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頻) ● 特朗普襲擊伊朗核設施與戰情分析
1.[1073] 特朗普可能輸掉這場戰爭 (Foreign Policy)
2.[1072] 伊朗濃縮鈾去向成謎? 空襲成敗系于400公斤庫存量 (Financial Times)
3.[1069] 特朗普密定空襲伊朗內情 (CNN)
4.[1066] 戰局會如何走向失控 特朗普必須保持極度務實 (UnHerd)
5.[1065] 特朗普兩周外交窗口期實為障眼法 (The Alantic)
6.[1064] 特朗普重創伊朗 豪賭政權將就此屈服 (The Economist)
7.[1063] 特朗普重拳打擊伊朗 全球屏息以待后續發展 (The Washington Post)
8.[1061] 藏身地堡的伊朗最高領袖指定繼任人選 (The New York Times)
● 霍爾木茲海峽推演
9.[1068] 霍爾木茲海峽:為何伊朗不太可能封鎖這條關鍵石油運輸通道 (Forbes)
10.[1067] 伊朗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引發何種后果? (Bloomberg)
● MAGA針對伊朗問題的內戰
11.[1071] 特朗普對 伊空襲引發共和黨內部分歧 班農直言“非MAGA所愿”(USA Today)
12.[1070] 特朗普將共和黨議員逐出MAGA陣營 黨內矛盾激化 (The Daily Beast)
13.[1062] 特朗普空襲伊朗后遭MAGA陣營強烈反對 (Financial Times)
● 巴勒斯坦人的眼淚已經哭干
14.[1075] 饑餓游戲:以色列為饑餓的加沙民眾設下的援助死亡陷阱 (+972 Magazine)
● 以色列:多行不義必自斃
15.[1074] 以色列最大威脅并非伊朗或哈馬斯 而是自身的狂妄 (+972 Magazine)
● AI發展圖景、校園鴉片
16.[1059] 人工智能將如何顛覆科技巨頭 (Project Syndicate)
17.[1058] 頂尖數學家秘密集會 竟難敵AI解題能力 (Scientific American)
18.[1057] 入學即配ChatGPT:OpenAI全面進軍高校 (The New York Times)
● 生男生女一樣好,那就生女吧
19.[1060] 重男輕女生育觀念的驚人衰退 (The Economist)
II. 按語與引文
1.[1073] 特朗普可能輸掉這場戰爭
Foreign Policy (2025.6.22)
按語: 本文載于《外交政策》,分析了美國空襲 伊朗核設施后可能面臨的戰略風 :本文載于《外交政策》,分析了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后可能面臨的戰略風險。作者是CSIS專家、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教授。文章認為,特朗普雖取得表面勝利,但存在三重隱患:1)低估伊朗反擊能力,其仍可能通過代理武裝或恐怖襲擊報復駐中東美軍,并將美國卷入沖突;2)政權更迭不能排除,但如果發生,有很大的風險,因為不知道朝哪個方向發展,歷史上證明,外部力量很難進行干預。3)伊朗的核計劃未必終結,其可能在明面妥協,但暗地里加速秘密研發(效仿伊拉克被炸后反而推進核武的先例)。作者特別強調:美國要警惕目標膨脹,目標設得越大,就需要投入越多資源(包括派遣地面部隊和人員),從而卷入沖突,陷入泥潭。
字數 :2,600
鏈接: https://t.zsxq.com/aAYz8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盡管破壞力巨大,但美國參與以色列對伊朗戰爭的行動至今仍有限度。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六宣布,美軍轟炸了伊朗境內多處核設施,主要目標是福爾多地下核設施。該設施曾經存放著伊朗核計劃中許多最關鍵部件。特朗普聲明空襲目標是“摧毀伊朗核濃縮能力”。此次行動配合了以色列此前對伊朗其 他防護較弱核設施的摧毀行動,以及針對伊朗軍方領導和核科學家的暗殺行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陶醉于此次空襲 的表面成功,但我們必須預見并防范局勢可能惡化的風險。 鑒于美國迄今參與有限, 首要擔憂的是當前美以聯合空襲對伊朗核計劃的打擊力度不足,可能無法抵消戰爭帶來的巨大代價、破壞和風險……
2.[1072] 伊朗濃縮鈾去向成謎? 空襲成敗系于400公斤庫存量
Financial Times (2025.6.23)
