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高齡的老兵夏太安
用21年的執著與心血
完成了生命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從戰火中走來》(再版)
519頁 30余萬字 35個章節
真實記錄了他的烽火歲月
與人生軌跡
夏老1934年出生于河南汝陽縣,現居住在荊州區東城街道南門社區,1947年入伍,1952年入黨,先后參加多場重大戰役,1958年轉業到地方工作。
談起寫作的初心,時間要回溯到2004年6月。當時,夏老收到一位病中戰友的殷切囑托:“我還是希望你把那些年的戰斗經歷寫出來,將來會有用的……”這句沉甸甸的期望,點燃了夏老提筆記錄的決心。
由于年幼參軍,識字有限,寫作對夏老而言是巨大的挑戰。他買來小學生學拼音的書籍和光盤,一個音一個音地跟讀,一個字一個字地寫,翻爛了兩本漢語詞典。
荊州區東城街道南門社區居民 夏太安
還有一本字典留在了海南島,每天要看的,不會打的字,就對照著查,一個一個記下來。
終于,歷時4年時間,《從戰火中走來》2008年脫稿,2009年成書。
書中有一段對上甘嶺戰役的描寫:
“高炮射手們越打越勇,不顧敵機的狂轟濫炸而不下火線,在一片火海中堅守戰斗崗位,一直和敵機浴血奮戰20多分鐘,擊落擊傷多架敵機。我打心眼里佩服高炮部隊指戰員們那種不怕犧牲,敢拼敢打的戰斗精神?!?/p>
質樸而飽含力量的文字,瞬間將人帶回那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烈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壯志豪情。
近年來,為了更真實、全面地還原歷史,他在子女的陪伴下重訪昔日戰斗過的地方,多方尋訪知情人士,挖掘歷史細節,獲取了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
夏老又從頭到尾反復審查修改,時隔16年,《從戰火中走來》得以再版。
夏太安說,他這一生很平淡,沒有做出什么驚人之舉,寫這本書只是把自己大半生的經歷、體驗和感受,把曾經打動過他而又久久不能忘懷的事例,盡可能詳盡地描繪出來,“好讓后來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要把我黨我軍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下去?!?/strong>
“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在夏太安身上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除了著書傳承紅色記憶,他離休后還創作了百余件根雕藝術作品,曾榮獲多個獎項,并被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員會授予“著名根雕藝術家”稱號。
夏太安兒子 夏衛光
爸爸這一輩子走過來不簡單,我們也為他感到自豪,爸爸給我們留下的最大財富就是這本書,我讓自己的子孫們都要看這書,把這種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夏太安用他獨特的方式,詮釋著一名老兵、一名老黨員對生活的熱愛、對信仰的堅守和對后輩的殷切期望。
記者:孫煜瑤 劉暢 向倪僮
出品:荊州市融媒體中心
更多內容,關注虎座鳥視頻號
往期 · 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