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蒙古帝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場內(nèi)戰(zhàn),元朝與四大汗國都卷入其中,為了對抗元世祖忽必烈,以海都為首的蒙古宗王高舉反旗,雙方爆發(fā)持續(xù)近四十年的沖突,昔日曾并肩作戰(zhàn)的黃金家族成員,因為理念不同而兵戎相見。
這場同室操戈的內(nèi)斗,無疑給亞歐大陸帶來巨大影響,無論是漠北草原還是中亞城邦,皆淪為蒙古騎兵廝殺的戰(zhàn)場。
△忽里勒臺大會
公元1269年的春天,在中亞的塔拉斯河畔,一場忽里勒臺大會正在舉行。而此次大會的三位主角,分別是窩闊臺汗國的海都,金帳汗國的忙哥帖木兒,以及察合臺汗國的可汗八剌。他們?nèi)私允浅杉己沟暮笠?,并且都反對以忽必烈為首的拖雷家族?/p>
在這場忽里勒臺大會上,三位可汗相互結為安答,他們劃分了河中地區(qū)的土地,并且宣誓保持游牧生活和蒙古傳統(tǒng),以此來反對接受中原文化的忽必烈,以及同屬拖雷家族的伊爾汗國。
參加此次大會的三位可汗,都有著各自的目的。忙哥帖木兒希望借助盟友的力量,來對抗與金帳汗國為敵的伊爾汗國。
八剌則是為了擴大察合臺汗國的影響力,以此來擺脫忽必烈的控制,而態(tài)度最堅決的海都,則一直為窩闊臺家族失去汗位耿耿于懷。
△海都為窩闊臺的后裔
早在塔拉斯河會盟前一年,海都就已經(jīng)與忽必烈爆發(fā)沖突,他在1268年突然率軍東進至嶺北,并且開始洗劫蒙哥之子玉龍答失的領地。
此舉被忽必烈視為反叛的信號,他派兵擊退海都的軍隊,并且一路追擊至阿力麻里,海都在西逃過程中還遭到八剌的襲擊,但是兩人不久后便握手言和,海都之亂也就此拉開序幕。
在與忽必烈徹底決裂后,海都決定攻打同屬拖雷家族的伊爾汗國,他在1270年派八剌攻入呼羅珊地區(qū),結果卻被伊爾汗國的軍隊擊敗,八剌不久后也突然去世,導致海都開始逐漸控制察合臺汗國。
△忽必烈的畫像
對于忽必烈來說,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海都,是一位比阿里不哥更強大的對手。到了公元1271年,為了防范海都再次率軍東進,忽必烈命兒子那不罕鎮(zhèn)守阿力麻里。
當那不罕率軍抵達后,海都則與察合臺家族爆發(fā)矛盾,雙方進行了多次激戰(zhàn),直到八剌之子篤哇成為可汗后,察合臺汗國才再次成為海都最忠誠的盟友。
公元1275年,忽必烈多次下達追捕海都的詔書,此舉導致雙方的沖突開始激化,海都隨后便派篤哇圍攻別失八里,并且切斷元朝前往中亞的驛站。
而忽必烈在得知消息后,便在加強防御的同時,派昔班前去海都的營地勸降,在昔班的勸說下,海都最終同意退兵,后因蒙哥之子昔里吉發(fā)動反對元朝的叛亂,忽必烈對海都的攻勢開始減弱,雙方進入長時間的對峙狀態(tài)。
公元1280年,金帳汗忙哥帖木兒去世,其弟脫脫蒙哥開始與元朝緩和關系,導致海都失去金帳汗國的支持,只剩下察合臺汗國仍在支持海都。
公元1286年,海都再次向元軍發(fā)起大規(guī)模攻勢,他派出少量軍隊進入阿勒泰地區(qū),然后親率主力軍隊東進至瑪納斯河,他在沿途擊潰駐守在當?shù)氐脑?,并且一路追擊至哈密地區(qū)。
而駐扎在當?shù)氐馁F族火赤哈兒,隨后便在迎戰(zhàn)海都時兵敗身亡,效忠忽必烈的畏兀兒亦都護,也被迫遷移至甘肅永昌。
