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癌
早期發現
90%可治愈
自救指南,請收好!
超過一半的患者確診胃腸癌時已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
但你知道嗎?要是能在早期揪出它們,治愈率可達90% !
為何如此兇險?胃腸是個“沉默殺手”!
胃腸器官“忍耐力”極強,早期癌變往往悄無聲息,毫無癥狀。等到出現便血、吃不下飯、莫名消瘦、腸梗阻等報警信號時,病情常常已進展到中晚期。
這些身體暗號
可能是胃腸在“喊救命”
胃/食管不對勁的信號
吃飯像吞刀片?吃固體食物總感覺“卡脖子”,哽哽噎噎的;反酸燒心吃藥也難緩解。
腹痛變了: 持續隱隱作痛,尤其夜里更明顯;嘔吐出隔夜甚至幾天前的食物。
體重像坐滑梯:突然討厭油膩,胃口差,3個月內體重無緣無故掉了5%以上(比如150斤的人掉7.5斤)。
腸子在“鬧脾氣”的信號
排便亂了:連續2周以上 腹瀉便秘交替、老覺得“沒拉干凈”。
便便“變形”:大便變細、像鉛筆;帶粘液或暗紅色膿血。
悄悄失血:體檢時大便潛血陽性,平時總頭暈、臉色發白、渾身沒勁
全身不對勁
找不出原因的極度疲勞、持續消瘦,摸到肚子有固定包塊或感覺長期脹痛。
劃重點:出現以上任一癥狀,特別是持續2周以上還未緩解的,請立即就醫!
這六類人
是胃腸癌的“重點目標”
不是危言聳聽,有些人天生就被胃腸癌“重點關照”。
年齡關:≥40歲(風險隨年齡飆升)。
家族史:爸媽、親兄弟姐妹得過胃腸癌,尤其是家里有遺傳性息肉病的。
老病號:幽門螺桿菌陽性、萎縮性胃炎、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
飲食不當:頓頓離不開咸菜、臘肉、香腸(鹽超標 + 加工肉,雙重暴擊),蔬菜粗糧一口不碰的。
壞習慣:抽煙抽了 20 年以上、每天白酒超過 2 兩、BMI≥28(胖到肚子圓滾滾)。
壓力山大:長期焦慮、抑郁,睡不好吃不下,情緒差會直接拖累胃腸修復能力。
中招的朋友別慌,但也別拖——趕緊拉到文末看 “自救指南”!
胃腸鏡
揪出早癌的“火眼金睛”
胃鏡怎么查?
普通人: 40歲起,每3-5年做1次。
高危人群:每年1次+查幽門螺桿菌(陽性必須規范根除)。
直接看胃黏膜,發現充血、糜爛、潰瘍、息肉、甚至早癌!可疑地方取點組織(活檢)就能確診。如果是早癌,內鏡下就能微創切除(ESD),不用開大刀!
腸鏡怎么查?
普通人:45歲起,每5-10年查一次,或者每年做個糞便潛血檢測(陽性馬上轉腸鏡)。
高危人群:切過腸息肉的,術后1-3年就得復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定期監測。
腸子里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2毫米的息肉難逃法眼,發現就能當場切掉。
破除兩個大誤區:
?“我年輕,不用查”?錯!現在30-40歲患者占了15%,別拿年齡賭命!
?“做CT/MRI就能代替胃腸鏡?”錯!CT/MRI看中晚期腫瘤還行,但對早期黏膜上的小病變,幾乎看不見!
預防有方
降低患胃腸癌風險
吃出健康胃腸
三減:鹽(<5g/日)、加工肉(<70g/日)、燙食(>65℃燙傷口腔食道黏膜)。
三增:膳食纖維(25g/日)、深色蔬果(西蘭花、藍莓等)、全谷物(燕麥、糙米等)。
好習慣:細嚼慢咽、三餐規律、睡前2小時別吃東西(讓胃休息)。
改掉壞習慣
馬上戒煙!嚴格限酒!(男≤25克/日酒精,女性≤15克/日酒精)。
動起來!保證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游泳、跳舞都行)。
管住體重!BMI控制在18.5-24.9,男士腰圍<90cm(約2尺7),女士<85cm(約2尺55)。
老毛病,不要拖成大問題
幽門螺桿菌陽性? 務必遵醫囑完成14天四聯療法,根治它!
發現息肉(尤其腺瘤性)?及時切除,它是癌變“種子”!
慢性胃炎/腸炎?定期復查胃鏡/腸鏡,監控黏膜變化!
別讓“沉默殺手”有機可乘,早防早治,才能“胃”來可期,“腸”享健康!
歡迎轉發點贊
文字 | 劉紅桂、譚風華
編輯 | 周思杏
審核 | 彭秋香
預約電話:58214922 危重癥轉診電話:58214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