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抗戰(zhàn)時期 “八百壯士”守衛(wèi)四行倉庫的故事,那么,這些英雄來自故鄉(xiāng)都是哪里?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些壯士的故鄉(xiāng),大部分來自湖北的一個縣,湖北通城。
“八百壯士”實際上的編制是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第1營, 實際兵力452人。 帶隊進入四行倉庫的是中校 副團長謝晉元,籍貫是廣東蕉嶺。
我們來看一看這支部隊的軍史。
第88師是抗戰(zhàn)前組建首批德械調整師,師長為孫元良,軍官以黃埔畢業(yè)生為骨干。按理說,這樣的精銳師,士兵應該是全軍精銳,來自各個省份,為何這“八百壯士”(實際452人)的名單中,50%以上來自湖北通城?
這是因為淞滬會戰(zhàn)打得太殘酷了。
1037年8月,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一直持續(xù)到10月。戰(zhàn)役初期投入的德械師精銳在閘北、虹口等地的*血肉磨坊式巷戰(zhàn)中傷亡率高達70%以上,基層官兵換血數次。
戰(zhàn)爭的慘烈讓后備部隊都沒有了,只能用地方民團來補充。1937年9月,駐扎在通城的“湖北省保安第5團”,被緊急調入上海,補入補入88師524團。
根據名單,在這452人中,有籍貫記錄者463人,61人信息缺失。
這些戰(zhàn)士的籍貫分布如下:
湖北通城縣,283人,占54%。
湖北崇陽縣,94人,占18%。
湖北蒲圻縣(今赤壁市),47人,占9%。
湖北武昌縣(今江夏區(qū)),37人,占7%。
以上全部為湖北保安5團士兵。
其他省份只占11%。以湖南、浙江和安徽等省為主,這些是血戰(zhàn)三個月后剩下的老兵。
敬請關注,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