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網絡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廈門一輛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在靜止狀態下“后備箱滅火”的視頻。消防人員打開車輛后備箱門進行滅火作業,用簡單澆水方式便迅速撲滅明火。次日,理想汽車產品線負責人湯靖在個人社交平臺公開回應,起火原因是車主放在后備箱的私人物品引發,并呼吁公眾不要輕信網絡謠言。
理想MEGA, 非涉事車輛,僅配圖展示
理想高管回應:起火原因是車主放在后備箱的私人物品起火
從網傳視頻畫面中看,消防人員正打開黑色理想MEGA的后備箱門,用水管向車內澆水,明火很快被撲滅。現場未造成人員傷亡,車輛主體結構保持完好。
這已是理想MEGA車型近期遭遇的第二起起火事件。6月10日,哈爾濱一位理想MEGA車主劉女士在地下車庫遭遇車輛中控區域起火,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對此,理想汽車產品線負責人湯靖于6月24日在社交平臺迅速進行了回應。“起火原因是車主放在后備箱的私人物品起火”,他明確表示。
理想高管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湯靖在回應中還從技術角度進行專業澄清:“動力電池位于在前后輪之間的車身底下,不是布置在后備箱。”
他進一步用常識佐證,“大家應該也沒見過動力電池著火一個水龍頭可以澆滅的吧”。顯然,這能夠讓公眾更好的了解事實真相。
在6月24日午間發布的另一條推文中,湯靖向所有車主發出安全警示:“下車后不要在車內遺留打火機、充電寶等易燃、易爆物品,否則經過暴曬后非常容易引發火情。”
他特別強調,“打火機掉到座椅和控制臺之間的縫隙中,既不好拿出來,忘記了的話,還容易在調節座椅的時候擠破打火機”。
理想高管回應
兩起起火事件均與“車載物品管理”有關,用戶不可不慎
顯然,從理想高管回應來看,廈門這起事件與半個月前哈爾濱發生的MEGA起火事件存在“相似之處”,均與“物品管理”有一定關系。
此前從官方回應來看,哈爾濱事件中,現場調查發現主駕座椅滑軌上方有打火機燒焦殘骸。后臺數據記錄顯示,起火前主駕座椅存在調節記錄。
而廈門事件中,起火位置明確位于后備箱區域,遠離車輛核心電氣系統。消防人員采用常規澆水方式迅速滅火,佐證了火勢規模有限且未涉及高壓電池系統。動力電池起火通常伴隨劇烈燃燒和爆炸性反應,需專業滅火設備才能控制。
車載物品管理,要引起重視
顯然,兩起事件共同指向一個常被忽視的安全隱患:車內遺留物品的管理。無論是哈爾濱事件中可能因座椅調節被擠壓的打火機,還是廈門事件中后備箱內的私人物品,都非車輛本身的設計或制造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這或許彰顯了“車內私人物品管理”的重要性。事實上,理想汽車高管也表達了對“車內私人物品管理”的呼吁。
“大家一定要做好夏季防火,離車前清理儲物格、座椅、后備箱中的易燃、易爆物品,避免起火導致的不必要損失。”理想高管在此后的回應中如是表示。
理想MEGA,非涉事車輛,僅配圖展示
據了解,理想MEGA作為品牌首款純電動旗艦MPV,于2024年3月正式發布,市場定位高端,售價區間為52.98萬至55.98萬元。
理想汽車產品線負責人曾公開強調,截至2025年6月初,品牌交付的130多萬輛車中保持“0電池自燃案例”記錄。
從目前官方的回應來看,關于理想MEGA的連續兩起起火事件,均排除車輛自身問題,依然保持了“0電池自燃案例”記錄。
理想MEGA,非涉事車輛,僅配圖展示
本文結語:
毋庸諱言,“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由于與用戶用車安全息息相關,在國內市場一直備受關注。
不過,“起火”的原因則多種多樣,有些“起火”事件往往并非與車輛質量有關系。比如說,近期關于理想MEGA的兩起“火情”事件,就均與“車載物品管理不當”有關系,并非車身自身原因造成。
一方面、這提醒大家注意“車載物品管理”的重要性。比如說,一個“打火機”或者后備箱一個“物品”如果管理不當,都可能引發“火情”,用戶不可不慎。
另一方面、這也提醒大家要理性看待相關“起火事件”。對于并非“車輛自身質量問題”引發的火情,要區別看待,不可一概而論。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兩起理想MEGA起火事件,目前理想汽車方面均進行了回應和辟謠,均非汽車質量問題引發,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結論為準。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信謠,不傳謠。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原創文章,總第11800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