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17 日,雷軍在央視《面對面》節目中提到,有一個車企的董事長告訴他,智能電動汽車其實就是一個大號手機裝上四個輪子。雷軍當時認為,這一說法雖不準確,但說明了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工業在高度融合。
雷軍,做完 SU7 后,似乎真的將這句話聽進了心里。當小米汽車推出 YU7 車型時,種種創新之舉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在智能座艙芯片的選擇上,直接采用了消費級的高通驍龍 8Gen3 芯片。此消息一出,汽車圈瞬間炸開了鍋。以往,車規級芯片與消費級芯片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性,車規級芯片在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有著嚴格標準,但其性能提升速度往往難以與消費級芯片相媲美。而雷軍這一大膽嘗試,打破了傳統思維的禁錮。
供應鏈方面透露,為了讓驍龍 8 Gen3 芯片能夠適應汽車環境,小米導入了汽車級制造流程與車規認證,對車規級封裝工藝進行改進,確保其安全性與可靠性。官方也宣稱,小米 YU7 的車機核心板通過了 AEC-Q104 車規級測試,歷經超 17 類環境、280 項測試場景的嚴苛耐久測試,驗證等效 10 年以上使用周期。這也就避免了之前特斯拉開創使用消費級芯片后召回幾十萬輛車的惡果!
從性能層面來看,驍龍 8 Gen3 相比常用車規級芯片高通 8295,CPU 性能至少強 40%,集成的 Adreno 750 GPU 還能帶來更精美的圖形渲染效果,使車機系統在處理復雜指令時反應更快,3D 導航界面顯示更清晰,高清視頻播放更流暢。并且,消費級芯片因應用廣泛、產量龐大,成本僅約為 8295 的一半,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性價比。
除了芯片的大膽創新,小米在營銷上也將手機圈的流量打法運用得爐火純青。小米 YU7 的發布會上,雷軍詳細講解了主駕零重力座椅、天際屏、車庫一鍵找車、暈車舒緩模式等細節體驗,把情緒價值給到位后才介紹性能、續航等參數,重構了一套對標特斯拉 Model Y 的敘事邏輯。而雷軍作為全網擁有 5000 多萬粉絲,還有幾億路人粉,并手握大把資源的超級企業家,本身就是一個超級流量體。在他的帶動下,小米 YU7 開啟下定通道后,訂單量呈井噴式增長。短短 3 分鐘,大定突破 20 萬輛;1 小時后,這個數字飆升至 28.9 萬。
這一成績,讓整個車圈為之震驚。網友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有人調侃道:“雷軍這是把手機圈的那套玩法完美復制到了車圈,小米 YU7 這火爆程度,簡直就像當年手機界的饑餓營銷再現。”還有網友笑稱:“以前搶小米手機,現在搶小米汽車,感覺回到了那個為了搶手機定鬧鐘的日子。”
在小米 YU7 供不應求的現象背后,是消費者對其產品力和性價比的高度認可。然而,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產能跟不上訂單量,交付周期大幅延長。根據小米汽車 App 顯示,標準版最快交付周期達 58 - 61 周(超過一年),Max 版需等待 39 - 42 周。這一情況與當年小米手機因產能不足導致消費者等待時間過長的狀況極為相似。部分用戶開始在網絡上表達不滿,擔心自己的車要等太久才能到手。但即便如此,小米 YU7 的熱度依舊居高不下,二手市場上甚至出現了黃牛加價超 1 萬元轉賣訂單,轉讓“首提資格”的生意也悄然興起。
小米 YU7 的成功,不僅在于其大膽采用消費級芯片、運用流量打法,更在于它精準地抓住了消費者對于智能電動汽車的需求痛點,用創新的產品和營銷策略,把手機銷售里面的流量打法對車圈進行了降維打擊,在競爭激烈的車圈掀起了一場風暴,也讓人們看到了智能電動汽車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