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日前,七國集團(G7)峰會在加拿大召開。根據議程,本次峰會為期兩天。除舉行多場雙邊會晤外,七國集團領導人舉行全體會議,討論全球經濟前景,并于次日與受邀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討論能源安全問題。然而,上周末驟然升級的伊以沖突成為此次峰會的討論焦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開幕當天的領導人晚宴后,便因中東局勢中斷行程提前回國。隨著特朗普提前離開,多國期待在會議期間與美國就貿易談判取得突破的希望也就此落空。
不僅如此,值得關注的是,在G7峰會的第一天,特朗普明確表示,想要俄羅斯重返G7。很明顯,特朗普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拉近同普京之間的關系,他還想為結束俄烏沖突繼續努力。但是,這個觀點對于與會的歐洲國家來說,就不能接受了。如果美俄關系恢復的話,俄烏沖突或許會在很短時間內結束,但結果很可能是澤連斯基做出非常大的讓步。這樣一來,歐洲國家面對的戰略挑戰就會非常嚴峻。
七國集團(資料圖)
特朗普說走就走,留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領導人在原地,G7似乎真成了G6+1。特朗普原定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領導人的雙邊會晤也“泡湯”了。盡管特朗普不給面子,加拿大總理卡尼仍圓場說,他“完全”理解特朗普的決定。美國問題專家呂祥注意到,特朗普短暫亮相體現應付色彩。盡管有一系列緊迫議題,但這位美國總統并未展開實質性的討論。
盡管特朗普未明確主張讓俄羅斯重返G7,但他的言論引發了人們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會時能取得多大成果的質疑。歐洲國家曾希望說服特朗普支持對俄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澤連斯基此前表示,他計劃與特朗普討論為烏克蘭購買新武器的問題。
報道指出,另一表明G7缺乏團結的早期跡象是:一名美國官員稱,特朗普不會簽署G7就緩和以伊沖突發表的聯合聲明草案。
美國白宮知情官員表示,特朗普決定不簽署聯合聲明,導致他與其他與會領導人之間出現分歧。
特朗普(資料圖)
據介紹,七國集團成員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1997年因俄羅斯加入而變為八國集團。2014年,上述七個西方國家以克里米亞問題為由抵制原定當年6月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改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七國集團峰會。此后,八國集團恢復至七國集團。此外,特朗普對中國加入G7也作出表態,稱“這主意不錯”。
今年2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對重返G7興趣不大,俄方更看好二十國集團(G20)前景。
G7峰會是西方國家領導人的盛會,這么重要的場合,特朗普竟然沒有邀請印度參加,只是舉辦國加拿大臨時邀請印度總理莫迪來開會,莫迪一到加拿大,就急匆匆地蹭在特朗普旁邊湊熱鬧,但是特朗普不僅沒有對莫迪表示歡迎,反而當著莫迪的面,希望我們中國參加這個峰會,讓莫迪和印度網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莫迪參加此次G7峰會還是不容易的。這次峰會是加拿大舉辦的,這兩年,印度和加拿大因為錫克教問題吵翻了天。
莫迪(資料圖)
當前的G7國家整體實力都在下滑,2024年,G7國家經濟的平均增速僅1%,遠低于金磚國家的3.6%,中國又何必加入這么一個前景不如金磚國家的組織呢。更不用說,當前的G7國家已經墮落了,與其說是一個經濟組織,還不如說變成了一個“政治組織”,政治屬性濃厚,每次開會都是在進行政治表演,實事是一個不干。中國若是加入了,必定會受制于美國,還給了他們掐我們脖子的機會。這樣一個合作平臺,也就韓國、印度還把它當成香餑餑,搶著要成為那個G8,我們可不感興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