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閱夜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誰能想到,一包小小的魔芋爽,雖然只有15克,卻誕生于30多萬平方米的智能現代化工廠。近日,當40家媒體走進衛龍位于河南漯河的衛龍美味杏林工廠,見證衛龍明星大單品魔芋爽的誕生全流程,這個國民零食品牌對品質近乎偏執的追求,被具象化地呈現出來。
長達一小時的實地探訪中,外界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衛龍并非只是一個以辣條起家的“網紅品牌”,而是一個在全鏈路數智化、高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上走在行業前列的現代化制造企業。
10級GMP潔凈車間、高于國家標準的原料篩選體系、整合AI視覺技術的智能化質檢系統……這些過去只存在于高端制造業的概念,如今已在衛龍的生產線上落地生根。
尤其是大家走到魔芋爽生產區域,一面食品安全責任墻映入眼簾時,衛龍所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衛龍標準”,早已重新定義了中國休閑食品行業的質量門檻和發展方向。
1、讓“衛龍標準”成為行業最高標準
一包魔芋爽,到底需要多少道工序?又需要怎樣的品控標準?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品質的極致追求?
在衛龍杏林工廠的參觀過程中,這個問題的答案隨之揭曉:從原料到成品,魔芋爽就需要經過24道精密工序。
整體過程從全自動供粉系統開始,魔芋粉等原料通過全自動供粉系統進入溶脹罐里吸水膨脹,再經過管道擠壓和高速切花機切花形成素毛肚。隨后,素毛肚會經過浸泡,會經歷零下22度持續的急凍處理,以及高溫蒸煮,形成蜂窩狀結構,帶來更加Q彈、脆爽的口感。緊接著,素毛肚將在模擬手工按摩的自動化設備中,充分吸收由花椒、八角等20余種香辛料熬制成的秘制調味汁,最終形成麻、辣、鮮、爽的獨特風味。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在十萬級凈化車間的末端,這些半成品還需要完成一系列閉環檢測流程:自動真空包裝、92-95℃巴氏殺菌、冷水沖洗線清潔與空包剔除、X光異物檢測(甚至連小于0.8mm的異物都能被排查出來),最后還要經過48小時的微生物及理化指標等檢驗,全部檢驗合格后,這包魔芋爽才會正式走向市場。
這套看起來有條不紊的流程,正是衛龍多年積累下來的“全鏈條、全人員、全流程、全部門”參與的質量管理體系。
據介紹,衛龍CEO親自掛帥質量管理委員會主任,統籌制定質量戰略,推動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機制落地。委員則涵蓋研發、采購、生產等各模塊負責人,統籌制定質量戰略、提供資源支持、推動文化建設及管理評審,確保質量管控貫穿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產品生產、物流倉儲等企業運營全維度。從研發、采購到生產、物流,每一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標準和可追溯的系統支持。
可以說,“衛龍標準”不僅是一套嚴苛的質量控制體系,更是其在消費升級、監督趨嚴、競爭加劇背景下構建的堅實護城河。
2、零食行業變遷中,衛龍為何緊抓品質?
