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13日報道,烏克蘭沖突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在一項完全由機器人部隊執行的任務中,俄軍作戰人員首次在沒有人類步兵直接干預的情況下被俘。甚至押送俘虜的也是無人系統,無需烏軍士兵踏足戰場。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里程碑:一場機器俘虜戰俘的現代戰爭。
7月9日,烏克蘭第3獨立突擊旅通過“電報”軟件發布消息稱,在哈爾科夫地區,他們首次成功地僅憑無人機和自殺式地面作戰平臺,迫使俄軍士兵向無人裝備投降。該通報稱:“歷史上第一次,俄軍士兵在純粹由機器人系統發起的進攻中投降。”
一只帶有軍事功能的機器狗(法新社資料圖片)
這支機器人部隊部署了裝載炸藥的地面車輛,并攻擊俄軍的堅固陣地。
在摧毀數個掩體后,其中一臺地面機器人系統靠近了一個部分坍塌的庇護所,迫使俄軍士兵主動投降,以避免即將發生的爆炸。第3獨立突擊旅說:“當接下來的一臺系統靠近一個被摧毀的掩體時,敵人為了避免爆炸,宣布投降。”
在沒有人類直接干預的情況下,幸存的俄軍士兵隨后在多旋翼無人機的押送下到達烏軍防線,并按照軍事規程被收押為戰俘。
第3獨立突擊旅表示,該地區的俄軍陣地此前已成功抵抗兩輪由人類部隊發動的進攻。無人系統的使用使得烏軍得以控制這些陣地及鄰近的戰略目標。
有智庫指出,雖然烏克蘭已普遍使用無人艇和低成本的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但這次行動標志著技術化戰爭達到了一個新的復雜程度。
該智庫稱:“機器人實施的俘獲行動加強了烏克蘭基于技術的非對稱戰爭策略。這種方式能減少傷亡,以及不費一槍一彈就迫使敵軍后撤。”
這一進展還揭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法律真空。《日內瓦公約》并未規定如何對待被自主系統俘虜的戰俘,這造成了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并引發了關于機器在武裝沖突中角色的新討論。
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國防專家正在分析此類案例,以盡快將自主系統納入地面作戰理論。
延伸閱讀
近期,俄烏前線依舊保持高強度對抗的膠著態勢。當地時間7月3日,烏克蘭敖德薩市市長表示,敖德薩市再次遭到俄羅斯導彈襲擊,致6人傷亡。同日,俄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透露,俄海軍副總司令古德科夫在庫爾斯克州執行任務時與另幾名軍官遇襲身亡。
7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進行了近3年來的首次通話。兩國領導人在重點討論中東局勢的同時,也談及了烏克蘭局勢。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日表示,雙方領導人圍繞局勢詳細交換了意見,對彼此協調立場而言,這是一次非常好的契機。不過,佩斯科夫也表示,馬克龍未釋放愿就當前局勢下烏克蘭和平問題展開討論的信號,雙方也未談及線下會面。
俄烏前線依舊保持高強度對抗的膠著態勢
對此,有分析指出,這次通話確實可以視作歐洲對俄政策調整的一個信號,但復雜的戰場形勢和多方博弈之下,就此判斷烏克蘭危機將接近尾聲還為時尚早。
不確定的對烏軍援
當地時間6月30日,盧甘斯克地區的實際領導人帕謝奇尼克宣布,俄羅斯軍隊已100%控制了該地區,但俄羅斯國防部并未證實該消息的準確性。不過,俄軍在烏東頓巴斯地區的確在加強攻勢。據烏克蘭方面的消息稱,俄軍在頓涅茨克聚集了11萬兵力,意圖從三面向該地區重鎮“紅軍村”(烏稱“波克羅夫斯克”)發起攻擊。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紅軍村”一線被視為頓涅茨克西部的最后防線,且是烏軍在頓涅茨克地區的后勤補給和交通樞紐,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另據俄國防部消息,俄軍的前鋒部隊已越過頓涅茨克州,抵近相鄰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雙方均有消息顯示,兩軍正在該州邊界地區展開戰斗。
據烏克蘭方面2日消息,俄軍試圖突破頓涅茨克州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行政邊界。盡管俄軍多次發動由步兵和突擊隊組成的突襲,但未能實現這一目標。
俄國防部2日發布戰況消息稱,過去一天,俄軍打擊了烏克蘭軍工企業等。俄軍防空系統攔截了7枚烏軍防空炸彈,并擊落了131架無人機。烏克蘭國家安全局3日表示,該局2日晚使用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軍隊位于頓涅茨克地區哈爾齊斯克附近的彈藥庫。
就在俄烏雙方在烏東地區激戰之際,卻不想美國的軍事援助出現了問題。1日,美國白宮和國防部證實叫停了原本計劃向烏克蘭提供的部分軍事援助,主要是防空導彈和其他一些武器。對此,白宮發言人表示,在五角大樓對美國軍事援助進行評估后,“作出這一決定是為了將美國利益放在首位”。據悉,這些裝備將轉用于補充美國國防部的庫存。對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日表示,兩國正在進行工作層面的對話,商討武器供應問題,同時也在準備新的協議,準備同其他國家聯合制造武器。在此前一周的北約峰會上,特朗普曾表示,將會考慮向烏克蘭出售“愛國者”防空導彈。
關于俄烏第三輪談判,俄羅斯方面1日表示,正與烏克蘭就第三輪談判的具體舉行時間展開磋商。佩斯科夫表示,當前很難談論加快俄烏談判進程的可能性。同時,俄羅斯強烈譴責基輔政權襲擊俄城市,俄方愿以政治手段實現烏克蘭局勢相關目標。
不穩定的南高加索
就在俄烏戰場局勢發生變化之際,俄羅斯與周邊的阿塞拜疆也在經歷新一波的關系危機。短短數天內,兩國關系迅速轉冷。
此次危機的導火索始于6月27日俄內務部門的一次搜捕行動。當天,葉卡捷琳堡的內務部門在調查一起陳年舊案時,逮捕了50余名當地的阿塞拜疆裔移民,但有2人在此過程中意外死亡。事發后,阿塞拜疆方面對此事件反應異常激烈,除了通過外交渠道表達不滿外,更是一度封鎖了俄衛星通訊社阿塞拜疆分社辦公室,最終逮捕了包括分社社長和總編輯在內的共8名員工,這些被捕人員隨即被判處4個月監禁。
烏克蘭遭襲擊畫面
俄阿雙方由此開始了一連串的隔空交鋒。7月1日,俄羅斯外交部召見阿塞拜疆駐俄大使,對阿的做法表示抗議并發出照會。次日,阿塞拜疆外交部也召見了俄羅斯駐阿大使表達立場,并沒有回應俄羅斯駐阿使館進行同被捕人員進行領事探視的照會。同時,俄羅斯使館方面消息稱,他們在一天之內接到大量在阿的俄羅斯公民報告,稱阿塞拜疆內務部門突然開始大范圍檢查俄公民證件。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俄阿關系緊張之際,澤連斯基卻在7月1日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通了電話。澤連斯基在通話中對阿塞拜疆表達了聲援,并討論了能源和人文領域合作。
部分俄羅斯分析人士擔憂,如果此輪俄阿關系處理不善,南高加索地區可能會成為俄周邊新的不穩定因素。
截至目前,盡管雙方關系緊張,但仍在保持溝通。佩斯科夫2日表示,俄羅斯調查委員會主席巴斯特雷金目前正在與阿塞拜疆總檢察長就案情進行溝通。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天也表示,俄阿是戰略盟友關系,但有的勢力卻對這樣的關系感到不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