按語: 本文聚焦于美國和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后最關鍵的問題:伊朗400多公斤接近武器級的高濃度濃縮鈾下落如何?是否被摧毀,還是被轉移?多方信息顯示,伊朗核設施雖然遭到重創,但關鍵鈾庫存可能已被秘密轉移至隱蔽地點,使其核計劃仍然具有延續性。各方對核計劃是否徹底摧毀存在分歧:美以兩國聲稱已癱瘓伊朗核能力,但伊朗堅稱本土技術和材料猶存,政治決心更加堅定。空襲后,伊朗與國際組織的合作預計將中斷,再結合該國此前的核設施的隱蔽行為,分析認為,伊朗也很可有能轉入到地下研發核武器。
評:經過這次,伊朗人應該會達成共識,接受國際組織監控,與美國談協議,都是與虎謀皮,只會讓伊朗的核能力暴露,成為被打擊對象。未來,無論是發展武器,還是服務民用,核計劃開發只能轉入地下。
字數 :2,100
鏈接: https://t.zsxq.com/EAcsA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伊朗核計劃的命運,以及美國和以色 列摧毀該計劃的行動,可能取決于伊朗擁有的400多公斤接近武器級濃度的濃縮鈾。 美國隱形轟炸機向伊朗主要核設施投下重達3萬磅的鉆地炸彈后,唐納德·特朗普聲稱“關鍵核濃縮設施已被徹底摧毀”。毫無疑問,伊朗用于生產高濃鈾的納坦茲和福爾多設施遭受了嚴重破壞。伊斯法罕的另 一處設施也被美軍潛艇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擊中,該設施用于燃料循環和鈾儲存。 但特朗普政府正在評估打擊效果,關鍵問題是伊朗的核計劃是否已被徹底 摧毀,還是僅僅被迫轉入更小、更隱蔽、更難發現的設施中。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伊朗408公斤濃度60%的濃縮鈾庫存的下落——這一濃度已接近武器級所需的90%……
3.[1069] 特朗普秘定空襲伊朗內情
CNN (2025.6.22)
按語: CNN的頭條報道旨在還原特朗普總統秘密決定并執行對伊朗核設施空襲行動的內情。1)決策過程涉及特朗普與國家安全團隊多次討論,特朗普強調:必須有效摧毀目標,同時避免卷入持久戰爭;2)官員的反饋,對摧毀相關設施有信心,但擔憂空襲可能引發伊朗報復,導致更大的沖突;3)特朗普雖然在公開場合表現猶豫,但私下已經下定決心推進行動;4)報道介紹了行動的策劃及執行細節,過程中高度保密,對外采用迷惑策略以掩蓋意圖(對外宣稱談判、拖延決定等),同時還相關方做了提前溝通(以色列、海灣國家、伊朗、共和黨國會高層等)。
字數 :3,500
鏈接: https://t.zsxq.com/SdViA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周五傍晚,當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新澤 西州高爾夫俱樂部閑逛時,執行空襲任務的戰機即將升空。 俱樂部目擊者稱,特朗普對授權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決定顯得毫不擔憂。 這個決定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和他自己的總統任期產生深遠影響。攜帶3萬磅鉆地彈的B-2隱形轟炸機正準備午夜從密蘇里州基地起飛,目標直指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 另有一組飛機正朝西飛行,這是故意安排 的迷惑行動。因為特朗普要求這次重大決策必須絕對保密。 當特朗普陪同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 爾特曼前往俱樂部會所餐廳參加新會員活動時,他表現得輕松自在,至少在公開場合情緒很放松。目擊者這樣描述……
4.[1066] 戰局會如何走向失控 特朗普必須保持極度務實
UnHerd (2025.6.22)
按語: 本文分析特朗普空襲伊朗核設施后的復雜局勢,指出伊朗雖然被削弱,但仍然具備軍事韌性和民眾凝聚力,如果沖突升級將演變為消耗美國資源的持久戰,并讓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獲益。作者強調特朗普必須保持極度務實態度,在達成有限核遏制目標后及時轉向外交解決,勸其切勿追求表面勝利而擴大軍事行動,抵制無節制升級沖突的誘惑,以保全美國國家利益并確保戰略重點不受干擾。
字數 :2,000
