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鳴天,1944年生,籍貫江西吉安。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畢業。61年在北京美訓班(系中央美院教師執教)學習。1963年在北京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學習。常顧"榮寶齋”,深受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師影響。1966年入川畫油畫人物像,先后受業蜀中三張(張大干、張善子、張采芹之一)張采芹及屠古虹、黃純堯教授等名家。所畫墨竹形神皆備,劍拔遒勁,以表現人的氣節;山水云水飄逸,自成一體,技法獨特。藝術上概括具像的精髓以求出神入化的中國畫最高境界。
作品數十次在國際、全國和省市畫展中參展獲獎,在全國"紅軍杯"書畫展上獲二等獎,在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上認定為國家二級,在中外當代書畫藝術家書畫精品展上獲金獎,兩次在首都博物館展出,作品及文章在《成都晚報》、《龍門陣》、《四川政協報》、《當代文壇》、《成都美術》、《四川美術》、《中國書畫報》、《四川近現代文化人物》、 《市場與消費報》等報刊雜志書畫集上發表、收錄。在“彭祖養生文化有獎對聯征集大賽”中獲一等獎。在“靜靜的遂寧”博客大賽中獲一等獎等等。
作品被吉林圖書館、深圳龍華藝術館、銀川美術館、大足石刻博物館、東方魂中國書畫珍藏館等文博美館及國內外藏家收藏。作品流傳港、臺、美、日、澳大利亞等。藝術經歷載入《中外當代書畫藝術家詞典》、《北京藝術交流中心書畫集》、《當代國際中國書畫家及新秀詞典》、《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祖田萬歲》等詞典畫集。獲中外數十個文化藝術組織團體授予“當代書畫藝術名人”證書、“中外書畫名人”證書。曾為世界書畫家協會組織部領導、中國公共關系協會藝術委員會會員、北京藝術交流中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創作員,四川成都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書畫函授學院講師、中國書畫家交流協會副理事長、中國藝術家大視野網站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其主要著述有:《淺談詩與畫》、1995年“成都美術報”《抗戰時期中國現代繪西發展的特殊段》、《登樓共詡丹手》、《淺談詩畫之統一》、中國書畫報《德藝雙馨張采芹》、四川美術報:《寫在張采芹先生百年誕辰紀念之前》、《中國畫、詩、多媒體》、巴蜀史志雜志:四川高顯鑒與抗戰時期的《現代讀物》、四川現代文化人物:《教育實干家高泳修》、中國報紙副刊征文:人生順境不張狂,在巴蜀網有“西南大學前身四川省立教育學院首任院長高顯鑒”等。
氣節凜然,意境深遠淺評
——周鳴天先生書畫藝術
周鳴天先生,生于甲申之年,籍貫江西吉安,書畫界之翹楚也。自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深造而歸,筆墨間已顯非凡之姿。六一年,在京美訓,受教于中央美院名師,技藝日臻精進。六三年,又入北京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文墨并重,底蘊深厚。
常游于榮寶齋之間,得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諸大師之熏陶,畫藝更上層樓。六六年,西行入川,專攻油畫人像,先后受業于蜀中三張之一張采芹先生及屠古虹、黃純堯等名家學習中國畫。
先生所繪墨竹,形神兼備,劍拔弩張,寓人之氣節于其中;山水之作,云水飄逸,自成一家,技法卓絕,令人嘆為觀止。其藝術追求,旨在概括具象之精髓,以求出神入化,達中國畫之至高境界。
作品屢獲國際、國內大獎,名揚四海。于“紅軍杯”書畫展上,榮膺二等獎;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上,被認定為國家二級藝術家;中外當代書畫藝術家書畫精品展上,斬獲金獎,譽滿天下。作品流傳于港、臺、美、日、澳大利亞等地,為文博美館及國內外藏家所珍視。
先生之名,載于《中外當代書畫藝術家詞典》等典籍,榮膺“當代書畫藝術名人”等稱號。曾任世界書畫家協會組織部領導等職,聲譽卓著。其主要著述,如《淺談詩與畫》,1995年在“成都美術報”發表《抗戰時期中國現代繪西發展的特殊段》,在全國首次提出“抗戰時期是現代中國畫:孕育、形成、發展的特殊時期”的論述等,文采斐然,見解獨到,為書畫界所推崇。
周鳴天先生,以其卓越之才華,非凡之成就,屹立于書畫界之巔峰,誠為當代之大家也。
著名書畫藝術評論家:單玉
2025年6月22日作于觀儀文化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