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東坡超愛的荔枝
最近正大量上市
荔枝果肉晶瑩,口感清甜
讓人忍不住一顆接一顆
然而近日
話題#荔枝病#
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
01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不是傳染病,與吃荔枝有關,但不是所有吃荔枝的人都發病。
“荔枝病”也叫“低血糖急性腦炎綜合征”,是一種因空腹或過量食用荔枝引發的急性疾病,發病人群以4至11歲兒童、營養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居多,若未及時就醫,嚴重時可導致休克、不可逆的腦損傷、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不過,結合文獻資料,需同時滿足空腹+大量吃+未成熟荔枝這三個條件,并且是在出現嚴重的低血糖反應和暴發性腦病發作的情況下,才可能造成吃荔枝致死。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不用過于擔心。
02
荔枝那么甜
怎么還會導致低血糖?
“低血糖”?有人可能納悶,荔枝含糖量那么高,怎么還能引發“低血糖疾病”?
此“糖”非彼“糖”!
“荔枝病”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認可的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環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柳葉刀》雜志2017年發表的科學研究認為,這兩種物質能夠抑制葡萄糖的合成,進而顯著地降低血糖。這兩種物質在未成熟的荔枝及荔枝核中的含量明顯高于成熟果實。
荔枝本身含有大量葡萄糖、蔗糖與果糖,人體若一次性攝入太多,就容易刺激胰島素過量分泌,從而引發低血糖反應。尤其是空腹時,體內血糖水平本來就低,若多食荔枝,更是雪上加霜。
兒童因為體內激素調節能力尚未發育完全,滅活胰島素能力不足,且果糖酶含量也不夠高,所以更容易得“荔枝病”。
03
那怎么好好吃荔枝?
荔枝好吃但千萬不能一次性多吃,尤其兒童和體弱者要特別注意。那應該如何健康吃荔枝呢?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安全食用荔枝注意事項:
按照食品安全原則,食用前充分浸泡和清洗,去除荔枝殼表面的保鮮劑及農藥。
不要空腹食用荔枝,因為空腹時人體更容易吸收荔枝中的毒素。
要避免過量食用荔枝,成年人每天建議不超過300克(約10~15顆),兒童每天建議不超過100克(約5~6顆)。
避免食用未成熟的荔枝。
部分疾病患者慎食。患有扁桃體炎、咽喉炎、牙齦腫痛、潰瘍性結腸炎、便秘的病人都要避免進食鮮荔枝,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食用。
千萬別“日啖荔枝三百顆”,
“日啖荔枝三百克”就夠啦~
?信息來源:人民網科普
?編審:李麗娟 二審:劉坤 審核:陳宏云 張建新
?郵箱:wxxffd@163.com
看完別急著走哦~
給小編ZAN一個!
~歡迎留言~
主管單位: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肥東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