鏈接: https://t.zsxq.com/gLG5u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事情還是發生了。盡管政府內外都有人極力主張保持克制,特朗普總統還是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福爾多、納坦茲 和伊斯法罕(——發動了精準空襲和巡航導彈打擊,加入了以色列與伊朗的沖突。這一行動風險巨大,可能讓美國再次陷入代價高昂的危險泥潭,而這個地區對華盛頓的重要性,其實沒有外交政策精英們說的那么高。但如果處理得當,再加上一點運氣,還是有可能將這次干預控制在有限范圍內……
5.[1065] 特朗普兩周外交窗口期實為障眼法
The Alantic (2025.6.22)
按語: 《大西洋月刊》報道。稱特朗普表面提出與伊朗談判核問題,提供了一段外交窗口期,實則總統早已秘密決定并執行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這次行動旨在徹底終結伊朗核能力,但導致美伊關系高度緊張,并大大增加了報復風險和經濟動蕩的可能性。
字數 :2,000
鏈接: https://t.zsxq.com/neM3E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了。 幾個月來,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始終堅持要與伊朗達成終極協議,徹底終結該國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就在周四,他還暗示 伊朗領導人還有兩周時間進行談判。但那時他已下定決心:美國將對伊朗實施轟炸。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總統周三與國家安全顧問會晤后,已私下傳達了轟炸伊朗核設施的決定。四名了解計劃的人士表示,他 周四關于“兩周的窗口期”和“談判可能性很大”的表態,只是迷惑伊朗的煙霧彈。 特朗普周六在白宮宣布,數小時前的空襲已使伊朗核設施“徹底灰飛煙滅”,并要求伊朗放棄所有核能力……
6.[1064] 特朗普重創伊朗 豪賭政權將就此屈服
The Economist (2025.6.22)
按語: 《經濟學人》文章,探討了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的軍事打擊及其潛在全球影響。1) 美國空襲伊朗福爾多等核基地,特朗普聲稱核計劃被徹底摧毀,但實際破壞程度存在疑問,仍需衛星圖像評估;2) 伊朗迅速向以色列發射導彈作為報復,并警告可能針對美國目標,報復選項包括攻擊美軍基地、盟友設施或封鎖關鍵航道,但風險很大;3) 伊朗政權面臨兩難選擇:象征性報復以保持政權穩定,或退出國際條約并(秘密)推進核計劃;4) 美國內部反應分裂,民主黨批評未經國會授權,孤立主義者擔憂陷入報復循環。軍事行動的長期后果尚有待觀察。
字數 :2,200
鏈接: https://t.zsxq.com/oS80c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6月22日凌晨,歷史上最受關注的一次空襲終于打響。數架美國B-2轟炸機向伊朗最重要的核設施之一——福爾多核基地投下多枚巨型鉆地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數月來一直威脅要發動此類打擊。自6月13日與伊朗開戰的以色 列不斷敦促他采取行動,中東地區連日來一直處于緊張狀態,等待這一刻的到來。 現在有兩個重大問題懸而未決:這次打擊對伊朗核計劃造成多大破壞,以及伊朗是否及如何選擇對美國進行報復。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這是一次 性的打擊(或許也意味著以色列戰爭進入尾聲),還是美國將被拖入更廣泛的沖突……
7.[1063] 特朗普重拳打擊伊朗 全球屏息以待后續發展
The Washington Post (2025.6.22)
按語: 《華盛頓郵報》對特朗普突然下令空襲伊朗核設施及其引發多重危機的報道,空襲雖被特朗普宣稱為消除伊朗核威脅,實則打破美國四十年對伊的戰略慣性,引發了國內支持者陣營分裂及國際社會的高度緊張。行動暴露特朗普政權在以色列影響下的決策搖擺,及其軍事冒險行動與“避免海外戰爭”競選承諾的尖銳矛盾。目前而言,特朗普的軍事行動側重威懾,避免了地面部隊介入,但單邊軍事行動在復雜地緣政治環境中具有高度不可控性,將可能使中東陷入報復風險與局勢升級的惡性循環。無論如何,特朗普發動空襲將永久改變中東歷史。
字數 :2,200
