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總是會展現出來一些東西,同時屏蔽另一些東西的。但不論怎樣屏蔽,我們依舊是可以從電影展現出來的內容當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影視本身帶有宣傳的作用,但是要理解這個作用的真正意義,就不得不結合一下時代背景去看。當一部影視作品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兩兩爭鋒的年代,那么影視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內容就需要商榷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妙不可言》是一部青春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凱斯的普通高中生因為喜歡上了?;?a target="_blank" >阿曼達而對其展開了追求。阿曼達恰好因為自己的富家男友太花心而與其分手。于是,凱斯在自己的死黨沃茨的幫助下,朝著阿曼達發起“進軍”。最終,凱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完成了跟阿曼達的約會,然而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真心喜歡的人是沃茨。
相信每一個看完本片的朋友不難聯想到香港在1994年有一部叫做《笑林小子》的喜劇片,兩不電影在設定上以及基本框架上是非常相似的。當然,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并不是后者對于本片的模仿,而是說在本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怎樣的邏輯設定,以及這種設定在冷戰時期的現實意義。
凱斯是一個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在他們的家里,父母親,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一幢獨立的別墅式的房子是標配。上班族父親一個人上班就可以養活一大家子人,要知道,凱斯他們家有三個孩子。為什么要介紹他們的家庭構成呢?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在八十年代,在全球范圍內,美國夢是主流,什么樣的夢才叫美國夢呢?
美國夢具體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房子,以及乘用車。美國在宣傳自己的美國夢的時候,總是會選用一個門口帶草坪的大房子來彰顯自己的家居環境優渥。這也是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普通人夢寐以求的;其次就是家庭結構,通常情況下一個家庭中只需要男主人一個人上班就可以滿足整個家庭的開銷,女主人可以安心的當家庭主婦,這是美國夢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重要的是工資條件以及家庭開銷可以非常契合;第三個點就是家庭成員,除了男女主人之外,一定會有幾個孩子以及一兩個寵物,孩子至少是兩個,這幾個孩子并不會因為自己的人數眾多而過的很一般,相反,家庭開銷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美國夢的最顯著特性在本片中的到了很好的宣揚,然而本片并不僅僅是對于優渥的物質條件的宣揚,而是對于片中的主人公所處的環境的一種肯定。凱斯是一個高中生,他的生活并不會因為即將到來的升學壓力而有任何的壓抑,相反,課余之外,凱斯還可以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且可以同時追求學校的?;?。別小看這一點,這對于當時的我們國家乃至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青年人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雖然這種吸引力在現在看來并不都是好事情,但是想想搖滾在六十年代代表著什么,想像這種標配著的生活在當時又代表著什么,我們自然理解,這樣的設定并不是創作者一時的空穴來風。青年人是未來社會的潛在力量,如果能在青年人三觀還未完善的時候就進行一種輿論輸出干預,那么在不久的將來,當青年人成長為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之后,他們青年時期向往的美好生活就不需要在進行輿論宣導就能被當作范本,這種宣傳教育可謂是一本萬利。
這就是影視作品的輿論宣傳效應,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為什么當代很多人會將寵物以及帶草坪的獨棟別墅當作自己人生巔峰的標配,很難說不是受到自己青年時代的某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是電影在意識形態宣傳領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我們可以看到《妙不可言》是一部非常順暢的青春喜劇片,而本片的核心并不僅僅在于它表面上展現出來的青春喜劇,而是在于打造這樣的青春喜劇儼然成為了一種范本,對于他的觀眾來說,里面所描繪的生活可以成為自己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的某種向往,這儼然已經超越了青春喜劇的范圍。
這種內在的無法被磨滅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一種被壟斷了的描述,美好的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塵不變的,但是當美好生活的定義被絕對化了之后,后來者需要做出來怎樣的努力才能讓旁觀者意識到美好生活并沒有放置四海皆準的范本呢?這樣的影響在當今世界已經有了顯現,這自然幫助了我們在理解冷戰時期的影視作品的時候有了一個參看。電影究竟是獨立的存在還是說是具有一種潛在的意識形態的傳播工具,相信,隨著我們接觸的信息的增添,這種真實會越來越顯而易見。
你好,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