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大別山深處,一支六千人的部隊神奇地消失”了。就在他們藏身的黑松林外,十幾萬國民黨軍隊轟隆而過,地面都在震顫。帶隊的旅長皮定均屏住呼吸,看著近在咫尺的敵軍——成敗在此一舉。
這支隊伍,正是中原軍區(qū)主力西撤后留下的“斷后孤旅”,他們的任務是掩護戰(zhàn)友突圍,而自己卻深陷重圍。
臨危受命:六千對三十萬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停戰(zhàn)協(xié)定,調(diào)集30萬大軍將中原軍區(qū)6萬部隊圍困在湖北宣化店不足百里的狹小地帶。中共中央急電:“立即突圍,愈快愈好,生存第一,勝利第一!”危急關(guān)頭,中原軍區(qū)副司令員王樹聲召見第一旅旅長皮定均,下達了軍史上最兇險的任務:以一旅7000兵力阻擊敵軍,掩護主力西進。臨別前,王樹聲低聲叮囑:“旅領(lǐng)導每人備一套便衣,關(guān)鍵時刻換裝。”言下之意,此去或是有死無生。
皮定均的選擇出人意料——向東突圍。東面是國民黨重兵布防區(qū),僅商城潢川一線就猬集4個正規(guī)軍和多個保安團,且故意留出潢川平原“缺口”設伏。但皮定均斷言:“敵人守備最堅固處,恰是其最薄弱處!”他計劃先佯裝西進,再藏身敵軍眼皮底下,最后向東突進。
劉家沖:膽略鑄就的“隱身術(shù)”
6月26日,“皮旅”完成阻擊任務后,冒著暴雨向西疾行15公里,故意丟棄物品、遺留灶坑誤導敵軍。
入夜,部隊突然折返,潛入白雀園東南的劉家沖。這個僅有兩戶人家的小村位于兩條公路夾角,是敵軍運動必經(jīng)之地。
皮定均下令:“騾馬扎嘴拴于民宅,全員藏身松林,不生火、不吸煙,咳嗽捂口!”
次日黎明,國民黨十幾萬追兵沿公路向西涌去,車輪馬蹄聲震耳欲聾。戰(zhàn)士們蜷伏林中,目睹敵軍炮口從眼前晃過——若有一人暴露,全旅覆滅。
藏身24小時后,皮定均收到中央急電,電文僅二字重復四遍:“快走!快走!快走!快走!”
千里鐵流:三場血戰(zhàn)破重圍
東進之路險象環(huán)生,皮定均三次變向攪亂敵軍:
1. 大牛山撕口子翻越大別山要道瓦西坪時,遭國民黨軍一個營及保安團伏擊。皮定均令一團團長王誠漢:“像撕布一樣撕開口子!”突擊隊攀峭壁突襲,以白刃戰(zhàn)奪下高地,為全旅打開通道。
2. 青楓嶺飛兵部隊行至青楓嶺,敵軍一個團已搶占主峰,機槍封鎖唯一山道。二營戰(zhàn)士用綁腿吊上懸崖,柴刀劈路,一營側(cè)翼迂回,兩小時血戰(zhàn)殲敵200余人,殺出血路。
3. 淠河生死渡抵達磨子潭時,淠河因暴雨暴漲,對岸敵軍一個團嚴陣以待。皮定均親率偵察排泅渡強攻,工兵冒槍林彈雨架浮橋。全旅剛渡完,追兵已至岸邊。
為穿越皖中平原,皮旅徹底“輕裝”:棄炊具公文,全員只帶槍支干糧,一日夜行軍180里。7月20日,部隊沖破津浦鐵路最后封鎖線,與華中軍區(qū)會師。24晝夜轉(zhuǎn)戰(zhàn)鄂豫皖三省,行程千里,23次戰(zhàn)斗,全旅成建制突圍,殲敵千人,自損僅數(shù)百。
“皮有功,少晉中”:歷史的回響
1955年授銜,皮定均原擬少將。毛澤東審閱名單時提筆批示:“皮有功,少晉中。”六字定音,他被破格授予中將軍銜。這份殊榮,源自中原突圍的戰(zhàn)略價值——
1976年,皮定均因飛機失事殉職。遵其遺愿,部分骨灰安葬于登封革命烈士陵園,守護他曾血戰(zhàn)的中原大地。今日重讀這段歷史,仍見鐵血智勇:藏身敵陣的膽略、千里轉(zhuǎn)戰(zhàn)的堅韌,皆是信仰鑄就的戰(zhàn)爭傳奇。
【參考資料】《中原突圍史》(軍事科學出版社)《皮定均中將》(解放軍出版社)《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史》(軍事科學院編)《李先念傳(1909-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