鏈接: https://t.zsxq.com/hwQpc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美國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對伊朗核設施發動全面打擊,目的是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能力。既然已 經邁出這一步,特朗普和全世界都在等待伊朗的回應,以及可能引發的更廣泛后果。 特朗普此舉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但最終結果 如何仍難以預料。這次襲擊既非同尋常又史無前例,將成為中東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一周多前,以色列開始對伊朗采取行動后,事態發展似乎預示著美國將 介入,但隨后又出現變化。因此,這次轟炸的時機幾乎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尤其是在特朗普周四表示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投下重磅炸彈后,外界原本以為軍事行動可能暫緩……
8.[1061] 藏身地堡的伊朗最高領袖指定繼任人選
The New York Times (2025.6.21)
按語: 本文報道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戰爭危機下的應急措施。核心內容包括:1)哈梅內伊藏身地堡,罕見提名三位繼任者并重組軍事指揮鏈,個人也做好犧牲準備;2)近日來(美軍襲擊前),伊朗面臨以色列雙線打擊(空襲+滲透),關鍵設施已經遭到重創;3)國內實施嚴格通訊管制,進行了斷網,民眾自發形成互助網絡;4)各政治派別擱置分歧,空前團結,一致對外,展示了凝聚力。以色列所想的通過外力推動伊朗政權更迭目前看是不可能的。
字數 :3,000
鏈接: https://t.zsxq.com/IFq3I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據三位熟悉伊朗最高領袖應急作戰計劃的官員透露,出于對暗殺的擔憂,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現已暫 停電子通訊,主要通過心腹助手與軍方將領聯絡,以此增加外界定位其行蹤的難度。 目前藏身地下掩體的哈梅內伊已采取多項非常措施:他在軍事指揮體系中預先指定各級替補人選,以防更多得力干將遇襲身亡。官員們特別指出,哈梅內伊甚至破天荒地提名三位資深教士作為自己的潛在 繼任者——這或許最能說明,這位統治伊朗三十年的領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9.[1068] 霍爾木茲海峽:為何伊朗不太可能封鎖這條關鍵石油運輸通道
Forbes (2025.6.22)
按語: 本文分析了為什么伊朗不太可能真正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軍事層面將面臨美國海空力量強力反制;經濟層面會重創自身石油出口,并影響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技術層面沙特和阿聯酋已建成替代輸油管道削弱封鎖效果。盡管伊朗可能采取襲擾船只等有限報復,但全面封鎖既難實現更難以持久,伊朗歷史上多次提出這種威脅,也從未真正實施。
字數 :1,500
鏈接: https://t.zsxq.com/HdKk1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周日早些時候,美國轟炸了伊朗核設施以支持以色列,介入以色列與伊 朗的沖突。此舉再次引發伊朗國內要求通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進行報復的呼聲。霍爾木茲海峽是從波斯灣向阿曼灣及其他地區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的關鍵海上通道(見附件圖片)。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賽斯周日證實,美國向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投擲了14枚“地堡炸彈”。伊 朗議會已經批準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報復措施,不過最終決定權在該國軍方手中。 國際油價自上月以來已經上漲20%。如果沖突升級并導致霍爾木茲海峽運輸中斷,預計未來幾天油價將繼續攀升。當前市 場普遍關注伊朗可能采取的報復性封鎖行動,這與該海峽的重要貨運量直接相關……
10.[1067] 伊朗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引發何種后果?
