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星空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在國產芯片崛起的大背景下,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作為國內空間定位服務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也開啟了沖刺IPO之路。
6月12日,華大北斗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招銀國際與平安證券(香港)擔任聯席保薦人。
華大北斗一方面手握美團單車、哈啰單車及滴滴青桔單車等客戶訂單,同時也服務于上汽、比亞迪等知名汽車制造商;另外一方面又曾獲得過比亞迪、云鋒基金、CPE源峰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
但招股書也揭開了華大北斗的另一面:七成營收依賴低毛利產品,毛利率持續下滑且跌破10%、流動負債激增、三年累計虧損5.23億元等,都將是華大北斗未來需要直面的經營挑戰。
1、美團、哈啰單車是客戶,獲比亞迪、云鋒基金投資
華大北斗的故事始于“國家隊”的基因重組,其前身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中電華大科技的附屬公司華大電子的導航芯片業務部門。
2016年11月,中電華大科技預期導航芯片業務的研發投入較大,且公司想要聚焦于自身的智能卡及安全芯片設計業務,于是選擇將其導航芯片業務出售。
同年12月,中電光谷(深圳)、深圳安鵬、寧波波導、上海上汽創業投資、上海尚頎等7名創始股東成立了華大北斗,并在2017年3月以1億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中電華大科技的導航芯片業務。
如今,華大北斗的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裁孫中亮,曾任職華大電子的副總經理及導航業務總經理。更早之前,他還曾在同方股份任職過。
華大北斗的CEO是鹿偉,他在2013年到2023年曾在深圳中電港工作,最后職位是螢火工場的總經理。2023年,鹿偉加入華大北斗擔任CEO一職。
公司的首席運營官王勇來自華為,于2005年到2019年在華為任職,主要從事提供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及智能終端,最后職位是智能計算產品運營主管。
2019年,王勇從華為離職后加入華大北斗,歷任項目管理主任、營運部主管,2025年5月剛剛晉升為首席運營官。
目前,華大北斗已經是美團單車、哈啰單車以及滴滴青桔單車的導航芯片的供應商。
(圖 / 華大北斗官網)
上市前,華大北斗獲得過多輪融資,不僅有知名投資機構,還有上市公司。
具體來看,其投資方包括比亞迪、云鋒基金、CPE源峰、TCL科技、中電港、廣和通、招銀國際、民航股權投資基金、江鈴汽車、博世創投、中電中金基金、沃肯資本、上海東熙、國開金融等。
但該公司目前并沒有控股股東,上市前,中電光谷(深圳)持股9.224%、招銀國際通過蘇州招贏云騰持股7.052%、深圳鼎信持股7.236%、CPE源峰通過天津九天樹和杭州泓聿合計持股8.336%、寧波波導持股4.635%、比亞迪與其員工跟投平臺嘉興創啟開盈合計持股4.168%等。
(圖 / 招股書)
獲得融資時,華大北斗曾向投資人授予了特殊權利,如贖回權、優先購買權、反攤薄權等,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合共持有該公司權益總額約63.48%的38名投資者擁有若干特殊權利。
其中對于投資者擁有贖回權,華大北斗在2021年11月進行改制時,經各方同意終止了公司的回購責任,這些責任轉讓給了雇員持股平臺并由其承擔,并且華大北斗的回購責任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會再恢復。
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的多個雇員持股平臺均由北斗啟航公司管理,而北斗啟航公司則由孫中亮持有99%的股權。
投資者要求雇員持股平臺觸發贖回的條件包括華大北斗在2025年6月6日前未能完成合資格的IPO、孫中亮離開公司或其他重大法律違規等。
通過以上操作,華大北斗公司徹底剝離了對賭風險,而雇員持股平臺以及孫中亮個人的對賭風險則大幅上升。
此外,華大北斗還曾計劃在A股上市,并在2022年10月和2023年7月兩次向證監會深圳監管局輔導備案。但此后考慮到宏觀政策及自身融資策略,他們自愿終止了A股上市計劃。
2、7成營收來自低毛利業務,3年累計虧損超5億元
目前,華大北斗主要有兩大業務,其中一個是GNSS芯片、模組及相關解決方案業務(以下簡稱“GNSS芯片業務”),GNSS是能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的統稱;
另外一個是綜合芯片及模組業務,這項業務是華大北斗作為第三方制造商的授權分銷商,銷售第三方制造商的通信和存儲器產品。
其營收按業務劃分,GNSS芯片業務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為1.93億元、1.67億元和2.38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27.7%、26%和28.3%。綜合芯片及模組業務的營收分別為5.05億元、4.78億元和6.02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72.3%、74%和71.7%。
關鍵是華大北斗綜合芯片及模組業務的毛利率很低,報告期內分別只有2.8%、3.1%和2.8%。說明該公司有超過7成的營收來自低毛利的分銷業務。
(圖 / 招股書)
而代表其自主技術實力的GNSS芯片業務,在報告期內貢獻的營收占比不到3成,盡管這項業務的毛利率分別有36%、31.7%和27.3%,但也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因此,這也影響了公司整體毛利率的下滑,報告期內分別為12%、10.5%及9.8%,2024年的整體毛利率已經跌破10%。