在中國,吃零食的習慣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雖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零食”概念,但類似糕點、點心之類的食品已經在兩餐之間起到了充饑和享受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社會的零食,不僅成為滿足人們口腹之欲的小食,更逐漸演變成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來,中國人對零食的需求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零食可能是用來填飽肚子或是偶爾的奢侈享受;而如今,它早已成為一種追求品質、健康與便捷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在Z世代崛起成為消費主力的當下,年輕群體對零食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好吃”,而是更注重健康、營養、安全與品牌理念的契合度。他們愿意為高品質買單,也傾向于選擇那些能夠傳遞健康理念、體現品牌態度的產品。
這種趨勢也倒逼整個休閑食品行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從“味道優化”轉向“健康與品質并重”,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
在這一輪變革中,衛龍美味展現出敏銳的洞察力和堅定的戰略定力。作為國民零食品牌,衛龍并沒有止步于辣條時代積累的用戶基礎和口碑,而是主動求變,持續升級產品結構、優化生產流程、強化品控體系,從而率先在市場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比如,在產品端,衛龍首創推出的魔芋爽,主打低熱量、高纖維,契合了當前年輕人對“零負擔飲食”的追求。同時,通過不斷優化配方、減少添加劑使用、提升原料品質等方式,真正讓“吃得放心”落到實處。
更重要的是,衛龍將“品質優化”上升為企業文化的核心。通過建立高層主導的質量管理機制、打造標準化作業流程、引入先進檢測技術等方式,將“品質”落實到每一個環節。
以原料采購為例,衛龍建立了嚴苛的原料與供應商管理體系。嚴選原料產地,如辣椒來自全國專業生產基地漯河臨潁縣的優質辣椒基地,香辛料花椒從甘肅武都直采,孜然從優質原產地新疆采購等。
同時,衛龍與中糧集團、益海嘉里、山東禹王等TOP級供應商簽訂長期協議,保障關鍵原料穩定供應;基于智能化SRM系統與SAP平臺,實現供應商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控,確保從源頭把控品質。
好的原料、嚴苛的標準,加上產品層面不斷創新迭代,衛龍美食的明星產品魔芋爽早已成為年輕一代的“解饞神器”。
同時,承接“衛龍不只是一種辣”的品牌戰略,衛龍美味持續上新,推出了麻辣小龍蝦味大面筋、麻辣牛肉風味親嘴燒以及麻醬魔芋爽等新品。其中,麻醬魔芋爽以芝麻醬替代紅油,實現“減辣不減味”,麻辣小龍蝦味辣條通過尖椒和花椒提鮮提麻,讓小龍蝦愛好者直呼“停不下來”。
三款新品所依仗的,正是衛龍對于消費浪潮的精準洞察、以用戶體驗為中心、以品質保障為重的研發和生產邏輯。
3、從制造到智造:新質生產力下的產業升級圖景
當一包魔芋爽的背后是30萬平方米智能工廠、24道精密工序、嚴于國標的原料篩選體系和貫穿全流程的數智化品控系統時,衛龍所呈現的,不再僅僅是一個零食品牌的升級,更是一個傳統產業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深刻變革。
過去,食品工業往往被視為勞動密集型、附加值低的傳統產業。但今天,在消費升級、技術迭代和監管趨嚴的多重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智能制造、數字管理、綠色生產的可能性。
衛龍正是這場變革中的先行者之一。過去數年間,衛龍通過全鏈路數智化改造、高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智能化檢測手段應用等方式,實現了從“制造”向“智造”的躍遷。
如杏林工廠里的衛龍魔芋產線,十年間已歷經了七代更迭。該產線通過顛覆性設計,將“溶脹—成型—調味—封裝”四大核心工序濃縮在1.6萬平方米的雙層立體空間中,較第六代產線占地面積縮減一半,產能卻實現翻倍,效率提升達80%。
衛龍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生產設備,實現“全過程、無縫隙、智能化”生產線,自動在線監測系統100%全檢替代人工抽檢,工業IOT、AI視覺系統、漏油和異物X光機、在線克重剔除秤,質檢不良品攔截率達到100%,效率提升40%。
同時,第七代生產線還配備了能耗動態監控平臺,對各點位能源使用情況進行精準調控,在實現低碳化生產的同時,也將ESG責任融入制造基因。
在此過程中,“衛龍模式”不僅成為企業自身的護城河,也為整個休閑食品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衛龍這套嚴苛的標準,正是中國制造業從“跟跑”走向“并跑”“領跑”的標志。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衛龍所做的,是中國制造的品質自信、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縮影。
未來,隨著健康消費理念的持續深化、Z世代成為主力消費人群以及全球供應鏈格局的變化,休閑食品行業還將面臨更多挑戰與機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有那些真正把品質刻進基因的企業,才能在新一輪競爭中站穩腳跟,并推動整個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4、寫在最后
衛龍的故事,不只是一個國民零食品牌的成長史,更是一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生動注腳。它告訴我們,哪怕是一包小小的零食,也可以承載大格局、體現硬實力。
在“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之下,像衛龍這樣敢于投入、勇于變革的企業,正成為中國制造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動力量。因為,它改變的不僅是消費者的日常選擇,更是在重塑整個產業的運行規則和發展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