Bloomberg (2025.6.22)
按語: 本報道聚焦霍爾木茲海峽的戰略地位與伊朗的封鎖風險,分析如伊朗切斷該航道,將重創全球能源供應,導致油價飆升與經濟震蕩。盡管伊朗具備襲擾能力,但實際封鎖將反噬其石油出口,并影響到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歷史表明伊朗多采用扣押船只等有限手段,而美國及盟友也建立了一些護航機制應對威脅。海峽暢通對主要中東產油國至關重要,其封鎖后果遠超地區沖突范疇。
字數 :2,300
鏈接: https://t.zsxq.com/HdKk1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轟炸了伊朗三處主要核設施,導致本月 中東沖突大幅升級。德黑蘭方面表示將保留一切自衛選項。 美國的這一行動引發猜測,伊朗領導層可能采取另一種方式施壓敵人讓步——封鎖或實際關閉霍爾木茲海峽航運。這條位于波斯灣入口的狹窄水道承擔著全球約四分之一的海運石油貿易。如果伊朗能夠阻止向中國、歐洲等主要能源消費地區 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的巨型油輪通行,將導致油價飆升,并可能破壞全球經濟穩定。 伊朗過去曾襲擊過通過 這一戰略要道的商船,多年來也多次威脅要封鎖該海峽……
11.[1071] 特朗普對伊空襲引發共和黨內部分歧 班農直言“非MAGA所愿”
USA Today (2025.6.22)
按語: 特朗普在對伊朗實施空襲后,引發了共和黨內部的實質分歧。MAGA陣營成員表達擔憂認為此舉違背了特朗普的反干預主義立場及“和平締造者”承諾,擔心局勢不受控,升級為長期戰爭。盡管部分黨內人士維護了特朗普,強調了行動的精準性和必要性,但爭論焦點仍然集中在如何應對伊朗的軍事回應及后續戰爭是否升級上。
字數 :2,400
鏈接: https://t.zsxq.com/ebbU9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轟炸伊朗事件向全國發表講話后,其 親密盟友、MAGA運動領袖史蒂夫·班農在播客節目中表示,這番講話可能不符合“很多MAGA支持者的期待”。 特朗普在6月21日的白宮講話中表明,不愿意進一步激化與伊朗的緊張關 系,但他強調“如果和平不能迅速到來,我們將精準、迅速且專業地打擊其他目標”。 班農認為特朗普的言論對 發動更多打擊保持了開放態度,并指出局勢存在升級風險。 特朗普首任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表示:“這是漸進式策略 。如果他們襲擊美軍,我們是否要再次反擊?這樣下去就會陷入無休止的戰爭。”……
12.[1070] 特朗普將共和黨議員逐出MAGA陣營 黨內矛盾激化
The Daily Beast (2025.6.23)
按語: 肯塔基眾議員托馬斯·馬西(Thomas Massie)是堅定的MAGA,因為在伊朗問題上公開批評特朗普,被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長篇累牘的攻擊,并要求將其逐出MAGA。特朗普要向其追隨者和基本盤證明:自己是MAGA世界的唯一國王,順他者昌,逆他者亡。
字數 :1,500
鏈接: https://t.zsxq.com/CVsfL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國會議員托馬斯·馬西(T homas Massie)逐出MAGA陣營,只因為這位肯塔基州共和黨人膽敢批評總統轟炸伊朗核設施的決定。 馬西在周日接受CBS《Face the Nation Sunday》節目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決定轟炸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核設 施的做法“讓那些總想發動戰爭的新保守主義者和軍工復合體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我們已經精疲力盡,”馬西說。“我們厭倦了所有這些戰爭,我們是反干預主義者。這原本是總統的競選承諾之一。難道 你們要稱特朗普總統的競選主張是孤立主義嗎?他向我們承諾的是美國優先。”……
