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6 日,Sonos 在浙江紹興舉辦了 2025 中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旗艦條形音響的續作——Sonos Arc Ultra。雷科技受邀參加了此次新品發布會。
圖片來源:雷科技
盡管和海外地區相比,2025 年 7 月才登陸中國的 Sonos Arc Ultra 顯得有些「姍姍來遲」,但為了體現對中國市場的重視,Sonos 亞太地區大量高管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杜比實驗室的代表也都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條形音響也擁有了杜比全景聲
此次發布的是去年 10 月就在海外市場亮相的 Sonos 旗艦條形音響 Sonos Arc Ultra,在 Sonos 產品序列中屬于 Sonos Arc 的升級款。產品外觀設計上,Sonos Arc Ultra 延續了 Sonos 一貫的極簡中性設計;干練的線條搭配黑白兩種配色,可以輕松融入大多數客廳。
圖片來源:雷科技
聲音方面,Sonos Arc Ultra 采用了條形音響中極為罕見的 14 單元方案,由 7 個高音單元、6 個中低音單元、1 個 Sound Motion 低音單元和 15 個 D 類放大器組成,擁有極為出色的輸出功率。可能有人覺得在條形音響這類產品里「堆料」沒有意義,畢竟「產品尺寸就這么大」。
但憑借「761」的硬件方案,Sonos Arc Ultra 只用一臺條形音響,無需搭配獨立低音單元就能實現 9.1.4(平面環繞+低音+天空聲道)的杜比全景聲效果。當然了,作為 Sonos 的產品,Sonos Arc Ultra 也可以和 Era 300(環繞+后天空聲道)、Sub 4(低音)等 Sonos 明星產品搭配使用,獲得更好的全景聲和低頻表現。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在發布會之前,Sonos 為現場媒體準備了試聽體驗環節。盡管雷科技沒有坐在音效最佳的「皇帝位」,但 Sonos Arc Ultra 的聽感依舊出色:
即使不激活獨立的 Sub 4 低音單元和后置的 Era 300,單靠 Sonos Arc Ultra 也能帶來足夠的低頻能量感和空間定位感;依靠反射實現的左右聲道和天空聲道也有準確的還原。非要挑刺的話,我認為 Sonos Arc Ultra 的左右聲道與前方聲道(FC、FL、FR)同時工作時,存在被前方聲道遮蓋的情況。另外單靠 Sonos Arc Ultra 也難以建立電影配樂中低頻的「壓迫感」——沖擊感還是有的,但壓迫感稍有欠缺。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不過考慮到 Sonos Arc Ultra 只是一個寬度不足 1.2 米的條形音響,而市面上絕大多數條形音響(Soundbar,部分品牌譯作「回音壁」)都沒有集成真正意義上的主動低音單元,需要用外置的「低音炮」來補全最基本的低音效果。能在條形音響中集成真正的有意義的低音單元,我認為 Sonos Arc Ultra 已經相當驚艷了。
售價方面,Sonos Arc Ultra 定價 9999 元,即日開售。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依靠外置低音單元就提供出色的低音音效,Sonos Arc Ultra 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更小體積、更強效果的 Sound Motion 單元
解釋 Sonos Arc Ultra 是怎么做到的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傳統的條形音響「為什么做不出」優秀的低音效果。
首先,低音單元播放低頻聲音時需要推動大量空氣,而低音單元的空氣流量與單元口徑(面積)和振膜位移量(深度)強相關。條形音響由于體積限制,內置的揚聲器通常尺寸較小,難以提供足夠的聲壓來重現深沉、下潛的低頻。為了彌補空氣流量的短板,音響品牌常常使用諧振單元來提高空氣流量,但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低音需要更大的箱體空間作為共鳴腔體,才能形成扎實的低頻響應。而條形音響的產品形態限制了其腔體大小,容易出現低音輕薄或下潛不足的問題。條形音響緊湊的機身尺寸,也會進一步放大低頻駐波和共振對其他單元的影響(音染),影響整套音響系統的表現。
圖片來源:雷科技
針對空氣流量的問題,Sonos 在 Sonos Arc Ultra 中引入了名為「sound Motion」的全新單元結構。盡管 Sound Motion 低音單元看起來和一般的跑道形單元類似,但對角分布的輕型磁路,能使單元錐體排出更多空氣,提高單元的空氣流量;雙磁鐵方案可以產生更大的磁力,從而輸出更大的功率。而雙錐體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也產生抵消機械振動的力消除效果,減少音箱整體的干擾。
再搭配整體的扁平設計,Sound Motion 技術能在保持出色低音效果的同時,將單元尺寸縮小近 3 倍,讓表現出色的低音單元能裝進緊湊的條形音響中。
條形音響市場終于等來了轉機?
不過話又說回來,盡管在音質上條形音響已經不再有明顯的短板,但條形音響品類仍有著自己的短板。
不同于中高端電視,條形音響在國內的普及程度并不高。而從洛圖科技 2024 年的數據來看,中國條形音響傳統主流電商市場中,售價在 500-1000 元的入門產品仍是絕對的主流,銷量份額高達 20%;而 5000-8000 元價位的中高端產品,僅占 7.6%。
這意味著大多數消費者還停留在「聽個響」的階段,對音效有真實追求的人還只是少數。
在雷科技看來,條形音響的「遇冷」和「將就」,背后既有價格敏感的因素,也反映出條形音響在國內產品定位的缺失。在中國家庭的消費結構中,聲音一直是被忽視的一環;在許多用戶眼中,條形音響也只是個「電視配件」,而不是決定影音體驗上限的關鍵設備。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換個角度看,這種「重畫面、輕聲音」的現況,也說明市場真正的競爭才剛開始。電視的畫質這幾年進步飛快,但音質基本沒有跟上,大部分用戶其實都處于「知道聲音不好、但不知道怎么改善」的狀態。這種認知差距,恰恰是條形音響的破局點。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一方面,杜比全景聲等高規格內容已在各大平臺普及,屬于高端音響的內容生態已經就位——在發布會上,QQ 音樂、杜比中國、小宇宙、Control 4 等影音行業知名伙伴都來到了現場。另一方面,新一代消費者對氛圍、沉浸感有更高要求,從看電影、打游戲到聽播客、刷短視頻,聲音的重要性已經逐步提高。而條形音響能在不改變裝修、不破墻布線的前提下,就能帶來明顯的體驗提升。
這也是雷科技看好條形音響這個品類的原因:條形音響不應止步于電視音質的「升級補丁」。隨著像 Sonos 這樣持續深耕產品力的品牌進入市場、拓展內容合作,條形音響在中國的接受度勢必會逐步提升,形成從「附屬」到「主角」的角色轉變。
根據洛圖的預測,2025 年全年中國回音壁在線上和線下全渠道的總銷量將達到 93 萬臺。可以肯定的是,條形音響品類在 2025 年必將迎來更好的發展。而在內容側與產品側的共同推動下,條形音響也將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