在海都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以乃顏為首的東道宗王,也掀起反對忽必烈的叛亂,他們與遠在西北的海都遙相呼應,使元軍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tài)。
△御駕親征的忽必烈
此時的忽必烈,也已經(jīng)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他隨后便親率大軍攻打乃顏的叛軍,以此來防止乃顏與海都組成聯(lián)盟。
而海都在得知消息后,便趁忽必烈平定乃顏之亂時,突然率軍攻入漠北草原,駐扎在當?shù)氐脑姳粨魯?,哈拉和林也被海都占領。
公元1289年,在平定乃顏之亂后,已經(jīng)75歲的忽必烈決定御駕親征,他率領一支強大的軍隊前往漠北草原,可是當忽必烈抵達哈拉和林之前,自知不敵的海都便已經(jīng)率軍離開,忽必烈也未能與海都爆發(fā)決戰(zhàn)。
△元成宗的畫像
公元1294年,忽必烈在元大都去世,平息海都之亂的任務,則被交給元成宗鐵穆耳。
而鐵穆爾在即位之后,便意識到祖父未能徹底擊敗海都的原因,在忽必烈統(tǒng)治時期,平息海都之亂并非元軍的主要目標,大量元軍士兵被投入到南方戰(zhàn)場,導致忽必烈無法集結優(yōu)勢兵力來對抗海都。
為了徹底平息海都之亂,鐵穆耳開始向西北地區(qū)投入大量兵力,同時任命其侄海山鎮(zhèn)守漠北草原,以此來防范海都突襲漠北地區(qū)。
公元1298年,在海都的授意下,篤哇開始向元朝發(fā)起進攻,忽必烈的外孫闊里吉思兵敗被俘,不過當篤哇進入甘肅西部后,卻遭到安西王阿難答的頑強反擊,損失慘重的篤哇最終率軍撤退,并且在返程途中處決闊里吉思。
而此時的篤哇,已經(jīng)對多年的內(nèi)戰(zhàn)感到厭煩,海都雖然仍堅持向元軍開戰(zhàn),但是面對實力強大的元朝,海都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公元1300年,已經(jīng)66歲的海都,決定集結自己的所有兵力,向元朝發(fā)起最后的進攻,他與篤哇一起攻入漠北草原,與海山率領的元軍爆發(fā)多次激戰(zhàn)。
在漠北草原的數(shù)次激戰(zhàn)中,雙方軍隊都付出慘重的傷亡,但是由于元軍的人數(shù)更多,海都最終未能取得勝利,他與篤哇在戰(zhàn)場上身負重傷,最終只能率軍撤退。
△紀念戰(zhàn)勝海都的石碑
到了公元1301年,海都在撤軍途中傷重去世,這位使蒙古帝國陷入分裂的梟雄,最終也未能恢復窩闊臺家族的汗位。
海都去世之后,其子察八兒在篤哇的支持下繼承汗位,而性格懦弱的察八兒,則缺乏父親的雄才大略。
在篤哇的強勢操控下,察八兒逐漸失去窩闊臺汗國的權力,而此時的元朝軍隊,則在西北戰(zhàn)場上屢獲勝利,金帳汗國也開始派兵支援元軍,使察八兒陷入孤立無援的局面。
公元1303年,在篤哇的勸說下,自知大勢已去的察八兒決定妥協(xié),他和篤哇一起向元朝請降,并且受到元成宗鐵穆耳的賞賜。
不過察八兒的請和,并沒有讓這場內(nèi)戰(zhàn)和平收場,當時的鐵穆耳,仍對窩闊臺汗國心存戒備。為了徹底消滅窩闊臺汗國,鐵穆爾開始支持篤哇攻打察八兒,并且許諾將窩闊臺汗國的土地賜予篤哇。
到了公元1306年,在元軍和篤哇的強勢進攻下,多次兵敗的察八兒淪為俘虜,窩闊臺汗國的土地被瓜分,復國無望的察八兒最終投奔元朝,歷時近四十年的海都之亂也宣告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