13.[1062] 特朗普空襲伊朗后遭MAGA陣營強烈反對
Financial Times (2025.6.22)
按語: 特朗普下令空襲伊朗后引發陣營內部政治分歧,因基本盤認為其行動背離了“美國優先”。一些MAGA支持者對特朗普感到失望,質疑空襲違背了特朗普結束海外戰爭、避免中東沖突的競選誓言,認為此舉純粹是為以色列利益服務,可能使美軍面臨報復風險,并導致地區局勢升級。另一些人表示,特朗普需要向MAGA基本盤做出解釋,重新贏回他們的信任。
字數 :1,400
鏈接: https://t.zsxq.com/GV986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總統特朗普因下令空襲伊朗,遭到部分“MAGA”(讓美國再 次偉大)支持者的強烈反對。批評人士稱,以色列正將特朗普拖入一場新的中東戰爭。 特朗普首任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在空襲后立即通過他的“戰情室”播客表示:“美國絕大多數人根本不 想卷入這樣的沖突(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US] don’t want to get involved in any of this)。” 早在美軍B-2轟炸機襲擊伊朗福爾多、納坦 茲和伊斯法罕的核設施前,美國可能參戰的前景就已使親特朗普陣營出現嚴重分裂……
14.[1075] 饑餓游戲:以色列為饑餓的加沙民眾設下的援助死亡陷阱
+972 Magazine (2025.6.20)
按語: 兩個一線記者揭露了以色列在加沙援助分發點系統性制造屠殺的殘酷行徑。報道指出,以色列將人道援助變成“死亡陷阱”,利用饑餓迫使平民踏入伏擊圈,在槍口下冒險領取物資。巴勒斯坦平民自稱像動物一樣等著被喂食,殘暴的以軍士兵不時開槍射擊,殺戮每天都在發生。日復一日,幸存者踩著尸體搶面粉,明知可能喪命,但別無選擇。幸存者控訴這種蓄意暴力不僅剝奪生存權,更屈辱地瓦解了人的基本尊嚴。
評:巴勒斯坦人的眼淚已經哭干,在封鎖與屠殺的雙重壓迫下,正陷入“饑餓即死,求生亦死”的絕境。在21世紀,全世界眾目睽睽面前,在美國“自由民主燈塔”的保護下,做出這樣慘絕人寰的事情。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字數 :5,520
鏈接: https://t.zsxq.com/Rr7Ny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6月11日凌晨,天還沒亮,19歲的哈特姆·沙爾丹(Hatem Shaldan) 和他23歲的哥哥哈姆扎就來到加沙地帶中部的內扎里姆走廊附近等待援助卡車。他們希望能為五口之家帶回一袋面粉。然而最終,哈姆扎帶回的是裹著白色裹尸布的弟弟遺體。 由于以色列的封鎖,沙爾丹一家近兩個月幾乎斷糧 ,擠在加沙城東部一間由教室改成的避難所里。他們曾經的家就在附近,但在2024年1月被以色列空襲徹底摧毀。 凌晨1點30分左右,兄弟倆聽說運送面粉的卡車即將進入加沙地帶,便和幾十名饑餓的巴勒斯坦人一起聚集在沿海的拉希德街 。兩小時后,他們聽到有人喊“卡車來了!”,緊接著就傳來以色列炮擊的聲音……
15.[1074] 以色列最大威脅并非伊朗或哈馬斯 而是自身的狂妄
+972 Magazine (2025.6.15)
按語: 作者為定居到以色列的伊朗猶太人,因此身份和視角都很特殊。文章批判性地剖析了以色列長期依賴軍事實力的戰略思想,指出其盲目自信才是國家安全的核心隱患。作者結合自身伊朗移民背景,說明了以色列社會對軍隊的神化崇拜,以及對鄰國的輕蔑態度,國家陷入“戰無不勝”的幻覺。過去八十年來的歷次軍事勝利上將讓國家誤入歧途——從制造難民問題,到激化地區仇恨,再到當前的國際孤立(乃至被唾棄),論證軍事霸權思維不可持續,只會給國家帶來更深重的危機。作者最后警示:將民族存亡完全寄托于武力終將導向毀滅,呼吁以色列社會一定要正視歷史教訓,破除狂妄自大,走出迷途。
評:寫得情深意切,可惜只會被主流媒體湮沒。
字數 :2,000
