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無人機作戰以及俄烏沖突無人機作戰之后,相信很多人會納悶,空軍海軍以及導彈部隊和無人機部隊,到底該如何協同作戰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就寫在軍改里了:戰區主戰,軍種主建。對于這八個字,很多人概念里往往只停留在各戰役、戰術單位的戰時指揮權從軍種上級機關讓渡到戰區上級機關,而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實際上學問很大。
從指揮方式的變化角度而言,如果要做到各軍兵種作戰單位能納入統一的指揮體系、而非只能進行協同,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指揮網絡,這種網絡又必須建立在能連接各層級指揮機關和各個作戰單位、能實時傳輸戰場時態而非僅僅能進行無線電通信、并具有一定智能化輔助決策的戰場信息網絡之上。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將指揮機關和作戰單位使用更加智能化的數據鏈連接互通,使其實現指揮扁平化和戰場信息實時共享。
從這個角度來說,地面作戰中各軍兵種聯合行動要從以陸軍部隊為主、其他軍種作戰單位作為輔助轉變到各軍兵種單位地位平等、從陸軍單位為絕對主力轉變為根據任務情況決定執行任務的軍兵種單位,這個過程說起來容易,實際上要對戰役指揮學說進行重新構建。
而具體到戰場信息網絡,也不僅僅是將數字化電臺和數據鏈終端下發到各個作戰單位就大功告成,考慮到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電磁環境和火力密度,支撐戰場信息網絡骨干節點的設備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設計成功的,因此即便目前微電子技術已經十分發達,構建能真正做到讓戰區內各軍兵種單位互聯互通的戰場信息網絡,仍然需要繼續探索和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