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場直播中,小米總裁盧偉冰在面對 “美的、海爾、格力,現在的行業前三,小米要把誰擠下去” 這個尖銳問題時,給出了耐人尋味的回答。他表示小米非常期待將來有機會能和美的、海爾一起作為中國家電頭部行業,稱贊美的和海爾是非常優秀的企業。
隨后,小米創始人雷軍也轉發微博回應,稱美的、海爾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小米需要認真向這些優秀企業學習。
無論是盧偉冰還是雷軍,在此次回應中都只字未提格力,這種刻意的避開,讓小米和格力、雷軍和董明珠之間長久以來的摩擦再度引發公眾關注。
小米在大家電業務領域于今年 618 期間成績亮眼。小米 618 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突破 355 億元,刷新歷年大促紀錄,其中大家電業務成為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在空調品類,小米空調銷售額同比增長超 65%,1.5 匹巨省電 Pro 掛機空調成為爆款,在京東平臺,其銷量位列同類產品前列,且成功躋身京東平臺空調單品銷售額 TOP5。在冰箱領域,小米冰箱銷售額同比增長翻倍,大容量、智能控溫的冰箱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在各大電商平臺的銷量排名穩步上升。洗衣機品類同樣表現出色,銷售額實現同比翻番,其具備智能洗護功能的滾筒洗衣機,在天貓、京東等平臺的銷量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小米中央空調也沖進京東中央空調品類銷售額前三,展現出小米在大家電領域全面發力且成效顯著的態勢。在智能家電生態的協同效應下,小米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產品在 618 期間也收獲亮眼成績,多個細分品類拿下京東、天貓雙平臺銷量銷額冠軍。
反觀董明珠與雷軍之間的 “恩怨情仇”,可謂由來已久。將時間撥回到 2013 年,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現場,雷軍與董明珠就企業發展模式展開激烈辯論,并立下了著名的 “十億賭約”。
雷軍稱五年內小米營業額將超過格力,若超過,希望董明珠賠一元錢,而董明珠霸氣回應,如果小米真能超過,格力愿意賠 10 個億。5 年后,格力以總營收 1981.2 億元擊敗小米 1749 億元,董明珠贏得了這場賭局。然而,后續雷軍喊話開啟 “第二個 5 年賭約”,卻未得到董明珠的回應。
此后,董明珠多次在公開場合炮轟小米。2024 年 6 月,在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公開質疑小米:“小米說空調第一名,全靠別的廠家做產品,你的技術是什么?”
而雷軍回應稱沒有人說米家空調第一,小米空調排第四。
今年年初,雷軍成為中國首富的消息流傳開來,董明珠在 “董明珠健康家” 北京首店開業儀式上疑似暗諷雷軍,稱 “有人成了首富,但你看看他給股民分了多少錢,只是靠炒高股價” 。
在格力電器 2025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公開點名小米:“小米汽車事故你們看到了吧?”
在 6 月的董明珠健康家鄭州中原店開業直播中,董明珠強調格力產品無任何代工,暗指有些企業貼牌生產質量不可控。
面對董明珠的多次 “開炮”,小米方面也曾多次回應。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曾多次在微博上對董明珠的言論進行反駁。例如,針對董明珠稱小米因專利侵權賠給格力 50 萬,王化明確回應小米空調沒有專利侵權行為,也沒有因專利侵權賠償 50 萬的情況。
而董明珠與格力的堅守,同樣值得玩味。在格力電器 2024 年年報中,研發投入占比達 4.67%,新增專利授權 1335 項,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 40%。董明珠多次強調的 “自主研發”,正是格力在空調壓縮機、溫控算法等核心技術上構筑的護城河。
當小米憑借互聯網營銷與生態鏈優勢快速擴張時,格力選擇深耕專業化路線,二者的戰略分野恰似行業發展的 AB 面:是追求規模與速度的平臺化突圍,還是堅守技術壁壘的垂直深耕?
此次雷軍選擇避談董明珠,強調向美的、海爾學習!
一方面,美的和海爾在家電領域底蘊深厚,擁有先進的技術研發能力、成熟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以及廣泛的市場渠道,小米通過學習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在大家電業務上的競爭力,實現更好的發展。
另一方面,雷軍可能希望借此將公眾視線聚焦于小米的學習與成長,而非陷入與格力無休止的輿論紛爭中,塑造小米專注業務發展的良好形象。
截至目前,美的和海爾方面尚未針對雷軍的表態做出公開回應。但可以預見的是,在復雜多變的家電市場競爭格局中,小米、格力、美的、海爾等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博弈還將持續上演,接下來它們又將如何在市場中角逐?
網友們對此次雷軍避談董明珠一事議論紛紛。有網友認為,如今小米已成長為萬億市值企業,業務版圖不斷拓展,早已不再局限于家電領域,“小米都在造車、布局 AI 了,格力還守著空調,雷軍瞧不上格力很正常,沒必要再糾纏”。
也有網友持有不同觀點,直言 “小米就是靠營銷和性價比起家,看似 618 賣得好,但核心技術根本比不過格力,雷軍不敢回應董明珠,就是怕被戳破短板,露了餡”。
還有網友調侃道:“雷軍這是學聰明了,不接招就能少挨罵,專注向美的、海爾取經,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
更有理性的網友分析,“家電市場競爭激烈,小米向美的、海爾學習是務實之舉,和格力的恩怨也該翻篇了,畢竟企業發展才是硬道理”。
有家電行業從業者犀利點評:“雷軍不談格力,恰恰說明小米正在跳出‘十億賭約’的框架。當小米汽車開始交付、人形機器人亮相,董明珠還在用傳統思維審視對手,這場博弈的勝負手,早已不在空調銷量排行榜上。”
而消費者則更關注產品體驗:“管他們怎么爭,只要能買到又便宜又智能的家電,就是贏家。”
或許正如某位科技評論員所言:“雷軍與董明珠的故事,終將成為中國制造業升級浪潮中的注腳,而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