鏈接: https://t.zsxq.com/mlTGm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四十六年前,9歲的我隨家人離開伊朗。此后大半生都在以色列度過,我們在那里成家立業,撫育女兒成長。但伊朗始終 是我的祖國。自2023年10月以來,我目睹過無數男女老少站在家園廢墟旁的畫面,他們的哭喊深深刻在我腦海中。但當我看到以色列空襲后伊朗的景象,聽到用我母語波斯語發出的哭喊時,內心的崩塌感截然不同。想到這些破壞行為竟由我持有國籍的國家實施,這種痛苦令人難以承受。 多年來,以色列民眾逐漸相信,他們可以一邊對鄰國深懷蔑視,一邊在這片地區生存下去。他們以為僅憑蠻力就能隨心所欲地對任何人發動血腥暴行……
16.[1059] 人工智能將如何顛覆科技巨頭
Project Syndicate (2025.6.13)
按語: 作者Charles Ferguson是硅谷專注AI領域的天使投資人。文章指出:1)人工智能正在顛覆谷歌、微軟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核心業務。舉例,人工智能改變了搜索和信息獲取方式,使傳統工具(如谷歌搜索)變得繁瑣、低效,同時也顛覆了傳統業務巨頭的基本商業模式;2) 傳統科技企業受歷史兼容性拖累,難以一下“自我革命”;3)軟件工程職業整體面臨重塑,許多技能和工種可能被淘汰;4)科技企業雖然受到人工智能技術革命挑戰,壟斷地位被威脅,但也可以利用目前的反壟斷體系滯后、漏洞頻出的問題,通過人工智能領域的“假收購”,規避監管,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5) 作者認為最終技術革命可以促進競爭,消除傳統壟斷,呼吁政府和社會通過增加研發投資,進一步支持創新。
字數 :4,000
鏈接: https://t.zsxq.com/7AJ4R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人工智能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正在動搖谷歌、微軟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核心業務。它不僅改變了我們使用的應用 程序,更在重塑軟件開發的基本流程,這可能導致當今科技行業的許多領域被淘汰。 公眾越來越擔心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會徹底改變律師、網約車司機和會計師等傳統行業和職業。但人們常常忽略的是,人工智能沖擊的第一個主要受害者無疑將是科技行業本身。人工智能已經開始蠶食老牌科技巨頭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在 重塑軟件工程這個職業,這對科研、反壟斷政策和安全監管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17.[1058] 頂尖數學家秘密集會 竟難敵AI解題能力
Scientific American (2025.6.6)
按語: 這是一篇關于頂尖數學家測試AI數學能力秘密會議的報道。1)AI模型o4-mini展現出接近頂尖數學家的解題能力,能攻克專業級難題;2)該模型通過篩選數據集訓練,具備科學家式推理思維,解題速度遠超人類;3)數學家也擔憂AI過度自信的陳述方式可能誤導使用者;4)面對AI潛力,學界探討未來數學家角色可能因此向“提出問題+引導AI探索”的人與AI協作模式,數學研究范式將被重塑。
字數 :2,000
鏈接: https://t.zsxq.com/khW9D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五月中旬的一個周末,一場秘密數學會議在加州伯克利召開。全球30位頂尖數學家齊聚于此,其中不乏遠道從英國趕來的學者。這些數學精英與一個具備“推理能力”的聊天機器人展開對決,他們專門設計了一系列難題來測試這個AI的數學實力。經過兩天高強度測試,研究人員震驚地發現,這個機器人竟能解答部分世界級數學難題。弗吉尼亞大學數學家、本次會議負責人兼 評委小野健表示:“有同行直言,這類AI模型正在接近數學天才的水平。”……
18.[1057] 入學即配ChatGPT:OpenAI全面進軍高校
