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了學到了,今天在菜場買菜的時候偷學大媽剝玉米,才知道,剝玉米粒原來這么簡單,一把剪刀就能輕松搞定。平時煨湯做菜總是用刀切,不僅切的到處是汁,又費力又不好打掃,還切的玉米粒不完整,流失玉米的甜味,今天就把大媽剝玉米粒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先把整根的玉米用手掰斷,力氣比較小的用刀切開,然后一手握緊玉米,一手拿剪刀對準玉米中間的部分戳進去。
剪刀盡量的戳深一點,或者把玉米切的短一點,剪刀深度不動,左右方向來回擰,兩下就可以把玉米掰開。
掰開后的玉米很輕松就可以用手剝粒了,一分鐘就能輕松的剝一大碗,而且剝下來的都是完整的玉米粒。
以前用過各種玉米剝粒的小工具,各有各的雞肋,都淘汰了。目前為止我只用這一種法子。如果你想保留完整玉米芯的話,還是用剪刀或者螺絲刀也可以,在玉米表面任意選一排玉米粒,用剪刀的尖頭處,將玉米粒和玉米芯分離,戳下來一排玉米之后,就可以輕松的把玉米粒剝下來了,小時候吃玉米我就是用這個方法,簡單也使用,主要是可以完整的把玉米芯保留下來。
為了演示給大家看,今天我一共買了三個玉米,咱不能浪費掉,一個玉米把粒全部剝下來煮湯,另外兩個直接煮。
剝好的玉米粒放入碗中,倒入清水后用手淘洗兩遍,看著玉米粒干干凈凈的,其實一點不干凈。大米同樣淘洗兩遍,不要過度淘洗,不然會使大米表層的營養物質流失。淘洗的水不要浪費掉,是很有營養價值的,留著澆花。
先把淘洗好的大米放入砂鍋中,蓋上鍋蓋用大火燒開,然后放入玉米,用勺子攪拌攪拌,煮開以后蓋上鍋蓋,轉小火慢慢地燉半個小時就可以。
煮好的玉米甜甜的,一口一口的,甜糯甜糯的,非常好喝,而且黃色入脾,脾胃好,臉色也好,小臉也紅潤。
剩下的兩根玉米,把多余的外皮剝去,只留2到3片嫩葉,這樣帶皮煮,可以鎖住更多水分,煮出來的玉米顆顆飽滿。下鍋后給它來點鹽,撒一點鹽可以使得玉米細胞的內外濃度平衡,鮮甜的汁水不容易滲出,從而保留了玉米清甜的口感。
加入水后再放點小蘇打,玉米中的煙酸多為結合型的,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加小蘇打可以將其水解為游離型的,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后轉中火煮10分鐘即可。
煮玉米的湯不要浪費,香甜香甜的,很好喝,老話說"原湯化原食"。玉米一次煮的多的話,吃不完的用保鮮膜包裹好,放冰箱凍起來,以后慢慢吃。
如果覺得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我是小洋哥,每天為你帶來更多實用的美食。明天見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