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1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已成功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美國不顧中俄等多國的警告,悍然發動了對伊朗核設施的導彈襲擊,特朗普授權的打擊行動已將美軍在中東的60多個基地置于危險境地。
伊朗的首輪反擊不是對美軍的中東基地發起了無人機和導彈的組合式打擊,而是向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等地密集性發射了40多枚導彈。以色列多個城市的街區出現“殘垣斷壁”的災難景象,好似加沙城被轟炸后的“翻版”,大批以色列民眾逃離到以色列的周邊國家。
伊朗的大反擊行動包含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選項,根據伊朗國家新聞電視臺報道,當地時間6月22日,為了應對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大轟炸,伊朗議會表決通過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決議。
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庫薩里6月23日表示,議會已建議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最終決定權在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伊朗最高領袖顧問沙里亞特馬達里呼吁對美國海軍艦隊發動導彈襲擊,全面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禁止美英德法船只通行?。
公開資料顯示,霍爾木茲海峽位于伊朗與阿拉伯半島的阿曼角之間,北岸是伊朗,南岸是阿曼,這是一個連接中東地區和世界各地的重要水域,也是各類船只從阿拉伯海進入波斯灣的唯一水道。
每天從霍爾木茲海峽經過大批船只,由國際大型油輪運輸的石油約占全球石油消耗的20%,每天有大約2000萬桶原油從海峽駛向世界各國,其中,中國石油進口的45%和歐盟石油進口的60%來自波斯灣的產油國。
霍爾木茲海峽水道的最窄處僅為33公里,伊朗在北岸部署了反艦導彈,射程達到360公里,對整個海峽的覆蓋““卓卓有余”,伊朗海軍僅需幾艘快速布雷艇,就可以“掐斷”全球油氣能源大動脈。
地理經濟學家推算,一旦伊朗封鎖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那么中東油價將飆升至130美元/桶,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隨即削減30%產能,繞行好望角的油輪將增加10到15天的航程。不僅如此,伊朗為中國供應了60%的高品位天青石礦,一旦制造永磁電機的原材料斷供,那么將波及手機和軍工產品的生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