The New York Times (2025.6.7)
按語: 本文介紹了OpenAI將ChatGPT全面引入高校教育的戰略布局,1)推出校園專屬服務ChatGPT Edu,與加州州立大學等高校合作建立“原生人工智能大學”模式;2)通過定制學習機器人、面試輔導等場景滲透教學全流程,目標成為高等教育新基建;3)然而,其AI工具面臨準確性爭議及隱私憂慮;4)科技巨頭紛紛展開校園AI“軍備競賽”,以免費策略爭奪未來用戶群體,利用學校場景發展終身用戶。評:過去兩年,生成式AI全面鋪開,學生高度依賴AI完成作業及寫作論文,無法再像原來一樣學習和思考。高等教育模式正在被顛覆和摧毀。AI企業進軍高校,展開無序競爭,相當于在思維領域讓學生接觸“鴉片”,令其一日成癮,終身難戒。
字數 :2,900
鏈接: https://t.zsxq.com/3ILMa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開發ChatGPT的Ope nAI公司計劃徹底改革大學教育——將人工智能工具融入校園生活的每個角落。 如果該公司的策略成功,大學將為學生提供人工智能助手,從入學到畢業全程提供指導和輔導。教授們會為每門課程配備定制化的人工智能學習機器人。就業服務中心會提供招聘聊天機器人,供學生練習 求職面試。本科生可以開啟聊天機器人的語音模式,在考試前進行口頭測驗。 OpenAI將這一推廣理念稱 為“原生人工智能大學”(AI-native universities)……
19.[1060] 重男輕女生育觀念的驚人衰退
The Economist (2025.6.5)
按語: 這篇報道介紹了全球生育觀念從重男輕女向偏好女孩的轉變趨勢。要點:1)原來在許多國家存在的墮女胎現象大幅減少,中、印等國的出生性別比趨于平衡,而且可以觀察到,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2)該轉變緩解了男性過剩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如社會不安、犯罪率上升等);3)新出現的女孩偏好背后有各種原因,包括人們對男孩發展困境的憂慮;4)未來也要警惕基因技術可能引發的新性別失衡風險,但女多于男的問題似乎要好于男多于女的問題。評:性別這個問題,人類有看不見的手,可以做自我調節器。男多女少,性別失衡,社會自然而然地就趨向于女孩。反之亦然。
字數 :2,000
鏈接: https://t.zsxq.com/pAN53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一個顯著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僅僅因為胎兒是女孩就選擇墮胎的惡習已經大幅減少。這種風氣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盛行,當時廉價的超聲波設備讓胎兒性別鑒定變得容易。那些渴望生男孩又不愿多生孩子的父母,開始普遍選擇墮掉女胎。全球范圍內,2000年出生的嬰兒中,女嬰數量比自然出生性別比例應有的數 量驚人地少了160萬。而今年這個數字可能降至20萬,并且仍在持續下降。 在重男輕女觀念最嚴重的地區,這種偏好的消退速度快得驚人。自然出生性別比約為每100名女嬰對應105名男嬰……
III. 如何加入(并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 「兔主席的寶藏」 ,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 : 2024年11月上線至今,1,000+篇文章、300萬+字
定位 :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 :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 :國際臻選、快評
標簽 :美國研究、中美關系、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 :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