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朗動手了,這次出手就干掉了伊朗的三大核設施,包括藏在伊朗北部地下91米深處的福爾多核設施。目前特朗普已經對全美國進行了講話,表示美國已經出手,伊朗的核設施已經被清除掉。
而這個時候我們回顧一下美國對伊朗采取的軍事攻擊手段,就能夠明顯的發現,美國軍隊在策劃該次軍事行動的時候,顯然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從戰略影響到具體的戰術實施手段,可圈可點。
美國這次使用的攻擊手段空襲,20~21號這段時間從本土的密蘇里州起飛了6架b2隱身轟炸機,這六架轟炸機并沒有直接前往中東,而是選擇先行進入到了在西太平洋的關島軍事基地,關島像以往一樣,為美軍的戰略進攻提供了前進基地的支撐。
而美國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也是有原因的。從下面這張軍事博主繪制的中國航空母艦西太平洋活動圖中能夠看到,6月19號之后,在西太平洋活動的遼寧號航空母艦戰斗群大概率已經離開了西太平洋!在此之前,山東號航母曾經直接繞過關島軍事基地進行遠洋訓練,直接突破了美國的第二島鏈群。而美國隱身轟炸機來到關島的這個時間點,恰好是中國航母戰斗群遠離關島的時間。
緊接著這六架轟炸機開始前往中東執行戰略任務,這是隱身轟炸機,所以在攻擊的過程中最強調的是隱身性和發起攻擊的突然性。從關島往中東飛,勢必要經過一部分西太平洋的海域,這個時候,中國航空母艦已經遠離該片海域,美國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自己的隱身平臺被中國的海空力量提前偵測到。
畢竟,在攻擊發起之前,如果隱身轟炸機的行動路線暴露,那么對于美國來說,有可能將要承受重大的損失。這個時間點讓戰略轟炸機從關島往中東飛,正好繞開了中國的航母戰斗群,避免了一些安全隱患。
注:紅箭頭只代表方向并非路徑
B2隱身轟炸機上面搭載的是美國號稱地堡克星的鉆地炸彈:GBU57!該款炸彈的重量13.6噸,整個彈體的長度大約是6.2米,直徑0.8米。內部的裝藥量是2.7噸,指導方式是GPS和慣性指導,這種炸彈的戰斗部的外殼采用鎳鈷鋼合金打造而成,對于一般的加固的混凝土的攻擊深度為60米左右,在巖層內的攻擊深度為40米,是美國專門打造的攻擊地下重要軍事目標的炸彈。
而上面我們所提到的伊朗的福爾多核設施深藏于地下91米處,4層防御工事,鋼筋混凝土加固,在地面上還有專門的伊朗導彈和電子干擾設備和相應的部隊進行警戒。
從美國媒體發布的消息來看,美國的隱身轟炸機飛到伊朗北部之后,首先使用第1枚鉆地炸彈對核設施進行攻擊,第1枚炸彈爆炸之后,馬上發射第2枚,第2枚沿著第1枚爆出的大洞繼續向深處猛攻,從而獲得了攻擊加成,原本只可以攻擊地下60米設施的鉆地炸彈,成功的打到了地下90米深處,進而引爆了地下核設施,完成了這次軍事任務。
而在撤退的時候,由于伊朗西部的防空設施在之前與以色列的交戰中基本上已經被摧毀殆盡,所以伊朗對于美國隱身轟炸機的來來回回,沒有任何的覺察,美軍得以全身而退。
我們將美軍的這種作戰方式整體來看,就會發現,這次的攻擊距離超過了11,000公里,攻擊時間點拿捏得恰到好處,既避開了中國雙航母戰斗群,又用兩彈打一洞的方式直接彌補了鉆地炸彈數據上的不足,成功的干掉伊朗核設施,隨后又從最安全的伊朗西部全身而退。
這樣的一套作戰過程,從單純的軍事手段上來說,堪稱完美。既取得了作戰效果的最大化,又盡可能的避免了自身遭受到的損失和影響。從這一點上來說,美國軍隊在對地區性國家進行常規作戰的時候,確實還是有一些優秀的地方的。
當然了,軍事行動上的成功并不代表美國對于地區局勢的影響是正面性的。實際上恰恰相反,美國這次悍然下場,直接攻擊伊朗的核設施,將會導致伊朗更全面的反擊。目前伊朗已經宣布,將會攻擊中東境內的美軍設施,甚至還專門指出,無論是美國民眾還是軍事人員,都將處于伊朗的攻擊之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美國這次發起的軍事行動,將會引發中東地區進一步危機的爆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