茨說,以色列正在為所有其它國家做“不討好的工作”,我對以色列有勇氣這樣做抱有最大的敬意。
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世界,出于同宗教的面子,不得不發出對以色列的譴責,其實心里可能正偷著樂呢。就連伊朗傳統盟友如俄羅斯,除了呼吁停火、和談之類的老生常談,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具體舉措了。伊朗的幾個馬仔如胡塞武裝、真主黨、哈馬斯,倒是真心實意支持伊朗,可惜這幾個家伙自身都難保,沒人搭理他們。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F象?
答案只有一個:核。
川普說得很明確:“很簡單,伊朗不能擁有核武。破壞力太大了。而且他們會使用它?!彼€說,他不尋求戰爭,但如果需要在戰爭和伊朗擁有核武之間做出選擇,就得做必須做的事。
內塔尼亞胡寫道,“我們不會讓世界上最危險的政權獲得世界上最危險的武器。”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校園內,有一個特別的時鐘。這個時鐘只有鐘擺,沒有任何機械結構,全靠人力撥動。而整個表盤上,也只有左上方15分鐘的區域有刻度——也就是接近12點的地方。
這個簡單的時鐘,卻有一個讓人心頭一凜的名字—“世界末日鐘”。
在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后,那些參與研制的美國科學家,加上17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創辦了《原子科學家公報》雜志,用來推動核能為世界和平服務。1947年,這本雜志的創辦者們設立了這樣一個時鐘,并將初始指針放在了11點53分的位置—一旦指針指向12點,那就意味著核戰爆發,人類毀滅。
在過去的70多年里,根據世界形勢的變化,“世界末日鐘”曾多次被撥動。指針被調撥到離12點最遠的一次,是1991年的11點43分。那是因為在那一年,美蘇兩國簽訂了首輪削減戰略核武器的協議。2020年1月23日,“世界末日鐘”的指針被撥到了離午夜只有100秒的位置—這是有史以來最接近“人類毀滅”的時刻。
這其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人類自己親手發明了核武器,然后又心驚膽戰地時刻提醒自己,這個東西將隨時毀滅人類文明。
但是,最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擔心絕不是多余的。
回顧核武器的發展史:
1945年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
1945年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在日本長崎爆炸。
194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1952年10月3日,英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1960年2月13日,法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人類開始進入核時代。
“曼哈頓計劃”首席科學家和技術總顧問奧本海默,在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之后,陷入了驚慌失措。對他而言,他無法承受那種印度梵文詩里描寫的感覺:“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毀滅者?!眲e人稱他為“原子彈之父”,但他作為美國代表團成員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宣稱:“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而作為原子彈研究奠基人之一的愛因斯坦后來非常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牽頭給羅斯福寫了一封敦促美國加緊研發原子彈的信。
后悔沒有用,因為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人類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控這個魔鬼。
根據二戰后的世界格局和實力對比,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合法擁有核武器,其他國家一律不得研究、開發核武器,這是歷史形成的。二戰結束,五大國作為戰勝國,為戰勝法西斯付出了巨大代價,有義務、有責任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建立國際社會新秩序的歷史使命。這就好比有人鬧事,挑起混亂,總得有人出來平息混亂,做警察。既然是警察,當然就得佩戴警棍、手槍。如果有人說,他們警察有槍,現在講人人平等,我們也要配槍,那豈不是天下大亂。五大國就是世界警察,核武器就是世界警察手中的手槍、警棍。別的國家想擁有核武器,就和普通人想擁有手槍一樣荒謬。
說白了,五大國擁有核武器,可以形成恐怖平衡,核武器在手里只是一種威懾手段,基本不會使用。同時,五大國制定了一系列條約或規則,約束核競賽的升級,防止核武器的擴散。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問題在于,這套控制核武器的機制正在失效,擁核國家不斷增加。1974年,印度首次核試驗。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相繼進行核試驗,公開成為核國家;2006年,朝鮮首次核試驗。而這當中,有的明顯屬于情緒型國家。2025年IAEA報告指出,全球40多個國家具備研制核武器的潛力,其中一些國家已經處于“核門檻國家”的位置。
現在的伊朗就屬于“核門檻國家”。
如果伊朗一旦成功擁有核武器,必將刺激以色列、埃及、土耳其、沙特等國研發核武器。而穆斯林國家的極端氣質和中東亂局,必將導致核武器的極大擴張,就是引發核大戰也未必不可能。
所以,必須制止伊朗擁有核武器。
伊朗現政權的官員和辯護者稱,如果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沒有被以色列剝奪核計劃,如果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沒有自愿放棄核計劃,那么這兩個人如今仍健在,而且還在繼續執政。
必須承認,在某種程度上,伊朗的抱怨有合理性。但有一點也不得不承認,是伊朗的所作所為,讓國家社會對其警惕性太高,也太敏感,被劃歸“不負責任國家”的行列。因此,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幾乎就成了全世界的共識。就好比一個人想當警察,必須自身清白,沒什么犯罪記錄,能通過政審關。那些有歷史問題的人,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當的。所以,日本、德國不允許擁有軍隊,沒有集體自衛權;伊拉克由于入侵科威特,別說核武器了,就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不能擁有。這既是對過去所犯錯誤、罪行的追加性懲罰,也是對其未來可能實施犯罪的一種提前預防,不能說是歧視。伊朗事,亦可如此觀。
要么伊朗將被剝奪核能力,從而加強核不擴散事業,并強調不負責任的國家不應被允許擁有核武器;要么伊朗將促使數十個國家用核武器武裝自己,導致核進一步擴散。所以,如果成功遏制伊朗的核軍事能力,那么就會體現一個合理的原則:那些不通過追求核武器來暴力威脅他國,從而激起文明社會敵意的政府,比那些試圖發展核武器的政府擁有更大的生存機會。
這算是人類在核武器碎片化的叢林時代最后一點努力吧,希望能起到一點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