值得注意的是,華大北斗過去3年的研發成本并不低,且逐年增長,分別為1.03億元、1.1億元和1.1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4.7%、17%、14.1%。3年研發投入累計高達3.31億元,技術業務毛利率卻不升反降,也顯示出該公司在高端芯片商業化進程中仍面臨挑戰。
報告期內,華大北斗的總營收分別為6.98億元、6.45億元和8.4億元。同期的毛利分別為8368.5萬元、6791.9萬元及8196.7萬元。
華大北斗2023年的營收下滑,原因是GNSS芯片業務受半導體行業低迷及政府基建項目減少影響;同期的綜合芯片及模組業務也遇到存儲芯片行業周期下行導致售價降低。
至于2024年營收又同比增長30.2%,原因是2024年下游消費電子、交通及相關監測解決方案及智慧水利解決方案客戶需求增長。也是從2024年開始,華大北斗開始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
同期的綜合芯片及模組業務營收也有所增長,原因是行業周期進入上行,且華大北斗與更多制造商開始合作拓展業務。
過去3年,華大北斗的營收雖有起伏,但盈虧狀態穩定,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年內虧損分別為9261.2萬元、2.89億元和1.41億元,3年內累計虧損約為5.23億元。經調整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約為8607萬元、2.74億元和1.2億元。
(圖 / 招股書)
報告期內,華大北斗的大客戶也有變動。
2022年,客戶A是第一大客戶,貢獻了華大北斗12.5%的營收。但這家公司在2023年未進入前五大客戶行列,2024年又以7.6%的營收貢獻排在第三大客戶位置。
2022年,第四大客戶C和第五大客戶D在2023年和2024年也未進入前五大客戶行列。
顯然,華大北斗需要增加與大客戶合作的穩定性,確保公司業務的穩健發展。
3、曾經降價應對激烈競爭,流動負債逐年增長
2023年,全球GNSS空間定位服務的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中國北斗空間定位服務的市場規模也有4857億元。
不過,華大北斗的行業地位并不算太高,灼識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按GNSS芯片及模組出貨量計,華大北斗在全球GNSS空間定位服務提供商中位居第6,在所有中國內地公司中位居第二,全球市場份額為4.8%,行業第一名的市場份額為17.8%,差距明顯。
(圖 / 招股書)
按雙頻高精度射頻基帶一體化GNSS定位芯片及模組出貨量計,該公司在全球GNSS定位空間服務提供商中位居第4,在中國內地公司中位居第一,全球市場份額為10.5%。行業第一名的市場份額為32.3%。
報告期內,華大北斗面臨的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為此2022年和2023年,該公司還曾在芯片及模組產品的售價方面向主要客戶提供價格折扣。
通過降價的形式獲得主要客戶的訂單,這樣的方式也凸顯出華大北斗在產品定價權上的被動性與行業話語權的缺失。
「創業最前線」注意到,華大北斗自身的財務狀況也需格外注意。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華大北斗的流動負債總額激增,分別約為1.37億元、1.68億元和2.56億元。
各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逐年減少,分別約為8.31億元、7.13億元和5.72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連續3年為負,分別為-7967.8萬元、-1.07億元和-1.41億元。
此外,同期的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分別約為2.38億元、2.45億元和3.53億元。
(圖 / 招股書)
華大北斗過去3年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逐年降低。其中,流動比率從2022年的8.5降至2024年的3.9;速動比率從2022年的7.8降至2024年的3.6。
(圖 / 招股書)
這些數據說明華大北斗償債壓力加大,且在日常經營中存在入不敷出的情況,需要靠消耗現金儲備、融資等方式維持經營。此外,他們還可能面臨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產生的信貸風險。
華大北斗的這些財務信號若不改善,也可能會從資金鏈、經營穩定性等方面,制約公司沖刺IPO進程及后續可持續發展。
隨著華大北斗在共享單車領域對美團單車、哈啰單車、滴滴青桔三大品牌的覆蓋,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華大北斗應用于共享單車行業的GNSS芯片銷量突破1500萬片,占北斗高精度共享單車市場總量的90%以上。
未來,華大北斗還需要拓展更多行業,尋找市場增量。
華大北斗在招股書中表示,他們計劃在與在智能駕駛、低空經濟應用等新興應用領域具有競爭力的優勢成立合營企業,也不排除會采取收購或投資技術解決方案公司、半導體公司等舉措。
在一個市場規模足夠大,競爭較為激烈的行業中,華大北斗未來需要提高其研發的商業轉化率,積極調整公司業務結構,將業務重心需向高附加值產品傾斜,降低低毛利率業務占比。
同時,華大北斗還需要掌握更多定價話語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爭取早日實現扭虧為盈。
未來,華大北斗能否成功登陸港交所,「創業最前線」也會持續關注。
*注:文中題圖來自華大北斗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